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被产品的质量检测与评价

来源 :现代纺织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z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进一步监督羽绒被市场质量情况,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开展此次羽绒被质量检测与评价。从市场上采集40批次羽绒被样品,检测及评定主要依据为QB/T 1193—2012《羽绒羽毛被》及强制标准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本次对于羽绒被测评结果主要以绒子含量、蓬松度、透明度、防钻绒及透气性5大指标体现。其中,40批次产品的绒子含量、蓬松度和透明度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规定,有3批次产品透气性能较差,1批次产品防钻绒性能不佳。GB 18401—2010中所涉及到的6项指标中仅有1批次pH值不合格。结合上述5大指标对羽绒被进行综合星级评价,总体星级评价良好。测评结果为消费者提供了羽绒被购买建议,并对羽绒被市场规范提出预警措施。
  关键词:羽绒被;质量测评;绒子含量;蓬松度;透明度;透气性;防钻绒性
  中图分类号:TS95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65X(2021)04-0069-07
  Abstract:In order to supervise the quality of the down & feather quilt market and protect the lega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onsumers, we carried out this quality test and evaluation of down & feather quilts. 40 batches of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market, and the main basis for the test and evaluation is Down & Feather Quilt (QB/T 1193—2012) and National General Safety Technical Code for Textile Products (GB 18401—2010). We mainly evaluated the quality of the samples from five indexes: down content, fill power, transparency, fabric & downproof and air permeability. Among them, the down content, fill power and transparency indexes of the 40 batches of samples all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andards, 3 batches of samples had poor performance in air permeability, and 1 batch of the samples showed poor fabric & downproof property. Among 6 indexes involved in GB 18401—2010, only 1 batch of the samples was below the standard in terms of pH index. The above five major indexes were combined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star rating for the down & feather quilts, and the results were generally good. The test and evaluation results provide consumers with suggestions for the purchase of the down & feather quilt, an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warning measures for the down & feather quilts.
  Key words:down & feather quilt; quality evaluation; down content; fill power; transparency; air permeability; fabric & downproof property
  羽絨是天然动物蛋白质纤维,具有质地轻柔,结构蓬松和保暖隔热等优良性能,与棉花、羊毛以及蚕丝并列称为4大天然保暖材料[1]。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及生活品质的日益提升,羽绒作为优良的原材料被越来越多的用于生产羽绒寝具之中。羽绒被透气干爽、轻柔保暖、具有其他保暖材料所不具备的吸湿透气的良好性能,被称为“会呼吸的被子”。
  随着羽绒被市场需求量的增长,相关的质量问题也随之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类问题:一是因为羽绒的价格较高,生产商偷工减料、弄虚作假以谋求利益的现象不时发生;二是由于羽绒本身轻、细并且柔软,容易出现跑绒现象,绒被吸入人体易引发呼吸道疾病;三是某些生产企业为防止出现钻绒现象而在面料上进行了涂层处理,导致面料不透气。因此,本研究通过采集市场上的羽绒被样品,对其进行质量分析与评价,并针对测评结果提出相关预警措施。
  1 现行国内外羽绒被标准及测评检测依据
  中国对羽绒被产品的检测产品标准有QB/T 1193—2012《羽绒羽毛被》、GB/T 10288—2016《羽绒羽毛检验方法》和GB/T 17685—2016《羽绒羽毛》等,系列标准对涉及羽绒品质的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和判定依据做了规定,如羽绒羽毛的组成成分分析、蓬松度、透明度、残脂率、耗氧量、水分率及气味等。国际羽绒羽毛局(International Down and FeatherBureau,简称IDFB)[2]颁布的《IDFB试验规则—2017》,主要从羽绒羽毛定量分析、羽绒羽毛同种类定量分析、鹅绒鸭绒定性分析、陆禽羽毛定性分析、损伤羽毛定性分析、蓬松度测定等12个指标对羽绒羽毛进行考核。欧盟相关标准有EN12131—1998、EN12934—2010、EN12935—2008、EN12130—2007,这些标准都把羽绒充绒量、蓬松度、耗氧量等指标作为考核指标。日本羽绒羽毛产品标准JAPAN—September2011提出了金标签制度,并把羽绒蓬松度等指标作为金标签制度的重要依据[3]。美国床上用品和家纺产品联合会(ABFLO)和美国羽绒协会(ADA)要求《USA—2000标签标准-羽绒和羽毛产品》[4]标准作为对美国境内流通羽绒羽毛及其制品填充物品质的判断依据。   质量测评项目主要包括羽绒被填充物品质及面料品质,其中填充物品質包含绒子含量、蓬松度、透明度;面料品质包含防钻绒性、透气性。共采集了38家企业生产的40批次羽绒被产品,其中包括线下15家生产企业和21家经销企业的35批产品,另外线上采集了2家购物网站的5批次产品。本次羽绒被质量测评检评定依据为QB/T 1193—2012。测评的检测依据见表1。
  2 采样情况
  2.1 样品来源
  质量测评的样品来源于上海市生产、流通领域以及电商平台。本次质量测评的样品来源于正规的渠道,不涉及三无产品。包括恒源祥、北极绒、520时尚家纺、INK+IVY、HOLA、YOLANNA、东隆、DINOSAUR等39家品牌产品。
  2.2 样品情况说明
  此次40批次羽绒被产品绒子含量分布在50%~95%之间。具体情况见表2。
  相较于鸭绒被,鹅绒被的保暖性能更优,价格也更高。此次采集的40批次羽绒被产品中,白鸭绒被为10批,白鹅绒被为30批。本次质量测评的采集样品全部来源于上海市流通领域、生产领域及电商平台,其中有20批来自于流通领域,15批次来自于生产领域,5批次来自于电商平台。另外,40批次羽绒被产品主要来源于各大中小型企业,其中小型企业11批次,中型企业21批次,大型企业8批次。
  羽绒被品质的好坏与羽绒被制造成本有关,一般来说,品质优良的羽绒被其相对应的销售价格也较高。具体情况见表3。
  2.3 检测依据与检测项目
  本次羽绒被质量测评评定依据为QB/T 1193—2012。填充物品质包含绒子含量、蓬松度、透明度,面料品质包含防钻绒、透气性。
  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涉及相关检测内容包含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甲醛、pH值、耐水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及耐湿摩擦色牢度。
  3 羽绒被产品品质性能及安全技术指标结果分析
  3.1 检测结果统计分析
  本次质量测评结合产品采样情况,深入分析5大技术指标:绒子含量、蓬松度、透气性、防钻绒及透明度产品质量状况。并对国家强制性标准中涉及的安全性能指标情况进行总结。
  3.1.1 绒子含量
  羽绒是指鹅、鸭等水禽体表覆盖的毛绒,是一种动物性蛋白质。其蓬松的结构以及纤维上密布的细小气孔蕴含了大量的空气,使之具有隔热保暖的功能[5]。而绒子是构成羽绒保暖性能最主要的原因,因此羽绒绒子含量越高羽绒被越保暖。
  本次40批次羽绒被产品绒子含量项目均符合QB/T 1193—2012标准要求规定。通过对绒子含量实测值与明示值的比较,40批次羽绒被中有6批次绒子含量实测值高于明示值,占比为15%;有34批次羽绒被绒子含量实测值低于明示值,但也符合QB/T 1193—2012标准要求规定,占比为85%。现行市面上所销售的羽绒被产品绒子含量实测值大部分低于实际标称值。消费者在选购羽绒被产品时,尽量选择标称绒子含量较高的产品。
  3.1.2 蓬松度
  羽绒蓬松度是国际上度量羽绒制品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标。从定义上来说蓬松度是指羽绒羽毛的弹性程度即在一定容器内定量羽绒羽毛样品在恒重压力下所占的体积。由于羽绒呈现三维立体结构,因此在该结构下易包含静置空气层,阻止热量向外扩散[6]。因此蓬松度越高,保暖性能越好。高绒子含量的羽绒,具有较高的蓬松度,从而使其制品在同样的厚度下密度较小,提升保暖性能。所以,通过使用较高绒子含量的羽绒不仅可以起到保暖作用同时可以减少填充料的重量使羽绒制品在使用时更加轻便。
  样品蓬松度统计结果如表4和表5所示。40批次羽绒被蓬松度结果均符合QB/T 1193—2012标准要求。
  由表4可以发现,在10批次鸭绒被样品中,有2批次蓬松度低于18.0 cm,这2批次羽绒被分别是绒子含量实测值为51.0%及59.0%的产品;有1批次鸭绒被蓬松度最高可达24.4 cm。由表5可以发现,30批次鹅绒被产品有6批次蓬松度在20.0~ 22.0 cm,占比20.0%;30批次鹅绒被样品中蓬松度最高值可达27.6 cm,最低为20.0 cm。根据QB/T 1193—2012标准要求规定,绒子含量标称95.0%的鹅绒或鸭绒,其对应蓬松度只要分别高于20.5、19.5 cm即可符合合格品要求。本次蓬松度测试结果除2批次绒子含量实测值为51.0%及59.0%的产品及1批次蓬松度为20.0 cm的鹅绒被外,其余样品均能达到绒子含量标称95.0%的高品质羽绒被的要求。蓬松度作为衡量羽绒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标,与绒子含量高低,绒朵大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羽绒被填充的羽绒绒子比例越高同时绒朵越大则其对应的蓬松度越高,羽绒被的整体蓬松性能较好,因此消费者在选购羽绒产品时尽量选择羽绒蓬松性能较好的产品,或者选择绒子含量明示值较高的鹅绒被产品,一般绒子含量越高其对应的羽绒蓬松性能也越好。
  3.1.3 透气性
  织物的透气性是指在一定的压差下,单位时间内流过织物单位面积的空气体积。织物的透气性主要与织物间的空隙大小及数量有关[7]。织物中的纱线成分、结构与后整理加工工艺等都会直接影响织物透气性。对于羽绒被而言,面料的透气性好坏是评价羽绒被舒适性能的重要指标。若羽绒面料的透气性小,则会因为人体热、湿不易排出而使人感到闷热不适[8]。
  从表6中可以看出,本次羽绒被透气性项目中不符合QB/T 1193—2012的最低要求,即低于5 mm/s有3批次,占比7.5%;根据表6显示,透气性检测结果主要集中在5~20 mm/s。在40批次样品中,透气性检测数据最高可以达到31.6 mm/s,而最低只有0.517 mm/s(衬布)。除此3批次羽绒被透气性能较差外,其余37批次羽绒被透气性能整体较好。消费者在使用时不必过于担心羽绒被的透气性能不佳而造成的不适感。   3.1.4 防钻绒性
  防钻绒性能是指织物阻止羽毛羽绒从其表面钻出的性能,若羽绒被钻绒较多不仅会造成使用者舒适体验感较差同时也可能导致羽绒绒丝等吸入鼻腔引起过敏不适[9]。
  由表7结果显示,本次羽绒被防钻绒根数在20根以上的有1批次,占比2.5%;钻绒根数在15~20根的有6批次,占比15.0%;钻绒根数在10~15有6批次,占比15.0%;钻绒根数在5~10根有22批次,占比55.0%;钻绒根数在5根以内有5批次,占比12.5%。根据结果显示,羽绒被防钻绒测试结果主要集中在5~10根之间。在40批次样品中,防钻绒最高值为4根,最低值为42根。
  根据表7显示,有1批次的防钻绒效果不符合QB/T 1193—2012对羽绒被防钻绒的最低要求。面料密度小,针眼孔太大,羽绒品质较差即绒丝、羽丝及毛片过多均会造成防钻绒效果不佳。目前市面上提高羽绒面料防钻绒性能主要是通过5种方式:a)通过在基布上覆膜或者涂层来防止漏绒[10];b)通过后期处理提高高密度织物本身的防绒性能[11];c)在羽绒面料里层添加一层胆布用于防钻绒;d)选用高绒子含量的羽绒作为填充物[11];e)选用适宜粗细的缝纫线及缝纫针。这一批次羽绒被防钻绒性能不佳可能是由于没有内胆或者面料密度小等原因造成。在剩余的39批次羽绒被中,防钻绒均控制在了20根及以内,该数据反映了大部分羽绒被具备良好的防钻绒性能。根据数据分析得出当防钻绒根数越小时,羽绒被防钻绒效果越好。此次40批次的样品中仅有1批次的防钻绒性低于QB/T 1193—2012对羽绒被防钻绒的最低要求,因此消费者在购买羽绒被产品时不用过多担心因羽绒被跑绒现象对呼吸道的健康产生危害。
  3.1.5 透明度
  羽绒透明度是反应羽绒制品卫生情况的技术指标,它显示了羽绒生产加工过程中羽绒毛未被充分水洗后所残留的杂质、粉尘及微生物的含量[12]。透明度差的羽绒及其制品会使人产生过敏反应如哮喘等疾病,并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此次40批次的羽绒被透明度均符合QB/T 1193—2012要求。其中清洁度在900~1 000 mm的样品达到37批次,占比92.5%。没有批次样品清洁度在600 mm以下,40批次样品中最低清洁度为650 mm,最高清洁度为980 mm。透明度越高清洁度越佳,表示羽绒中杂质少,反之过多的杂质则会引起各种细菌吸附在羽绒中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羽绒透明度越高,羽绒被中的羽绒清洗的越干净,安全性能越高[13]。介于本次羽绒被整体透明度较高,羽绒被的卫生状况较为满意。
  3.1.6 其他国家强制标准中安全性能指标
  强制标准GB 18401—2010中涉及的相关安全性能指标结果见表8。
  此次强制标准GB 18401—2010中涉及的6项检测项目中除一批pH值不合格外其他性能指标均合格。不合格项pH值实际上是指氢离子浓度指数,是溶液中氢离子的总数和总物质的量的比,表示溶液酸性或碱性程度的数值,即所含氢离子浓度的常用对数的负值。纺织品pH值则是指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自強制性标准GB 18401—2010颁布实施以来,纺织品pH值作为重要的纺织品安全性能指标一直是各监管机构重点检测的质量指标,同时也是不合格频繁出现的指标之一。纺织品pH值体现的是面料中残留的酸碱含量,造成pH值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纺织产品的染色与后整理工艺大部分都要求在一定的酸碱条件下进行处理,如果企业在后续处理过程中水洗不充分,则往往容易导致pH值不合格。尤其是棉制品服装在后处理时是在碱性条件下完成,洗涤不充分会造成产品的pH值碱性超标。本次pH值不合格数据为9.3就属于碱性超标。
  4 质量分析与评估
  4.1 羽绒被产品整体品质评估
  根据国内现行标准对鹅绒被与鸭绒被指标的差异情况制定不同星级评判标准,具体产品评级见表9及表10。
  图1为40批次羽绒被星级分布图。在40批次的羽绒被产品中有15%的产品不符合星级要求,17.5%的产品符合1星的要求,7.5%的产品符合2星要求,15.0%的产品符合3星要求,35.0%的产品符合4星要求,有10.0%的产品符合5星要求。针对鸭绒被,有20%的产品无法符合星级要求,20%的产品符合1星的要求,20%的产品符合3星要求,40%的产品符合4星要求,没有产品符合5星要求。针对鹅绒被,有13.3%的产品无法符合星级要求,16.7%的产品能符合1星的要求,10.0%的产品能符合2星要求,13.3%的产品符合3星要求,33.4%的产品符合4星要求,13.3%的产品符合5星要求。
  图2为企业规模星级分布图。针对企业规模大小星级分布可以看出小型企业的羽绒被品质最高可以达到4星标准,中型和大型企业可以达到5星标准。
  4.2 羽绒被各技术指标性能品牌推荐
  根据本次质量测评结果,以3项性能和4大技术指标结果分别对羽绒被产品及品牌进行了排序,旨在评估相关企业的同时为消费者做品牌推荐。主要列举了鸭绒被和鹅绒被的各项性能的3个相对最优品牌进行排序,如表11-表13所示。
  保暖性能包含了绒子含量和蓬松度指标,从表11可以看出,排名前三位的鸭绒被和鹅绒被产品其绒子含量分别达87%、94%以上,蓬松度值分别达21 cm和22 cm以上,最优品牌为东隆和YOLANNA。从表12可以看出,推荐品牌的鸭绒被和鹅绒被透气性能均达19 mm/s以上,最高可达31.6 mm/s,最优品牌分别为恒源祥和520时尚家纺。表13表明,推荐产品的防钻绒根数均低于7根及以下,而鹅绒被的三大推荐品牌的防钻绒根数则只有4根,防钻绒效果极佳。
  5 结 语
  通过采集40批次羽绒被产品对羽绒被填充物、面料及安全性能共计11个指标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除pH值、防钻绒及透气性指标有不合格外,其余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通过综合羽绒被保暖性、卫生情况、透气性及防钻绒性对羽绒被产品进行分级评定,其中达到4星级及以上的羽绒被产品占比接近50%,不符合星级标准的产品比例达15%。以保暖性、透气性及防钻绒性3项主要技术指标结果排序向消费者提供了品牌推荐。针对本次检测结果,建议不合格企业深入了解并严格遵守国家强制性标准和行业标准中规定的技术内容和要求,同时增强企业原材料及羽绒制品品质的管控。对于消费者,在选购羽绒被产品时要确保标识的完整性,同时也可通过按压羽绒被观察其回弹性来评估保暖性能。
  参考文献:
  [1] 杨璐源.羽绒蓬松度测试前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J].中国纤检,2013(3):81-82.
  [2] 邓瑾.国际羽绒羽毛局颁布2005版羽绒羽毛检测方法标准[J].纤维标准,2016(9):17-23.
  [3] 高琴,冯燕.日本羽毛检验方法标准更新与产品金标签标准解读[J].中国纤检,2013(3):78-81.
  [4] 高琴,冯燕.各国羽绒羽毛制品标签标准比较分析[J].中国纤检,2014(1):46-51.
  [5] 杨斌.羽绒[J].纺织检测与标准,2015(2):36-37.
  [6] 林匹梅.普通羽绒与经蓬松剂处理下脚料羽绒的性能鉴别[J].化纤与纺织技术,2015(2):22-25.
  [7] 陈研,谢光银.纯棉织物的透气性能测试分析[J].纺织科技进展,2013(4):34-36.
  [8] 杨瑞斌,李红英,左芳芳,等.羽绒服装面料透气性测试的研究与评价[J].中国纤检,2017(6):106-107.
  [9] 孟灵灵,纪丹丹,黄新民,等.服用羽绒面料防钻绒性影响因素研究[J].纺织导报,2019(9):85-88.
  [10] 王明荣,李长龙,王宗乾,等.覆膜加工后对棉织物防钻绒性能的影响[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8(5):42-45.
  [11] 冯向伟,王旭,高雅,等.含绒量和缝制工艺对羽绒服防钻绒性的影响[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9-12.
  [12] 兰繁,朱福忠,孙红,等.羽绒清洁度检验方法现状和趋势分析[J].中国纤检,2011(7):50-52.
  [13] 柯萍英.实验条件对羽绒清洁度的影响[J].纺织科技进展,2013(3):59-60.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乙二醇生产工艺中,羰化和两步加氢合成乙二醇生产工艺系统中19种组分含量测定方法的总结,介绍了对液体样品中的19种有机组分的测定方法,将液体样品用微量进样针进入装有分流进样口、双通道DB-624色谱柱、带有双FID检测器的磐诺气相色谱仪N91plus进行测定,样品中的19种组分能够实现较好分离,有较高的准确度,能够较好的满足工艺生产的需求。
本篇文章介绍了山东某化工厂高浓度甲醛污水预处理工程,本工程设计水量为60m3/h,采用的是调节、芬顿、曝气、混凝沉淀的工艺流程。高浓度甲醛废水经收集管网进入调节池,调节pH值达到要求后进入Fenton反应器,进行氧化反应。反应器出水通过脱气塔通入空气提高去除率,混合液进入混凝沉淀池去除悬浮物和胶体并调节pH值。混凝沉沉淀池上清液作为经过预处理合格后的水,进入产水池缓存,再通过提升泵送入厂区污水处理系统。
摘 要:随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在轻质复合材料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UHMWPE纤维作为增强基体制造符合材料的研究日益深入,但经过三维编织结构加工成的复合材料的应用性能研究尚在初期。本文以UHMWPE纤维做为轻质增强基体,采用三维编织的方法,经过真空模塑成型(VARTM)工艺制备复合材料。在相同的真空注塑成型工艺条件下,对比不同编织结构对复合材料的树脂体积分数、面密度、弯曲性能和抗
摘 要: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能赋予纤维及织物良好的抗静电、防紫外、抗菌抑菌、电磁屏蔽、耐热、耐磨等性能,在功能性纤维与面料以及智能纺织品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经成为未来纺织品发展的一大趋势。为了更好的选择石墨烯改性的方法与工艺,从而获得性能更优的功能与智能纺织品,主要分析了石墨烯在纤维、纱线和织物改性中的多种不同方法,包括共聚法、直接喂食法、涂层法、层层自组装法、原位还原法、复配液整理
摘 要:为解决常规分散染料染涤纶中低聚物析出、染色重现性差、费水费电等一系列问题,耐碱分散染料及相应碱性染色工艺得以关注,利用染料的耐碱性,将前处理与染色一浴进行,并通过织物K/S值、色差来表征染色效果。本文探讨了耐碱分散染料的发展与应用,阐述了分散染料碱性染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现状。耐碱分散染料及碱性染色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得涤纶染色产品的质量获得改善,在经济、环保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效益。因此,耐碱
摘 要:为开发吸湿导湿功能织物,并探究紧度对织物吸湿和导湿性能的影响,制备了5种紧度的麻赛尔/Coolmax/棉混纺交织物。分别测试5种织物的吸水率、滴水扩散时间、芯吸高度、湿阻和液态水分管理等指标,通过分析对比数据,得出性能较好时的织物紧度。结果表明:紧度对织物吸湿和导湿性能有明显影响。当混纺交织物总紧度为75.25%~77.50%时,吸湿性最好;当经、纬向紧度分别为55%、45%时,传导液态水
摘 要:随着纳米纤维在光电子器件、柔性传感器中的发展与应用,对纳米纤维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纳米纤维集合体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定向纳米纤维集合体,是当前制备性能优良的纳米纤维的热门研究方向。针对当前静电纺纳米纤维的结构无序性、力学性能各向同性的问题,系统地介绍了采用静电纺制备定向纳米纤维束、纱线及纳米包覆纱的方法,分析了这些方法的原理及特点,有助于对静电纺纤维集合体的理解,为今后优
摘 要:碳纳米管(CNT)因其优异的电学性能和力学性能,近年来被广泛运用到电磁屏蔽织物的开发和研究中。采用三浸三轧—烘干的方式制备CNT分散液涂层双罗纹织物,研究CNT涂层对双罗纹织物在电磁屏蔽能力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纳米管分散液质量分数的提高,涂层双罗纹织物的电磁屏蔽性能不断增强,质量分数为7%时碳纳米管涂层双罗纹织物的电磁屏蔽效果最好,在测试频段为2000 MHz时电磁屏蔽效能可以达到
摘 要:为探究微量氧化石墨烯在PET合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对GO/PET改性聚酯结构的影响,以PTA、EG为单体,微量GO为改性剂,采用原位聚合直接酯化法合成GO/PET改性聚酯。通过特性黏度、端羧基含量、DSC、TG以及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微量GO的加入提高了PET的特性黏度和黏均分子量,特性黏度范围在0.68~0.73dL/g;GO/PET的端羧基(—COOH)含量均小于纯PET的端羧基含量
推理在人工智能的创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哥德尔在他的不完全性定理证明中,建立了一个对AI发端具有重大意义的中间结果:KN可表示的推理可以通过递归函数的计算实现。根据车赤-图灵论题,递归函数是图灵机可计算的。于是上述中间结果隐含着一个猜想:任何推理都是图灵机可计算的。在此基础上,1950年图灵提出了图灵假说:推理、决策、学习、理解和创造都可以用图灵机实现。图灵测试是图灵假说的一种检验手段,不是人工智能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