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胆合剂君臣组分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ss_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利胆合剂君臣组分指纹图谱,鉴定其主要活性物质,研究利胆合剂君臣组分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制备利胆合剂君臣组分基准溶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利胆合剂君臣组分的指纹图谱,并开展方法学研究.使用Waters?Acquity?UPLC?HSS?T3色谱柱(粒径1.8?μm,100?mm×2.1?mm),以乙腈、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5?℃,进样量1?μL,流速0.3?mL/min,检测波长210~600?nm全扫描.结果 建立的利胆合剂君臣组分UPLC指纹图谱分析显示,各供试液样品指纹图谱峰型一致,可判断茵陈、连翘、熟大黄的药材饮片、提取物和颗粒剂3种样品的药材质量相当;鉴定了绿原酸、连翘苷、连翘脂苷A、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8种主要活性物质.10个批次的利胆合剂君臣组分颗粒剂成分稳定,绿原酸和连翘苷在相应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3954.10x+4362.00(R2=0.9995)和y=2097.70x+349.75(R2=0.9999);加样回收率为99.30%~102.1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5%~0.23%.结论 利胆合剂君臣组分的UPLC指纹图谱和主要活性物质鉴定表征了利胆合剂整体与部分的差异,为利胆合剂组方的成药制剂开发及药物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实验依据,也为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学借鉴.
其他文献
近年来,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此外,危重患儿的营养状况在病情变化过程中进一步恶化,可能会对其预后产生负面影响.营养中断是造成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本综述涵盖国内外关于营养中断的研究,罗列造成营养中断的原因,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以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优化危重患儿的营养供应.
动脉穿刺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中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桡动脉因位置表浅、暴露少、患者配合度较高、穿刺后易于压迫止血等优点,是临床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和血气分析较常选择的动脉.以触摸脉搏法为代表的传统动脉穿刺方法依赖于医护人员过硬的穿刺技术,且需医师、患者、环境三者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动脉穿刺,达到“一针见血”的穿刺效果,任意一方有所不足,均会使动脉穿刺的成功率降低,尤其对年轻的医务工作者而言,初学时常遇到较多困难.为解决以上问题,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的医务人员设计了一种动脉穿刺
肌病是一组累及骨骼肌或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疾病,重症肌病的诊治较为棘手,病情严重者甚至可影响患者生命.基于重症肌病中医辨证新视角,以升阳举陷法治疗脂质沉积性肌病和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间质性肺炎两种重症肌病,取得了较佳的临床效果.补中益气汤和升陷汤均可升阳举陷,但临床使用又有异同,临证又当审别.
目的 分析微信联合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中医耳鼻喉科临床教学中的优缺点,探索微信联合PBL教学模式在中医耳鼻喉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78名见习学生随机分为PBL教学组38名和传统教学组40名,分别进行微信联合PBL教学和传统教学,经过考核和微信调查问卷分析教学效果.结果 PBL教学组在病例分析得分、满意度和专业兴趣的帮助程度均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 在中医耳鼻喉科临床教学中微信联合PBL教学模式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慢性炎症是机体对持续存在的炎性刺激过度反应,免疫系统对损伤部位过度修复的一类疾病.西医治疗慢性炎症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存在耐药性增加、不良反应显著、疾病反复发作、长期迁延难愈等问题.卢云教授在临床治疗中提出“托里透毒”,可以作为治疗慢性炎症的新思路,以“托”为本,结合患者病因和病症不同,审因论证、随症辨治,此治疗思路在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疾病进展、节约医疗成本上具有独特优势,在此理论指导下,现对慢性咽炎、病理性瘢痕、克罗恩病、多重耐药菌肺炎等慢性炎症疾病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生理学实验是医学生理学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通过提升教师思政素养、制定适合医学生理学实验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和挖掘实验内容思政元素等途径,使生理学实验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进而充分发挥实验教学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功能.
基于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的要求.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教师队伍、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本文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引,从立德树人出发,明确医古文课程育人的价值目标,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章对课程思政教师的师德修养及育人能力、课程思政内容的精准切入、课程思政蕴含的育人方法进行了探索.
目的 探究基于翻转课堂(Fipped class,FC)的以病例为基础的(Case based learning,CBL)在中医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南阳理工学院五年制2015级中医学专业2个教学班,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教学对比研究.同时,采用形成性评价形式,进行主、客观教学效果评估.结果 实践结果表明,基于FC的CBL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P<0.05);且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中西医并举是我国重要的国策,西医基础课程是中医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中医专业的学生不重视西医基础课程学习的问题,学校开设了西医基础综合课程,并采用整合医学联合以案例为先导(Case-based learning,CBL)的教学模式讲授该课程.该教学模式以案例为先导,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有效地建立起西医基础与临床之间的联系,使中医专业的学生深刻体会到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是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关键,明确了西医基础课程的重要性,进而提高了对西医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
目的 探讨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培养高职临床专业学生实验动物伦理教育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上海健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19级高职临床专业(乡村医生)1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2019级高职临床专业(乡村医生)2班为实验组,采用体验式教学法.比较2组学生在实验动物伦理教育的效果差异.结果 实验组成绩和教学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职临床专业实验动物伦理教育中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