论当前巩固社会主义的多维路径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党不同领导人和领导集体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迥异,其表面的原因是由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不同理解。但如果进而追问:建设社会主义的主体是谁?领导力量是谁?社会主义的目的又何在?我們就会发现,对人的理解制约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解,隐藏在不同实践路径背后“作怪”的是对人的不同解读。不同的人性解读模式暗含了不同的巩固社会主义之道。在毛泽东眼里,人是带有浓厚阶级色彩的“政治人”,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的最重要实践,因而巩固社会主义的最好方式就是阶级斗争。邓小平恢复了对人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把人看成在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条件下的现实的个人。满足现实的个人的物质生活要求是当前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便成了巩固社会主义的首选之道。江泽民沿着邓小平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所不同的是,较之于邓小平的“物质的人”,江泽民更注重“全面的人”和作为社会主义领导力量的人—中国共产党的属性和作用,党的建设和全面发展自然就成了巩固社会主义的良方。胡锦涛在人的认识上再次向前跨进一大步,由之前主要把人看作是经济发展中作为手段的人转向和谐社会中手段和目的相统一的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因而是巩固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由“阶级人”到“经济人”到“全面人”,由“手段人”到“手段—目标人”的转向,导致了巩固社会主义实践路径的转变。
  如前所述,不同的人性解读模式决定了不同的巩固社会主义实践路径。由生物性、社会性、精神性构成的人的全面性和丰富性决定了巩固社会主义的方式决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多维路径。与生物性相对应的物质追求(物质文明)、与社会性相对应的政治追求、社会追求(政治文明)、与精神性相对应的意识形态、精神追求(精神文明)等都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现实的巩固社会主义的多维路径必须围绕这几个方面多层次展开。
  第一、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巩固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不断抬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现时代面临着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挑战、对“西化”、“分化”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斗争缺乏清醒认识、非科学的意识形态观冲击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现实的矛盾和挑战阻滞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严重削弱了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阻碍了社会主义的巩固的问题,着眼点在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本身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且引领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卫士。而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让马克思主义立足中国、紧跟时代、面向大众,这样才能构筑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防火墙。
  第二、物质文明和社会文明基础上的科学发展是巩固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要贫穷。一穷二白的社会主义本身就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不是“海市蜃楼”,巩固社会主义必须植根于现实的物质文明基础上。首先,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最终是要和先进的生产力相匹配的;其次,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仰,最终要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发挥,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体现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来说话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邓小平多次说过,我们现在搞社会主义还不够格,我们的社会主义还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但是,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除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之外,还有一条共同富裕。贫穷固然不是社会主义,富裕也未必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除了高度的物质文明,还需要保证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精神文明、社会文明。
  第三、政治文明基础上的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障。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高度的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政治文明有助于维护社会平等,改革和完善各种社会利益的表达渠道,保障社会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和自由,从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达到巩固社会主义的目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途径是多样的,但其关键则是党的先进性建设。其一,只有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我们才能避免犯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错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制度才有保障。
  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类似“文革”这样的重大错误是要断送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其二,只有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建设一个廉洁的执政党,才能增强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心,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制度才有群众基础。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人们是通过党来看社会主义的,对社会主义的信心是建立在对党的信任的基础之上的。一些党员干部的腐化堕落严重动摇了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心。所以,必须要解决好党面临的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不断增强党的先进性,为巩固社会主义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前提、科学发展是核心、党的建设是关键。只有多管齐下,协调并进,才能筑起社会主义的万里长城,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万古长青。
  
  (作者简介:王丹,女,中国计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2000年我国出台了《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提出了“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保证,但没有严格规定开展远程教育的学院名称应统一命名,只是规定了其应归“网络教育学院”管理。因此,网络教育学院似乎是一个层次不定的单位,可以作为学校独立的二级学院来设立,也可以附属十其他二级学院或部处而存在。除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少
随着新课改的展开,相对应的教材编排思想、教材的内容、教学的思路、教学的方法、教师角色定位等都发生了变化,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和实际,教师的角色逐渐转变为课堂引导者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则更要注重情感教学法的运用。因为,要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之爱学、会学、学会,情感教学法正是达到这个目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一
“结构洞”理论视角下的村庄党政精英掌握着村庄权威性资源的分配,在村级治理过程中都处于核心地位。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目前我国村庄党政精英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由于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机制不健全等元素,使村庄党政精英不能很好的担负着组织、宣传、教育群众,把党的思想政策方针落到基层。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村庄党政精英发挥效能的“短板”,只有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他们才能在“熟人半熟人”社会中更好的代表广大村
我院1995~2003年期间收治17例结肠损伤,采用大网膜包裹式粘贴术,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摘要:为了适应市场自由竞争机制,为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度下,实现企业自身的结构内部优化和规模扩大发展,我国公司企业应当从生产运营与组织管理工作入手,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能力培养。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稳定、良好运行起到保障和监督的作用,能够从企业新型项目开发投资、企业日常生产活动、企业总体调控管理、企业举债集资经营预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等过程中,起
高职《机械制图与CAD》是将制图标准、投影原理、制图知识、计算机绘图、零件测绘等内容整合成九个知识模块。学生通过完成九个模块的学习,培养机械图样的阅读能力,零件图、装配图的绘图技能,为适应岗位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作用与定位。通过我们与行业专业、企业专家对数控专业的分析论证,我们认为最基本的是机械零部件的图样识读、测绘和计算机绘图能力,因此本课程就是为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将来满
海南岛以其阳光沙滩、椰风海韵闻名于世。及至国际旅游岛初步规划的提出,这个位于中国版图南端的美丽岛屿再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目光向这里聚焦、热钱向这里涌入、旅客向这里进发,短时间内,小岛房价飞涨、热钱涌动、人头攒动。毋庸置疑,热心的人们在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添砖加瓦,但种种事实反映,目前的建设存在着功利性、盲目性、疏漏性,根基不牢固,违背了经济学原理,大厦就容易倾倒。下文,笔者将对海南国际旅游岛
一、 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价值与趋势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全面进步,网络作为人们通用的信息传播工具,为全世界提供了一个庞大的信息平台,为世界各地的网民们提供了大量的空间、充足的信息资源和通畅的交流渠道。医院作为重要的学术研究基地和治病救人的专业机构,由于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对信息化建设对医院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表现在科研思想、诊治模式、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培养模式、经济效益、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多的是来源于互联网,而吸引浏览用户的则是视觉效果出色、信息量丰富、使用起来便捷的网页,所以网页设计尤为重要。文章从网页设计的角度出发,介绍一些网页设计中的艺术要素和技巧。  网页设计是一门新兴的艺术设计和网络应用的交叉学科,近几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本身以网络为载体把各种信息以最快捷,最方便的方式传达给受众,在这种标准要求下,逐步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