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区位商方法及特点
区位商是区分地域分工格局的基本指标,用于说明在地域分工中,某种产业或产品生产区域化的水平,通过产业或产品生产区域化的比较,也就显现出地域分工的基本格局。是现代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区域产业布局和产业优势的指标。区位商又称专门化率,它是一个地区某种产业生产产值(劳动力)在该地区所有产业产值(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产业产值(劳动力)占全国所有产业该指标的比重之比。
在区域经济分析中,区位商是一种十分有用的工具,由于区域规模有很大差异,在经济总量、人口、幅员各方面差别非常显著,直接进行市场绝对份额比较显然无法显示区域规模不同地区的各自优势行业所在,通过区位商指标就排除了区域规模差异因素,有利于显示真正的区域优势行业,可以真实地反映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主导经济部门的作用及其变化特点。区位商在分析区域产业内部结构时,可以对比有关部门或产业活动的区位商,研究区域优势行业的变动及趋向,明确各部门或产业活动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差异以及重点和薄弱环节所在,从而判断和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二、实证分析
第三产业中,批发与零售贸易业、房地产业及金融保险业为代表的部门或行业主要集中在楼宇中,这些行业是利用楼宇经济的聚集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结果。用批发与零售贸易业、房地产业及金融保险业增加值之和所占该地区或市GDP的比重去全国相对应的值对比所得的比值来粗略反映该地区或市楼宇经济发展现状,用此种量化指标来认识河南省及各地市楼宇经济的发展状况。经过收集河南省从2002年至2008年的数据,并进行整理、计算,得出下表2中的区位商数值。(由于河南省2001年及以前年份没有各地市的批发与零售贸易业、房地产业及金融保险业三个行业的增加值,数据只能从2002年开始)表2计算公式与表1相同(如表所示)。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只有省份郑州市的楼宇经济量化指标区位商大于全国平均水平1,从2002年至今一直大于1.15,这说明郑州市楼宇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上等,和上海、北京的2.02和1.7相比,还是存在差距。下面再看郑州市近几年楼宇经济发展情况(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1中可以更直接的看出)郑州市在2002年~2004年期间,区位商基本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从2004年以后,郑州市区位商开始下降,直到降至1.20附近出现转折;2008年区位商升到1.46,这与全国大趋势相同,近几年房地产业的兴起,对郑州市楼宇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2~2008年河南省各地市区位商统计表
資料来源:河南省统计年鉴(2003-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
在2008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还有平顶山市和周口市,他们的区位商分别达到1.44和1.57,余下的地市楼宇经济的发展则在平均水平以下。以下是以2008年数据聚类,聚类结过如下:
* * * * * * * H I E R A R C H I C A LC L U S T E R A N A L Y S I S * * * * * * *
Dendrogram using Average Linkage (Between Groups)
Rescaled Distance Cluster Combine
C A S E 0 5 10 152025
Label Num+---+---+-----+-----+-----+
三 门峡 市 12-+
济源市 18-+
开封市 2-+-+
鹤壁市 6 -+ |
漯河市 11 -+ +-----+
濮阳市9 -+ | |
商丘市 14 -+ | |
焦作市8 -+-+ |
许昌市 10 -+ +---------------+
驻 马店 市 17 -+ | |
安阳市5 -+ | |
洛阳市3-+ ||
南阳市 13 -+---+||
新乡市7 -+ | |
信阳市 15 -+ | |
郑州市1 -+ | |
平 顶山 市4 -+-----------------------+
周口市 16 -+
第一类为:郑州市、平顶山市和周口市,属于楼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
第二类为:洛阳市、新乡市、南阳市和信阳市,这些城市的楼宇经济的发展处于中等水平。
第三类为:出第一类和第二类的其他城市,包括十一个城市,这些城市楼宇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河南省从整体上和全国其他省市相比,水平处于中下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和上海、北京相比,差距很大;另外,河南省楼宇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郑州市、平顶山市和周口市发展较快,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楼宇经济发展较慢的较多,占到地级市60%以上。借房地产兴起之际,发展河南省第三产业,尤其是楼宇经济,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会为河南省产业结构的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本文是2009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楼宇经济发展对策研究》的一部分。
区位商是区分地域分工格局的基本指标,用于说明在地域分工中,某种产业或产品生产区域化的水平,通过产业或产品生产区域化的比较,也就显现出地域分工的基本格局。是现代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区域产业布局和产业优势的指标。区位商又称专门化率,它是一个地区某种产业生产产值(劳动力)在该地区所有产业产值(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产业产值(劳动力)占全国所有产业该指标的比重之比。
在区域经济分析中,区位商是一种十分有用的工具,由于区域规模有很大差异,在经济总量、人口、幅员各方面差别非常显著,直接进行市场绝对份额比较显然无法显示区域规模不同地区的各自优势行业所在,通过区位商指标就排除了区域规模差异因素,有利于显示真正的区域优势行业,可以真实地反映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主导经济部门的作用及其变化特点。区位商在分析区域产业内部结构时,可以对比有关部门或产业活动的区位商,研究区域优势行业的变动及趋向,明确各部门或产业活动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差异以及重点和薄弱环节所在,从而判断和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二、实证分析
第三产业中,批发与零售贸易业、房地产业及金融保险业为代表的部门或行业主要集中在楼宇中,这些行业是利用楼宇经济的聚集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结果。用批发与零售贸易业、房地产业及金融保险业增加值之和所占该地区或市GDP的比重去全国相对应的值对比所得的比值来粗略反映该地区或市楼宇经济发展现状,用此种量化指标来认识河南省及各地市楼宇经济的发展状况。经过收集河南省从2002年至2008年的数据,并进行整理、计算,得出下表2中的区位商数值。(由于河南省2001年及以前年份没有各地市的批发与零售贸易业、房地产业及金融保险业三个行业的增加值,数据只能从2002年开始)表2计算公式与表1相同(如表所示)。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只有省份郑州市的楼宇经济量化指标区位商大于全国平均水平1,从2002年至今一直大于1.15,这说明郑州市楼宇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上等,和上海、北京的2.02和1.7相比,还是存在差距。下面再看郑州市近几年楼宇经济发展情况(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1中可以更直接的看出)郑州市在2002年~2004年期间,区位商基本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从2004年以后,郑州市区位商开始下降,直到降至1.20附近出现转折;2008年区位商升到1.46,这与全国大趋势相同,近几年房地产业的兴起,对郑州市楼宇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2~2008年河南省各地市区位商统计表
資料来源:河南省统计年鉴(2003-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
在2008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还有平顶山市和周口市,他们的区位商分别达到1.44和1.57,余下的地市楼宇经济的发展则在平均水平以下。以下是以2008年数据聚类,聚类结过如下:
* * * * * * * H I E R A R C H I C A LC L U S T E R A N A L Y S I S * * * * * * *
Dendrogram using Average Linkage (Between Groups)
Rescaled Distance Cluster Combine
C A S E 0 5 10 152025
Label Num+---+---+-----+-----+-----+
三 门峡 市 12-+
济源市 18-+
开封市 2-+-+
鹤壁市 6 -+ |
漯河市 11 -+ +-----+
濮阳市9 -+ | |
商丘市 14 -+ | |
焦作市8 -+-+ |
许昌市 10 -+ +---------------+
驻 马店 市 17 -+ | |
安阳市5 -+ | |
洛阳市3-+ ||
南阳市 13 -+---+||
新乡市7 -+ | |
信阳市 15 -+ | |
郑州市1 -+ | |
平 顶山 市4 -+-----------------------+
周口市 16 -+
第一类为:郑州市、平顶山市和周口市,属于楼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
第二类为:洛阳市、新乡市、南阳市和信阳市,这些城市的楼宇经济的发展处于中等水平。
第三类为:出第一类和第二类的其他城市,包括十一个城市,这些城市楼宇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河南省从整体上和全国其他省市相比,水平处于中下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和上海、北京相比,差距很大;另外,河南省楼宇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郑州市、平顶山市和周口市发展较快,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楼宇经济发展较慢的较多,占到地级市60%以上。借房地产兴起之际,发展河南省第三产业,尤其是楼宇经济,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会为河南省产业结构的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本文是2009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楼宇经济发展对策研究》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