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罗拉

来源 :科普童话·百科探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xian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布森的姨妈住在苏格兰北部的海边。她有一幢漂亮的小房子。一有空,多布森就喜欢上她那儿去。
  有一次,一位老渔夫送给多布森一头小海豹。它的名字叫罗拉,是被狂风巨浪冲到礁石上,与同伴失散的。喂养小海豹并不轻松。它一天要吃四瓶奶。如果忘了喂它,它就会像山羊一样咩咩叫着提醒你。要是再不理它,它就像小狗一样呜呜地哀鸣,甚至会愤怒地学起狗叫来。
  罗拉小时候,多布森经常把它抱起来,让它坐在自己的膝盖上。罗拉从此就养成了这个习惯,直到它长到一米高、二十公斤重时,还想赖在他身上。多布森只好花了几个星期,训练它躺在草垫上。终于,罗拉能靠着鳍状肢,摇摇摆摆地跟在他后面外出游玩了。它一到海边,就迫不及待地扎进水里,敏捷地绕着小船和礁石打转。
  小罗拉很早就表现出了自己的音乐天赋。只要谁开始弹钢琴,它就会兴奋地扭到钢琴边,专心地听着,不时随着节拍晃动身体。有一天,多布森唱起了一支苏格兰民歌,小海豹跟着他的歌声,也“哼哼哈哈”地唱起来。
  从那以后,多布森开始教罗拉唱歌。他用手风琴每拉一个音符,罗拉就跟着尖叫一声。两个星期后,罗拉居然能唱《咩咩小山羊》和《铃儿响叮当》了。它又想学吹口琴,拼命缠着多布森,用长满胡须的鼻子擦他的脸。多布森只得把口琴塞进罗拉嘴里。可是,不管罗拉怎样咬、嚼,口琴就是没有声音。最后,罗拉失望地叹了口气,口琴却“嗡”地响了起来。这下罗拉可找到了窍门,“呼啦呼啦”地乱吹起来。
  多布森的朋友们送给罗拉一只玩具喇叭,于是好几天的工夫,满屋子都是尖利的“嘟嘟”喇叭声。另一个客人送来了一架小木琴。罗拉用门牙咬住木棒,多布森的手指点到哪个琴键,它就敲到哪里。
  客人们常常为了一睹罗拉出色的表演,特地从很远的地方赶到多布森姨妈家。一进门就问:“它在哪里?”
  “在海边。”主人自豪地说。
  “那它什么时候才回来?”客人又问。
  多布森和姨妈会心地一笑,马上走到海滩上,喊几声“罗拉”。小海豹很快就从水底下冒出头,摇摇摆摆爬上来,用嘴巴叼住客人手里的喇叭,嘀嘀哒哒地吹起来。
  一天晚上,多布森带着小海豹去参加一位叔叔家里的音乐会。音乐会首先安排一位女演员独唱,然后是手风琴独奏,小海豹的节目排在第三个。多布森不禁担心起来:罗拉在这种场合下,能安分守己吗?
  不出他所料,钢琴奏响,那个女演员才唱了几句,罗拉就突然吼了起来,音量甚至可以盖过一个合唱团。观众们立刻高兴得哈哈大笑起来。大家建议让这个迫不及待的“演员”先上台。他们把罗拉抱到了钢琴盖上,以便大家都能看到它。
  罗拉唱完一曲《铃儿响叮当》后,又从多布森手里咬过木棒,在身前的小木琴上很自信地敲起《咩咩小山羊》来。弹到最后,它还用木棒在琴键上从头到尾横扫一遍:“多来咪发索拉西,西拉索发咪来多”,引得大家热烈鼓掌,要求再来一个。罗拉就开始敲苏格兰名曲《大篷车》。只见木棒忽左忽右,越敲越快,真像一辆大篷车在山道上疯狂地颠簸前进!突然“哐啷”一声,木琴被木棒一下子扫到地板上去了,就像大篷车一下子坠下了悬崖,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罗拉太兴奋了。轮到别人表演时,它还在哇哇大叫,不愿意安静下来。多布森只好把它关到叔叔的书房里。但这书房一点儿也不隔音,罗拉在里面发出一阵又一阵怪叫,弄得客人们坐立不安。多布森没办法,只好让它坐在自己身边,并且严厉地警告它,一定要保持安静。可是小海豹的泪腺很发达,它那副眼泪汪汪的样子,引得客人们又来为它求情。最后,主人只好取消了别的节目,这下罗拉才高兴了。它在大家的簇拥下放声歌唱,声音盖过了所有人。
  有一天,多布森带着罗拉去海边划船。突然,从外海传来了一阵神秘的叫声,罗拉竖起脑袋仔细聆听,不一会儿,也跟着那声音吼叫起来。接着,它沉到水里,犹犹豫豫地朝外海游去。
  小海豹罗拉再也没有回来。大家说,它是被海豹家族自己的音乐吸引走了。
其他文献
我们敲响了石鼓  江水滔滔  听不见江水说话  碧波上  开来刀子一样的小船  船上人说话时  轰隆隆的胸腔里  五脏六腑在颤抖  我仔细察看  石鼓书院里的古人  一身的线条流畅  那是波浪  那是鼓声  江水滔滔  我的身體  隐隐作痒
“啊嚏、啊嚏!”天气变化太快,稍微不注意,就要感冒啦!在现在,这一定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了。但翻开古代的历史书,你可找不到有谁是得过“感冒”的病人!这不是说古代人的身体都倍儿棒,从来不得病。而是在那个时候,中医所列出的疾病名称里根本就没有这个词儿!哎,有的脑筋快的同学一定想到啦,那时的感冒啊,应该是“伤风”吧?  没错,根据中医的理论。人体因受凉而“偶感风寒”,就会出现我们所说的感冒的这些症状。不过
喜欢读历史书、看历史剧的同学可能都知道“伍子胥过昭关”这个故事:春秋时期,楚平王听信谗言,杀了伍子胥的父亲和兄长,伍子胥带着太子的儿子公子胜逃奔吴国,被楚兵一路追杀,好不容易逃到了离昭关不远的一座小山下。这座关有重兵把守,很难通过。伍子胥为此忧心忡忡,睡不着觉,苦苦思索了一夜。到天亮以后,他藏身之处的主人一见他,大吃一惊:“你怎么一夜之间,头发全白了?”伍子胥一照镜子,果然白了头。没想到,这却让他
哈里是美国佐治亚州的一名15岁少年,他一直幻想着自己某一天能进入美国军营,为国家效力,成为战场上的一名“大英雄”。  这天,哈里因为一盒妈妈亲手制作的核桃酥和妹妹发生了争抢。妹妹的哭声惊动了妈妈: “你就不能让让妹妹吗?你都这么大了!”  “为什么她能不劳而获,而我不能?这些桃酥上的核桃仁,可是我陪着你,顶着毒辣的太阳,冒着被摔死的危险,从悬崖边的核桃树一颗颗用竹竿打下来的,连脖子都仰歪了!”哈里
王松是一位数学专业出身的作家,其近作《哥尼斯堡七座桥》的命名借用的一道世界性的数学难题。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着知青经历的房地产商人赵聪一天晚上醉酒后突然被绑架,被蒙上眼睛带到一处工地,绑架他的两个人——山羊声音的人与口吃的人却各有目的,山羊声音的人声称绑架赵聪的目的是讨回欠薪,只要讨回欠薪,就放人,但却遭到口吃者的拒绝,口吃者不是为钱绑架赵聪,绑架目的成谜。直到赵聪被警方解救后,才知道事情的
故事中的面包草真是一个好东西,生长周期又短,营养又丰富,人和蟑螂都爱吃!说来也巧,现实生活中也有名叫面包草的东东,跟它同名,营养也很丰富,牛、羊等家畜个个视其为美味佳肴,不过,人类却完全吃不下去的,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啊,故事里的神奇植物面包草纯粹是作者杜撰的,压根儿就没有。而现实生活中的面包草则是一种形似面包的动物饲料。这玩笑可开大了!  是不是有点失望?人类如果真的需要移民到月球,没有面包草
人的身体也有“酸”“碱”之分?没错。在医学上,完全可以用测量酸碱的pH值来测量人体的体液。pH值是指被测量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数值,一般在0~14之间。当pH值为7时,说明这种溶液为中性,小于7时为酸性,大于7时为碱性。人体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血液的pH值精确保持在7.35~7.45之间,为弱碱性。因此,科学家们认为,这个pH值就是人体的最佳酸碱度。  但近年来,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由于饮食习惯的
在一些人的眼中,极限运动可以说是“玩命”的代名词。而下面这些运动又是极限中的极限,危险中的危险。有的人可能要问,像这样冒着生命危险来“玩”,真的很值得吗?毕竟生命是最宝贵的,应当好好爱护才对啊。嗯,这个问题,最好还是去问问他们自己吧。  火山滑板  这既不是在广场上滑滑板,也不是在马路上滑滑板,而是——在炙(zhì)热的火山上滑滑板!想想看,滑板下就是滚烫的火山灰,稍不小心,就可能被烫伤。而如果你
菜 单  气味难闻的酒水:巫婆秘酿(niàng),午后之死,血腥玛丽  令人作呕的食物:凝结的血,恶鬼的零食盘(毛毛虫,眼珠子,断掉的手指),吸血鬼的鼻涕,人肉叉烧包,烤月夜蝙蝠  注:心脏病、高血压、心理脆弱及胆小者严禁入场,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欢迎参加惊声尖叫万圣节狂欢派对!  本次派对有幸请到了纵横西方多年的诸多鬼怪,小编正躲在桌子底下瑟瑟发抖呢。下面就为大家一一介绍。  狼 人  宣言:
冬天一到,我们又要穿上厚厚的羽绒服了。不过,当穿着五颜六色的羽绒服在雪地里尽情玩耍时,你有没有想过,到底是谁发明了这种神奇的御寒衣服呢?  唐代的鹅绒被  从古至今,冬天的寒冷就很让人类伤脑筋。为了抵御寒冷,人类最早是用兽皮披在身上当作衣服。汉代时,还有人用牦牛毛织成“大衣”。  公元889年,正值中国的唐代,一名叫刘恂的官员到广州任职,发现当地人喜欢选用鹅的绒毛,缝在棉布中间,做成被子。这种鹅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