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血胸临床治疗体会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ker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外伤性血胸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5例外伤性血胸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8例通过保守治疗血胸自行吸收,87例通过胸穿或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得到有效治疗,其中25例闭式引流无效后行开胸手术,最终痊愈。结论 早期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 胸外伤;血胸;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630-01
  外伤性血胸是指各种原因造成胸部外伤后引起起的胸膜腔积血,是胸部外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肋骨骨折、火器、锐器、挤压、暴力冲击等致胸部损伤都可产生血胸。出血可来源于肺实质损伤、胸壁血管破裂或心脏大血管破裂,其中以胸壁血管损伤引起的血胸最为常见。部分血胸可发生在胸外伤后48h,这种血胸被称为迟发性血胸,临床上常常被忽视,而出现凝固性血胸、胸腔感染、休克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5例,男71例,女34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5.3岁。开放性血胸27例,闭合性血胸78例(车祸75例,坠落伤17例,打伤8例,摔伤5例);其中合并气胸69例,肺挫伤61例,肋骨骨折72例。少量血胸59例,中量血胸38例,大量血胸8例。
  1.2 临床表现 少量胸腔出血(<500ml)的患者多无明显症状;中量血胸(500ml-1000ml)和大量血胸(>1000ml)的患者可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急促、脉搏快弱等征象,重者可出现休克。
  1.3 治疗 保守治疗28例,单纯胸部穿刺31例,胸腔闭式引流56例,剖胸探查11例,胸膜剥脱术13例。术中证实出血部位:肺裂伤出血11例,肋间血管出血7例,骨折断端渗血4例,不明原因者3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抗感染、止痛、止血等对症治疗。
  2 结 果
  治愈101例,治愈率96.2%。死亡4例,病死率3.8%。2例死于严重颅脑损伤;1例死于肺内感染;1例死于心脏衰竭。
  3 讨 论
  3.1 诊断 创伤性血胸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主要通过患者的症状及体征,结合辅助检查大部分能得到明确诊断。迟发性血胸通常不易发现,要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及时通过辅助检查以确诊。辅助检查可通过胸部正位平片、胸部CT、胸部彩超等均能发现血胸的存在。胸部平片最为常用,其表现为少量血胸(<500ml)胸片表现为见肋膈角消失,下肺野不清晰;大量血胸(>1000ml)时,胸片表现为液体平面超过肺门,纵膈向健侧移位;如果合并气胸,则可以见到液气平面。彩超可看到液平段,常用来确定穿刺部位。
  3.2 发病机制 肺挫伤、肋间血管破裂、骨折断端渗血为出血的主要来源①肺挫伤表现为肺实质广泛轻微的渗血,如果出血较少,早期检查表现不明显,出血缓慢集聚就形成迟发性出血。②胸部外伤后肺循环压力降低多伴有血管损伤,如果出血较凶猛就形成血胸。如果血管损伤较小或者大的血管因血凝块暂时堵塞,在咳嗽、体位变化、用力时,血凝块脱落突发急性出血,这也会造成迟发性出血。[2]③骨折断端出血一般较慢,易形成迟发性性血胸。也有血胸是在改变体位或者搬运过程中骨折端刺入肺部造成血管破裂出血[3]
  3.3 治疗 血胸的治疗主要由出血的量来决定。通常少量血胸,积血大多能自行吸收,不需特殊处理,也可以通过胸腔穿刺抽出血液而治愈。中等量以上血胸或是合并气胸的患者多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方法,部位多选在腋中线腋后线第6或第7肋间隙,也可通过胸部彩超定位确定穿刺点,注意避免损伤膈肌或其它脏器。若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仍旧肺不复张,应早期行剖胸探查,清除积血及血块,剥脱肺表面的纤维板。
  4 总 结
  不管是外伤性血胸还是迟发性血胸,其治疗原则都是在诊断明确后,对出血量较多的患者尽早行胸腔穿刺或者胸腔闭式引流术,及时排除积血,促使肺膨胀,改善呼吸功能,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引流位置多选择腋中线或者也后弦第6或7肋间,体位采用半卧位以便引流彻底[4]。进行性血胸要早起行开胸探查术,术前充分备血。凝固性血胸要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手术,清除积血,并剥离胸膜表面血凝块机化后形成的纤维膜。多处多根肋骨骨折的患者,胸廓固定要稳定,尤其是浮动胸壁者,胸廓固定要一个月以上。迟发性血胸较难发现,无论是有无血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一旦突发呼吸困难、大汗、发绀、甚至休克,应警惕迟发性血胸的出现。多数迟发性血胸出现前会伴有咳嗽、挣扎等剧烈活动,导致肺挫伤处、血管破裂处脱落或骨折端损伤血管而大量出血[5]
  参考文献
  [1] 陈文太.严重胸部损伤及其急救处理.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汇编:胸心血管外科专题讲座.北京:1985:119-126.
  [2] Robert E,Llobd M.Manual of surgical Therapeutics Znd ed.Boston,1972:21-27.
  [3] Bruce JS,Quyen C,Timothy AB,et alDelayed hemothorax after blunt thoracic trauma:an uncommon entity with significant morbidity[J].J Trauma,1998,45:673.
  [4] 胡为弟,王明荣,王玉阶,等.外伤性血气胸343例的治疗[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5,10(3):220.
  [5] 方祥和,吴端清,李毅强,等.外伤迟发性血胸31例报告.中华外科杂志,1992,30:212.
其他文献
期刊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血尿酸水平;心功能分级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628-01  缺血性心脏病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的延长,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很高,5年病死率约50%,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缺血性心脏病与动脉粥样硬化致心肌缺血坏死、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肌纤维化等有关,同时伴有一系列广泛的神经内分泌改变及生化代谢改变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经皮气管切开手术对ICU危重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经皮气管切开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0年9月——2013年2月收治的ICU危重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气管切开手术,实验组患者给予经皮气管切开手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气管切开手术时间短,患者出血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
【摘 要】目的: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病情复杂、易反复,为了提高疗效,加强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结果:通过对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有效、正规化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结论:加强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对促進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肺心病;心力衰竭;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要】 目的 通过调查研究通心络胶囊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5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成17例治疗组和18例对照组,给予两组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通心络胶囊。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8.2%与对照组的72.2%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其中治疗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的时间比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P<0.05)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接收治疗的股骨颈骨折需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30例,对其住院期间的护理、康复训练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30例股骨颈骨折需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经术前护理、健康教育、术后护理,康复训练有效,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良好,对护理满意患者29例,护理满意度为96.7%。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79例拟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并记录检查结果。结果DCG检查对于冠状动脉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1.4%和88.2%,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的诊断阳性率(61.1%),差异有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