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毛霉病一例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1989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报道1例因多变根毛霉引起的面部感染.方法经真菌镜检、培养和病理诊断为面部多变根毛霉病.结果患者5岁,因摔跤行鼻骨复位术后,面部出现红色丘疹,斑块,肉芽肿,2003年来我院诊断为面部毛霉病.2004年2月根据药敏试验选择酮康唑200mg/d治疗2个月好转.因其他原因停止治疗,7个月后病情恶化,面部浸润性斑块,坏死,结黑色痂,脓性分泌物,上唇和上腭部分缺失,再次真菌镜检和培养鉴定为多变根毛霉.2004年12月给予两性霉素B治疗2个月,总剂量为50 mg/kg,明显好转,加用伊曲康唑100 mg/d治疗.结论多变毛霉可引起皮肤组织浸润性感染,两性霉素B治疗有效。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参芎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X盒结合蛋白1(X-box binding protein 1,XBP1)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14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参芎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参芎组大鼠在再灌注时腹腔注射参芎注射液33.3ml/kg,生理盐水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再灌注后6、12、24和72h时处死动物,分
探讨腹腔镜下行子宫内膜异位症电切术的手术配合.对52例腹腔镜下行子宫内膜异位症电切术的病人认真做好术前访视、心理护理、器械准备及术中配合.52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平均历时50 min,术中出血量10-80 ml无并发症发生.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体位摆放,严格无菌操作和专科护士的娴熟技术操作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目的探讨盐酸美金刚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建立大鼠VaD模型。36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VaD组和美金刚组(灌胃给予盐酸美金刚,1次/d,连续8周),每组12只。用Y型迷宫试验观察其行为学改变,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海马CA1区和皮质神经元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ive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异常积聚的铁离子在血肿周围组织病变中的作用及去铁胺的干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5)、脑出血组(n=60)和去铁胺干预组(n=60),以尾状核注射自体血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观察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水含量(干湿重法)和血脑屏障通透性(伊文思蓝渗出法)、DNA碎裂(TUNEL染色)以及去铁胺干预的影响。结果脑出血组大鼠脑出血后1~7d神经功能缺损评
探讨产后出血抢救中的护理问题及对策,提高抢救成功率.对32例产后出血产妇的抢救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实施恰当的护理配合.32例产后出血产妇抢救成功30例,无护理过失行为及并发症发生.2例因肾功能异常转上级医院治疗.抢救成功率94%.产后出血抢救中,护理人员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精湛的技术,细致的观察力,较强的法律意识,是抢救成功的有力保证。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FI)是一种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的疾病,临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早期脑损伤可能是导致SAH患者病死率较高和决定预后的首要原因。文章主要对SAH早期脑损伤的动物模型和发病机制做了综述。
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的防御性反应,炎症信号起始于模式识别受体(PRR)与病原生物表面的病原体相关分子(PAMP)相互识别和作用,继而启动免疫应答,在机体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