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安奈德后部眼球筋膜下注射与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对比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italmachin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曲安奈德后部眼球筋膜下注射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临床确诊的NAION 60例(60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30眼)曲安奈德20 mg后部眼球筋膜下注射;B组30例(30眼)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均为15天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后视力、视盘水肿情况及视野。

结果

治疗后15天,两组视力、视野及视盘水肿情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后部眼球筋膜下注射组有视野检查15眼中治疗后好转14眼(93.33%),1眼无变化(6.67%)。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组有视野检查记录的15眼中治疗后视野好转12眼(83.33%),3眼无变化(16.67%)。

结论

曲安奈德与雷珠单抗治疗NAION有同等的疗效。曲安奈德在经济学方面及安全方面优于雷珠单抗组。

其他文献
胰腺内分泌肿瘤(PET)是一类少见的胰腺肿瘤,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行手术治疗并病理确诊的23例PE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胰岛素瘤10例,胃泌素瘤2例,无功能性PET 11例;良性16例,恶性5例。B超、CT、MRI及EUS等影像学检查的胰腺占位性病变发现率分别为60.9%、78.3%、76.9%、100%。术后发生胰瘘5例、急性胰腺炎1例,均经非手术治愈。获随访的16例良性PE
目的比较地氟烷(Desflurane)和丙泊酚(Propofol)用于老年患者白内障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情况、术毕苏醒时间和苏醒质量。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集老年白内障60例,依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地氟烷组(D组)与丙泊酚组(P组),每组30例。D组予吸入地氟烷维持麻醉;P组静脉丙泊酚,使麻醉深度指数维持在40~55,两组效果对比。结果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
1例37岁男性因腰背部疼痛给予尼美舒利100 mg口服、2次/d。用药前PLT 155×109/L。用药第4天患者双臂和双腿出现针尖样出血点,压之不褪色,自行停药。第5天复查PLT降至3×109/L。给予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和甲泼尼龙冲击治疗。3 d后复查,PLT升至108×109/L,双臂和双腿的出血点减少。1个月后复查,PLT 125×109/L,出血点全部消退。
目的比较血清胃蛋白酶原(PG)在不同胃疾病中的水平,探讨其诊断胃部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已行胃镜检查的患者214例,按胃镜病理诊断结果分为非萎缩性胃炎组(70例)、萎缩性胃炎组(86例)、胃癌组(58例)。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患者空腹血清PG Ⅰ和PG Ⅱ,并计算PG Ⅰ与PG Ⅱ比值(PGR)。结果胃癌组PG Ⅰ明显高于萎缩性胃炎组[(78.41 ± 55.42) μg/L比(53.10 ± 3
浆液性囊腺瘤(SCN)多为良性,而黏液性囊腺瘤(MCN)具有恶性潜能,二者治疗方案及预后存在较大差异,准确的鉴别诊断常需行内镜超声引导下的囊肿穿刺。超声检查无创、操作简单、肿瘤检出率高。虽然SCN与MCN的超声图在病灶部位、边界、形态、大小、囊壁特征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病灶内的囊腔数、囊壁钙化、结节以及血流信号可作为MCN与SCN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主要鉴别点。
1例24岁男性患者因病毒性脑膜脑炎给予阿昔洛韦(0.5 g静脉滴注、3次/d)、醒脑静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甘露醇注射液(250 ml快速静脉滴注、3次/d)、磷酸肌酸钠(1 g静脉滴注、1次/d)、胰岛素注射液(6 U+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氯化钾注射液10 ml静脉滴注、1次/d)、血栓通注射液(500 mg静脉滴注、1次/d)、甲钴胺注射液(2 ml静脉滴注、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