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宗教交流与教育——基督教、佛教与儒教的三次历史性相遇

来源 :现代教育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van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在教育的世俗化过程中,东西方文明发生了三次相遇:7世纪中国的道教、佛教和由阿罗本引入中国的景教;中国的儒教和由利玛窦引入中国的天主教;19世纪中国的儒教、佛教和由李提摩太引入的新教。一、20世纪教育的世俗化与1991-2001年文明对话的危机20世纪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大家都相信宗教即将衰亡。当时在西方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现代功能主义理论流派。例如帕森斯、艾森斯塔德、
其他文献
论述了印章的作用及其与书法、刀法功夫的关系 ;与国画的内在联系 ,阐明印章已成为中国书法、绘画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标志。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体制已经遍布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然而,社会的复杂性和多重性是市场机制难以招架的。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就成为了一项重大的问题。政府的力量毕竟是有
期刊
面向园区微电网的建设方向,逐步从"源-源"横向多能互补系统向"源-网-荷-储"纵向一体化的综合能源系统发展。首先分析了面向园区微电网的综合能源系统组成及其特点,考虑经济、
所谓隐性失分,是指非知识失误引起的失分,如解题策略、思维定势、心理因素等,解题者一般很难自我发现。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服装压力测试系统。选用四种针织面料分别制备了具有不同宽裕量的紧身针织服装样衣,实验测试和分析了紧身针织服装的服装压力分布,不同伸长率和不同宽裕量对
本文重点介绍国外最新研制成功的High-ForceR型稀土永磁强磁选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该机有磁场强度高(2.2T)、分选指标好、能耗低、价格便宜、操作维修简单、处理量大、占地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