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对临床护理进行指导。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50名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观察,对护理体会和对策进行总结。结果本组50例患者通过采取针对危险因素的相应护理措施,有效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加强观察,针对引起病情变化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重症呼吸衰竭的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重症呼吸衰竭;危险因素;护理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03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885-01
呼吸衰竭是一个长期的慢性疾病,在患病晚期,患者除了表现出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之外,由于长期受到病痛的折磨,容易导致精神症状的出现,因此,对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不但要注重药物等医疗措施,还要加强心理等护理措施,保证患者病房的干净整洁,以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患者的锻炼计划、口腔和呼吸道以及皮肤护理、病情异常的观察、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对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专业有效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意义重大。本院回顾性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5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导临床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月之间收治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50例,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在15-80岁,平均年龄47岁,其中,慢性支气管炎4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30例,支气管哮喘9例,其他1例。经过我院的治疗和护理之后,好转出院44例,死亡6例,主要的死亡原因为呼吸道阻塞、心衰和肺疾病等呼吸道衰竭的并发症。
12危险因素总结
121氧疗浓度不当慢性呼吸衰竭大多为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中枢主要依靠缺氧来维持兴奋性,对二氧化碳的刺激不敏感,因此,应该采取限制性给氧,若浓度不当,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异常。
122心脏功能差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长期肺部淤血、血液循环的功能降低,心脏负荷加大,导致容易出现心力衰竭的现象。心力衰竭作为重症呼吸衰竭的常见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123气管堵塞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常出现咳痰、咳血和气管痉挛等症状,这是由于患者的呼吸道痰液黏稠、干燥、吸入空气温度过低等导致的,最终容易导致患者的气管堵塞,出现呼吸困难。此外,患者气管中的二氧化碳滞留可能引起呼吸性酸中毒,组织器官的缺氧也会产生代谢性酸中毒,导致患者体内酸碱失衡,加剧呼吸衰竭症状,诱发心力衰竭等症状,导致患者死亡。
124高粘血症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体内的红细胞增多,导致患者的血液黏度增加,血液循环阻力大,肺部组织的气体交换效率低,导致组织出现供氧不足的现象。
2护理方法
21基础护理保证患者病房的安静、舒适,保证温度和湿度的适中,通过光线的设置和装饰物加强病房的温馨感,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出现交叉感染;根据药敏检查结果和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抗菌药物,保证抗感染药物治疗的最佳效果;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由于血液循环阻力增加和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容易出现低蛋白、低氯、低钠等营养不良现象,因此应加强患者的饮食护理,主要营养补充,少量多餐;对于进食或者消化困难的患者,可以选择静脉滴注进行营养补充;采用正确的体位进行休息,每2h进行一次翻身和按摩,避免由于长期卧床导致褥疮的发生;对于出现腹泻或者便秘等症状的患者,要加强饮食护理,多使用纤维素食物,进行正确的腹部按摩;对腹泻患者进行及时的原因分析和用药,避免出现并发症。
22氧疗的观察护理缺氧是重症呼吸衰竭的主要临床症状,也是导致各类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当前主要的治疗和护理方式为氧疗。氧疗护理需要首先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氧疗的意义,讲解氧疗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避免出现随意调节氧流量的所导致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氧疗的浓度为24%-28%,氧流量为1-2L/min,采用鼻导管进行供氧;定期的进行血气分析,对供氧流量和浓度进行及时的调节;要注意吸入氧气的温度和湿度控制,避免由于湿度过低或者干燥导致患者出现气管痉挛现象。
23机械通气的护理机械通气是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有效手段,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机械通气的记录,对患者使用后的效果进行记录,观察适应患者的呼吸机供氧压力和频率,随时进行调整;对康复患者,按照医嘱进行呼吸机的康复训练,间接性接收呼吸机的治疗,以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主,直至患者血氧饱和正常,呼吸正常为止;停用的过程要循序渐进,做好观察,若过快地停止呼吸机的使用,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肌疲劳的现象。
24排痰和湿化护理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都普遍呼吸困难,导致出现咳痰、咳血等症状,由此导致的窒息是重症呼吸衰竭的重要病死原因。加强排痰和湿化护理,要帮助患者进行体位更换和排痰,叮嘱其多饮水,采用雾化吸入药物和机械排痰等帮助患者进行排痰,保证气管畅通;进行健康教育,要求患者通过正确的体位和深呼吸等运动,进行排痰。
25心理护理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由于长期处于患者状态,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容易出现悲观、消极、封闭和暴躁等不良情绪,影响治疗和护理的正常进行。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病人的疑问进行及时详细的解答;对患者讲解病情治疗的和研究的最新情况,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对不同时期患者容易出现的心理情绪进行疏导,多进行语言交流和情感沟通,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3讨论
本院通过回顾性分析和总结5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体会到:50例患者中好转出院44例,由于病情过重死亡6例,未出现因护理不当引起的护患纠纷和医疗事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针对危险因素的护理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参考文献
[1]陈泽芬,陈绍会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护理问题分析与干预对策[J]重庆医学,2010,39(6):758-759
[2]黄松琴,李红艳,丁勇呼吸机操作相关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1(6):93-94
[3]李群英,张伟玲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护理[J]现代医院,2010,7(1):119-120
【关键词】重症呼吸衰竭;危险因素;护理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03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885-01
呼吸衰竭是一个长期的慢性疾病,在患病晚期,患者除了表现出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之外,由于长期受到病痛的折磨,容易导致精神症状的出现,因此,对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不但要注重药物等医疗措施,还要加强心理等护理措施,保证患者病房的干净整洁,以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患者的锻炼计划、口腔和呼吸道以及皮肤护理、病情异常的观察、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对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专业有效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意义重大。本院回顾性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5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导临床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月之间收治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50例,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在15-80岁,平均年龄47岁,其中,慢性支气管炎4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30例,支气管哮喘9例,其他1例。经过我院的治疗和护理之后,好转出院44例,死亡6例,主要的死亡原因为呼吸道阻塞、心衰和肺疾病等呼吸道衰竭的并发症。
12危险因素总结
121氧疗浓度不当慢性呼吸衰竭大多为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中枢主要依靠缺氧来维持兴奋性,对二氧化碳的刺激不敏感,因此,应该采取限制性给氧,若浓度不当,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异常。
122心脏功能差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长期肺部淤血、血液循环的功能降低,心脏负荷加大,导致容易出现心力衰竭的现象。心力衰竭作为重症呼吸衰竭的常见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123气管堵塞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常出现咳痰、咳血和气管痉挛等症状,这是由于患者的呼吸道痰液黏稠、干燥、吸入空气温度过低等导致的,最终容易导致患者的气管堵塞,出现呼吸困难。此外,患者气管中的二氧化碳滞留可能引起呼吸性酸中毒,组织器官的缺氧也会产生代谢性酸中毒,导致患者体内酸碱失衡,加剧呼吸衰竭症状,诱发心力衰竭等症状,导致患者死亡。
124高粘血症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体内的红细胞增多,导致患者的血液黏度增加,血液循环阻力大,肺部组织的气体交换效率低,导致组织出现供氧不足的现象。
2护理方法
21基础护理保证患者病房的安静、舒适,保证温度和湿度的适中,通过光线的设置和装饰物加强病房的温馨感,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出现交叉感染;根据药敏检查结果和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抗菌药物,保证抗感染药物治疗的最佳效果;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由于血液循环阻力增加和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容易出现低蛋白、低氯、低钠等营养不良现象,因此应加强患者的饮食护理,主要营养补充,少量多餐;对于进食或者消化困难的患者,可以选择静脉滴注进行营养补充;采用正确的体位进行休息,每2h进行一次翻身和按摩,避免由于长期卧床导致褥疮的发生;对于出现腹泻或者便秘等症状的患者,要加强饮食护理,多使用纤维素食物,进行正确的腹部按摩;对腹泻患者进行及时的原因分析和用药,避免出现并发症。
22氧疗的观察护理缺氧是重症呼吸衰竭的主要临床症状,也是导致各类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当前主要的治疗和护理方式为氧疗。氧疗护理需要首先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氧疗的意义,讲解氧疗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避免出现随意调节氧流量的所导致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氧疗的浓度为24%-28%,氧流量为1-2L/min,采用鼻导管进行供氧;定期的进行血气分析,对供氧流量和浓度进行及时的调节;要注意吸入氧气的温度和湿度控制,避免由于湿度过低或者干燥导致患者出现气管痉挛现象。
23机械通气的护理机械通气是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有效手段,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机械通气的记录,对患者使用后的效果进行记录,观察适应患者的呼吸机供氧压力和频率,随时进行调整;对康复患者,按照医嘱进行呼吸机的康复训练,间接性接收呼吸机的治疗,以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主,直至患者血氧饱和正常,呼吸正常为止;停用的过程要循序渐进,做好观察,若过快地停止呼吸机的使用,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肌疲劳的现象。
24排痰和湿化护理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都普遍呼吸困难,导致出现咳痰、咳血等症状,由此导致的窒息是重症呼吸衰竭的重要病死原因。加强排痰和湿化护理,要帮助患者进行体位更换和排痰,叮嘱其多饮水,采用雾化吸入药物和机械排痰等帮助患者进行排痰,保证气管畅通;进行健康教育,要求患者通过正确的体位和深呼吸等运动,进行排痰。
25心理护理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由于长期处于患者状态,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容易出现悲观、消极、封闭和暴躁等不良情绪,影响治疗和护理的正常进行。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病人的疑问进行及时详细的解答;对患者讲解病情治疗的和研究的最新情况,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对不同时期患者容易出现的心理情绪进行疏导,多进行语言交流和情感沟通,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3讨论
本院通过回顾性分析和总结5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体会到:50例患者中好转出院44例,由于病情过重死亡6例,未出现因护理不当引起的护患纠纷和医疗事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针对危险因素的护理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参考文献
[1]陈泽芬,陈绍会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护理问题分析与干预对策[J]重庆医学,2010,39(6):758-759
[2]黄松琴,李红艳,丁勇呼吸机操作相关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1(6):93-94
[3]李群英,张伟玲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护理[J]现代医院,2010,7(1):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