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高中数学微课教学的意义和应用实践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elf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发展是动力因素,改革是活力源泉。自新课标施行和纵深推进以来,教育教学改革大潮浪花朵朵、生生不息,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态势。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改革模式,虽然其设计、开发与应用还面临着许多亟待改进的问题,却已逐步形成流行性时尚和不可逆转的发展之势,并凭借先进独特的优势功效日益赢得广大师生的认可、青睐和推崇,为校园课程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作用。本文立足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简述微课活动的意义和应用做法,希望提供一些借鉴并能收获商榷之论。
  【关键词】高中数学 微课新型教学 应用意义 实践与探微
  随着ICT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进步已经开启了移动互联的“微时代”,丰富多元的“微”概念正急剧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节奏、工作方式和学习环境。近几年以来,继博客、微博和微信等社会性软件之后风靡教育领域的“微型课程”,以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越发受到“微课追梦人”的高度关注和推波助澜,日益成为当代现代化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和教育教学改革的研讨热点,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源源不断地输入活力元素。什么是微课?它具有那些基本特征?微课教学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高中数学的微课教学活动?本文从以上几方面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一、微课教学的内涵、构成要素和基本特征
  所谓“微课”,微型课程的简称。就是指教师以微型教用视频为主要活动平台,针对某一学科的重难点、教学疑点、主要考点等知识或者学习任务、活动主题、课程实验等教学环节,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且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形式。它是建立在传统教学资源基础上而研发的一种崭新资源类型和应用方式,与一般性教学课件、教案、课例和试题等有很大的差异性。其基本构成可用“1+4”来表述,即“一种精彩的教学视频(最核心资源)”以及与之相应的四种辅助资源——“微型教学案”、“微型教学课件”、“微型练习思考”和“微型教学反思”。基本特征则可用“短小精显”来概述:①活动时间短,一般介于5—10分钟;②课程资源容量小,严格要求主题聚集、目标明确;③教学活动精彩,着重体现在内容精炼和设计精细方面;④教学效果显著,资源应用广泛,并可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对象。
  二、微课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应用意义
  首先,可有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和学习环境。如指数函数内容,教师运用微视频来直观演示细胞分裂或者放射性物质的衰变过程,能有效激发课程学趣,充分调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可有效地触摸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如在教学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和PPT制作课件,动态自如地实现图像变换,从而达成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的效果,进而减低教学活动的难度。再次,可有效构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合作型探究学习方式。比如执教者以微课形式,把例题讲解环节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现场,促其他们在安全心态下从容学习、自我调节。最后,可有效促进数学认知结构的良好形成。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可连续、反复、不间断地观看微视频,经过认真观察和思考,在“数字化学习方式”中形成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
  三、微课教学在高中数学课程活动中的应用实践
  1、积极有效地应用于新课导入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走向成功的一半。”在新知识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把设计新颖、生动有趣的数学问题现象,通过微视频技术直观形象地演示在学生眼前,造就“凤头”课堂现象。不仅快速有效地集中课堂学习注意力,为学生创设或传递了一种生动活泼的情感心境,而且为进入新课教学打下了良好铺垫,充分发挥引人入胜作用,从而赢得寓教于乐的效果。
  2、积极有效地应用于主体教学环节。课堂教学是课程实践活动的主要活动和重要形式,而主体教学更是其中的核心环节和“重中之重”,所谓“有效教学”的重心部位也在于此。尤其是对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和典型例题解析更是容不得半点马虎与轻易忽视。有鉴于此,执教者应本着“高效、节约”意识,把重难点内容通过微课形式设计并反映出来,既可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又有利于促进课程活动的教学相长。比如,对于“极限计算”“导数定义及其运用”“复合函数概念及其求导”“极值概念与计算”“函数单调性”“微分和积分计算与应用”等内容的课堂教学,都能在微课活动中赢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在传统教学模式和一般性课堂教学中是很难达成的。
  3、积极有效地应用于消化巩固环节。这是一种非常必要的“反刍”流程。学生对主体教学内容不可能及时消化和全部掌握,况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常常会出现挂万漏一现象。正是如此,高中数学教学必须要历经一个反刍学习的完善过程。对此,教师可通过“微练习或微思考”形式呈现一些少而精的习题,供学生自主消化。既可有效地巩固课堂教学,又能方便不同层面的学习需要。
  4、积极有效地应用于拓展延伸环节。高中数学课程内容丰富,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难度,且课堂教学时间相对短缺,无论教师还是对于学生都具有不可抗拒性。特别对于那些基础成绩较差、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品质欠佳的中等生和潜能生群体,更是“愁在眉头、急在心头”。教师应在课后把一些难度较大、相对典型的数学概念、原理、公式和习题等“微课”再现,也可把一些易错题及其规范性解题方法和步骤通过“微课”对比再现,有助于学生的深化学习和促进理解。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微课活动可以运用于从课前预习到课后复习的任何流程之中,而且不受时间、人力、场地等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只要我们勇于实践、善于运用,必然日臻完善、活力四射。
其他文献
通过测定摄食后印度蜓蜥雌性成体的耗氧量变化,研究摄食特殊热动力作用(SDA).动物分为摄食黄粉虫幼虫实验组和禁食对照组,两组蜥蜴平均体重无显著差异.测定耗氧量前,将所有动
利用11对微卫星引物对贵州白水牛和6个普通水牛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基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遗传距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个微卫星基因座在7个水牛群体中均存在多态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由于规划落实不到位、课程内容不够实用、机构角色定位不清、考评导向不尽合理等原因,在实施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与困惑,本文
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  而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从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语言入手,正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在这基础上,教师又指导学生研究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选材、组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所以好的阅读教学本身应有机地包含作文教学的因素,也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注重作文知识和技能的指导与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这样,通过一篇篇课文的阅读,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6个不同地域(河池、南宁、桂林、百色、越南、泰国)的蛤蚧(Gekko gecko)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分析.21个RAPD引物共扩增了218个位点
2005年9月4日,在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河村一农家庭院中发现一条蛇.经鉴定为白头蛙(Azemiops feae)(图1),为湖北省新纪录。白头蝰在分类上隶属爬行纲、有鳞目、
【摘要】化学教学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激发 兴趣 效率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同农业、能源、材料、资源开发、国防建设以及环境保
【摘要】活动元设计主要是由活动创意设计、活动方式设计、活动过程设计、活动评价等几方面构成。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政治教学的重点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变到学生活动的参与性教学之中。在政治教学中通过各种活动设计让学生感悟、体会和反思,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能使他们更好的感悟社会与人生,达到以思想政治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政治 新课程 活动元设计 学生参与  面临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