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海报设计中,材料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使人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体会海报设计的信息,从而更加深刻地传达出设计师所需要表达的特殊意义。从某种局限的层面上看来,现代海报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材料表现的设计。
在海报设计长远的发展历史中,材料作为一种独特的视觉艺术语言,给海报设计也带来了焕然一新的面貌。在海报设计中,材料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使人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体会海报设计的信息,从而更加深刻地传达出设计师所需要表达的特殊意义。从某种局限的层面上看来,现代海报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材料表现的设计。而布作为一种表现材料在海报的表现手段中有着重要地位。
通常我们可以知道,男性与女性所用布料是有差别的,男性衣物所使用的布料材质以棉、麻、呢绒为主,颜色以黑白灰、藏青色为主要色,图案为简单的几何形或是暗雅的印花和布料本身的肌理;女性衣物所使用的布料一般以丝、毛型织物、涤纶、纱等,颜色种类繁多,图案风格多样,有印花、刺绣等多种形式。由于布料的不同,材质、颜色、图案给我们的视觉感受不一样,虽然它只是作用于衣物方面,但布同时具有平面设计的图案性和肌理性,即平面设计的视觉性。布的视觉性研究可以大致分为图案性研究和肌理性研究。
一、布的图案性研究
由于布通常应用于生活中,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布有了各式各样的图案。有抽象的几何图案,各种文字图案,也有写实或是卡通的植物花卉、动物、建筑、自然景色等。这些图案通过设计者的设计排列组合在布料上,使其具有独特的形式美。这里主要通过民间的蓝印花布来说明。
抽象图案
布的印花图案一般多为抽象图案,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抽象是一种不同于科学、数学和逻辑的抽象。艺术抽象得到的仍然是具体的某物,然而它都包含了比现实某物多得多的内容。朗格还认为艺术抽象是对“有意味之形式”的抽象。抽象思维在视觉艺术创作中是普遍而广泛应用的思维形式之一。
抽象几何图案是由点线和各种几何组织而成的图形,蓝印花布由于材料的简朴,不做过多的雕琢与修饰,使它的形式与内容都保持着粗率、质朴的制作痕迹,也恰恰显示出其淳朴天然的趣味。蓝印花布上的几何图案大多比较规则的点和短线有规律的排列,或几个一组构成对称、规整的形块,或连成规则的直线、曲线和面,具有整齐美、秩序美,体现了其特有的韵律美。利用反复与一致取得装饰的效果,形成既有变化又有节奏,平中寓奇的美感。
具象图案
蓝布印花的具象图案造型相对于抽象图案要丰富复杂的多,点的排列,组织不仅要表现出物体的形象特征,因形设点,而且要注意形式上的美感。
以作品(图1)为例,这幅作品是曹舒天的写意画,有作者将其画中布改为现实中的布而做了关于家的海报,运用了水墨画与蓝印花布两种材料相结合的手法。水墨是虚,蓝印花布是实,虚实结合,将家这一概念具象化。海报中的蓝印花布的图案为植物纹和动物纹,也有少许的几何图案复杂而有序的排列组合。海报中蓝印花布的图案无论是组成了动物纹,还是植物纹,都是作为一个点有序的排列在一个形状之内。即能知觉出面的效果,根据密度的不同,可以产生明度不一的面。点的视觉高潮在于一定形体的配合,成为类似于休止符的效果。如海报中小花的图案,它在整个作品中克服图底翻转,图形对比过激的问题。由于蓝印花布在中国是非常普通的生活用布,大多数人家里都会存在蓝印花布相关物件,这里运用平时大家常见的蓝印花布,更能直接将家的形象真实的反映出来,勾起人们对家的思念,使人感受更加真切。
二、布的肌理性研究
在海报中,布的肌理性十分重要,各种质感的布料都蕴含了一定的形式美感,如果选材得当,既能有力的表现主题,又能起到强有力的烘托作用。纵观之,柔软型面料一般较为轻薄、悬垂感好,造型线条光滑,如丝绸、麻纱等面料多见松散型和褶裥效果,表现出的线条具有流动感,在设计中常用来体现作品的柔美自然舒展;挺爽型面料线条清晰有体量感,例如表现简洁、亲切、粗狂的主题常用棉布、涤棉布、灯芯绒、亚麻布和各种中厚型的毛料和化纤织物等,使人具有亲切自然、返璞归真的感觉;运用半光泽,光泽的面料,缎纹结构的织物,如丝绸,那种闪动的光感,产生一种华丽耀眼的强烈视觉效果,使画面呈现一种浪漫的情调,让人心情愉悦;厚重型面料能产生稳定的造型效果,其面料具有扩张感,不宜过多采用褶裥和堆积;透明型面料质地轻薄而通透,具有优雅而神秘的艺术效果,包括棉、丝、化纤织物等。
这些都是布的本身肌理和质感带给人的联想和想象,以便能引起观者的广泛注意和兴趣,由于面料的肌理十分丰富,在海报中,布作为表现材料,要设定一个肌理的“基调”,从而注重作品的整体感。不应过分使用各种肌理的面料,以免使作品显得紊乱,缺乏条理感、韵律感,肌理也就失去了本身的美感,影响海报内容的阐述。
以图2海报“三生万物”为例,这张海报是一个由不同大小肌理布料缝合成的阿拉伯数字3。“3”在道学里即“三生万物”的寓意。看似对立相悖的双方,却交融相補产生新的个体。作品将这些大小、颜色、肌理不同的布料通过缝合拼接的手法组合起来,其中有的布料做了毛边、重叠的肌理效果,加之一些面料本身的印花纹样,会使画面的肌理效果更加丰富,表现出即使不同个体也可以通过一定手法均匀和谐形成一个新的个体,从而展现道学中“三生万物”的核心。
在海报中,布作为一种表现材料,设计元素,本身包含独特的意义,虽然不能替代其他表现材料的语言,但也不会被其他表现材料的语言代替,通过布的图案,肌理来增强海报的艺术表现力。但不能为图案而图案、为肌理而肌理,从而缺少情感表现,那样就把目的和手段本末倒置了。运用布作为海报表现材料,要与海报所表现的主题和情调相吻合,根据一定的形式美原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个性化的创作,将表现材料的图案性与肌理性作为平面设计的视觉传达途径。
在海报设计长远的发展历史中,材料作为一种独特的视觉艺术语言,给海报设计也带来了焕然一新的面貌。在海报设计中,材料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使人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体会海报设计的信息,从而更加深刻地传达出设计师所需要表达的特殊意义。从某种局限的层面上看来,现代海报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材料表现的设计。而布作为一种表现材料在海报的表现手段中有着重要地位。
通常我们可以知道,男性与女性所用布料是有差别的,男性衣物所使用的布料材质以棉、麻、呢绒为主,颜色以黑白灰、藏青色为主要色,图案为简单的几何形或是暗雅的印花和布料本身的肌理;女性衣物所使用的布料一般以丝、毛型织物、涤纶、纱等,颜色种类繁多,图案风格多样,有印花、刺绣等多种形式。由于布料的不同,材质、颜色、图案给我们的视觉感受不一样,虽然它只是作用于衣物方面,但布同时具有平面设计的图案性和肌理性,即平面设计的视觉性。布的视觉性研究可以大致分为图案性研究和肌理性研究。
一、布的图案性研究
由于布通常应用于生活中,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布有了各式各样的图案。有抽象的几何图案,各种文字图案,也有写实或是卡通的植物花卉、动物、建筑、自然景色等。这些图案通过设计者的设计排列组合在布料上,使其具有独特的形式美。这里主要通过民间的蓝印花布来说明。
抽象图案
布的印花图案一般多为抽象图案,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抽象是一种不同于科学、数学和逻辑的抽象。艺术抽象得到的仍然是具体的某物,然而它都包含了比现实某物多得多的内容。朗格还认为艺术抽象是对“有意味之形式”的抽象。抽象思维在视觉艺术创作中是普遍而广泛应用的思维形式之一。
抽象几何图案是由点线和各种几何组织而成的图形,蓝印花布由于材料的简朴,不做过多的雕琢与修饰,使它的形式与内容都保持着粗率、质朴的制作痕迹,也恰恰显示出其淳朴天然的趣味。蓝印花布上的几何图案大多比较规则的点和短线有规律的排列,或几个一组构成对称、规整的形块,或连成规则的直线、曲线和面,具有整齐美、秩序美,体现了其特有的韵律美。利用反复与一致取得装饰的效果,形成既有变化又有节奏,平中寓奇的美感。
具象图案
蓝布印花的具象图案造型相对于抽象图案要丰富复杂的多,点的排列,组织不仅要表现出物体的形象特征,因形设点,而且要注意形式上的美感。
以作品(图1)为例,这幅作品是曹舒天的写意画,有作者将其画中布改为现实中的布而做了关于家的海报,运用了水墨画与蓝印花布两种材料相结合的手法。水墨是虚,蓝印花布是实,虚实结合,将家这一概念具象化。海报中的蓝印花布的图案为植物纹和动物纹,也有少许的几何图案复杂而有序的排列组合。海报中蓝印花布的图案无论是组成了动物纹,还是植物纹,都是作为一个点有序的排列在一个形状之内。即能知觉出面的效果,根据密度的不同,可以产生明度不一的面。点的视觉高潮在于一定形体的配合,成为类似于休止符的效果。如海报中小花的图案,它在整个作品中克服图底翻转,图形对比过激的问题。由于蓝印花布在中国是非常普通的生活用布,大多数人家里都会存在蓝印花布相关物件,这里运用平时大家常见的蓝印花布,更能直接将家的形象真实的反映出来,勾起人们对家的思念,使人感受更加真切。
二、布的肌理性研究
在海报中,布的肌理性十分重要,各种质感的布料都蕴含了一定的形式美感,如果选材得当,既能有力的表现主题,又能起到强有力的烘托作用。纵观之,柔软型面料一般较为轻薄、悬垂感好,造型线条光滑,如丝绸、麻纱等面料多见松散型和褶裥效果,表现出的线条具有流动感,在设计中常用来体现作品的柔美自然舒展;挺爽型面料线条清晰有体量感,例如表现简洁、亲切、粗狂的主题常用棉布、涤棉布、灯芯绒、亚麻布和各种中厚型的毛料和化纤织物等,使人具有亲切自然、返璞归真的感觉;运用半光泽,光泽的面料,缎纹结构的织物,如丝绸,那种闪动的光感,产生一种华丽耀眼的强烈视觉效果,使画面呈现一种浪漫的情调,让人心情愉悦;厚重型面料能产生稳定的造型效果,其面料具有扩张感,不宜过多采用褶裥和堆积;透明型面料质地轻薄而通透,具有优雅而神秘的艺术效果,包括棉、丝、化纤织物等。
这些都是布的本身肌理和质感带给人的联想和想象,以便能引起观者的广泛注意和兴趣,由于面料的肌理十分丰富,在海报中,布作为表现材料,要设定一个肌理的“基调”,从而注重作品的整体感。不应过分使用各种肌理的面料,以免使作品显得紊乱,缺乏条理感、韵律感,肌理也就失去了本身的美感,影响海报内容的阐述。
以图2海报“三生万物”为例,这张海报是一个由不同大小肌理布料缝合成的阿拉伯数字3。“3”在道学里即“三生万物”的寓意。看似对立相悖的双方,却交融相補产生新的个体。作品将这些大小、颜色、肌理不同的布料通过缝合拼接的手法组合起来,其中有的布料做了毛边、重叠的肌理效果,加之一些面料本身的印花纹样,会使画面的肌理效果更加丰富,表现出即使不同个体也可以通过一定手法均匀和谐形成一个新的个体,从而展现道学中“三生万物”的核心。
在海报中,布作为一种表现材料,设计元素,本身包含独特的意义,虽然不能替代其他表现材料的语言,但也不会被其他表现材料的语言代替,通过布的图案,肌理来增强海报的艺术表现力。但不能为图案而图案、为肌理而肌理,从而缺少情感表现,那样就把目的和手段本末倒置了。运用布作为海报表现材料,要与海报所表现的主题和情调相吻合,根据一定的形式美原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个性化的创作,将表现材料的图案性与肌理性作为平面设计的视觉传达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