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机匣轻量化设计方法

来源 :航空科学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_j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机匣轻量化设计需求为牵引,建立了可变壁厚减轻质量(简称减质)优化方法,以单元壁厚为设计变量,设计域总应变能最小作为优化目标,体积分数作为约束条件,开展机匣本体优化设计,实现了壁厚更优分布;进一步基于变密度拓扑优化设计方法,以单元密度为设计变量,柔度最小为优化目标,结构的减质体积分数作为约束条件,开展了机匣安装座与法兰边减重优化设计。两种优化方法各有优化对象、优化阶段的侧重,前者更适用于初步设计阶段,获得良好的最初壁厚分布,后者适用详细设计阶段,进行局部结构轻量化设计。减质优化设计成功通过了压力考核试验,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了一种双极化介质集成磁电偶极子天线。天线由同一平面上的两对"领结型"贴片和两对连接贴片与地板的垂直金属短路通孔组成。采用缝隙耦合方式馈电,通过在地板中心刻蚀两个正交的"H形"缝隙,将馈线的能量耦合至贴片,并产生两个谐振点,实现了宽带性能。仿真表明,该天线具有35%(3.1-4.4GHz)的阻抗带宽,且在整个工作频带内具有稳定的增益,端口隔离度达到33 dB,交叉极化比为36.5 dB。天线
航空混合电推进系统是一种新概念推进系统,其工作原理是燃气涡轮发动机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输出电力带动电动机或者风扇工作,电动机带动大部分或者全部螺旋桨或者风扇产生推力。目前,英国政府及航空企业十分重视混合电推进系统的研发,燃气涡轮发动机公司和初创公司看到了混合电推进系统的市场前景,积极探索新型混合电推进系统方案。
期刊
在当前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微型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既能促进日常化学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兴趣和自信心,还可以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安全意识,对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考虑到海军在国家安全领域的重要性,对海军相关武器设备及先进技术的研发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简单描绘了海军的战略使命,主要针对现代海军装备技术的发展进行了重点研究,为相关理论研究及工程试验提供必要依据。
针对航空发动机转子复杂的结构特征及支承动力学设计问题,基于有限元、分段线性拟合和自由度降维法,采用主子单元对复杂转子进行合理地等效,构建了航空发动机等复杂转子-支承系统的通用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试验验证。从转子固有特性、应变能分布、支承传递力和振动响应等方面对支承刚度进行了设计,并开展了弹性支承并联SFD非线性减振效率分析。结果表明: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复杂转子的动力学特性,支承刚
为实现发动机在翼清洗由传统固定时间间隔向柔性时间间隔的转变,降低成本和碳排放量,利用发动机性能参数-排气温度裕度(EGTM),基于节省燃油量的成本、延长在翼时间节省的大修成本及清洗成本三者总和最小,得到发动机性能参数(EGTM)阀值,通过Wiener退化模型模拟EGTM参数衰退规律,融合运行数据预测最佳清洗时机。最后通过采用此方法清洗的80台发动机运行数据与未采用此方法清洗的108架飞机的数据作为
学位
孔边裂纹问题一直是影响铆接、螺栓连接等结构安全性能与剩余寿命的一大因素,同时对孔边裂纹的监测也是飞机结构健康监测的重要环节。从最初对孔边裂纹的无损检测技术到目前的孔边裂纹实时监测技术,对含孔结构的研究一直是众多科研人员的研究重点。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现有孔边裂纹监测技术进行了总结,从数据计算分析法与传感器实时监测法两方面对现有的孔边裂纹监测技术进行了介绍。最后,根据国内外孔边裂纹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