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火锅先“荤”后“素”?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sk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冷的冬季到来,火锅就成了人们的最爱,吃罢大汗淋漓是无穷的畅快和舒适。火锅美味,但需要科学食之。
  食材要讲究
  1.锅底料
  常见的火锅底料主要有4种,分别是麻辣火锅、海鲜火锅、菌类火锅、清汤火锅。
  麻辣火锅的特点是口味重、刺激性强,有口腔疾病、肠胃功能弱或是患有痔疮等人群最好少吃。
  海鲜火锅的特点是味道鲜美,但含嘌呤高,不建议痛风患者食用;如果有皮肤疾病,比如过敏、湿疹等情况,也不要吃。
  菌类火锅的特点是味道好,食用的人群范围很广,老人和孩子都可以,但也含有一定的嘌呤,所以和海鲜锅一样,不建议痛风患者吃。
  清汤火锅的特点是清淡,老少皆宜。
  2.涮锅菜
  吃火锅,大家一致先点的几乎都是肉类,如肥牛卷、肥羊卷等,其实蔬菜也是必点项。因为蔬菜能提供各种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这些成分能有效减少脂肪的吸收,促进肠道中的废物排出。
  3.主食
  主食往往是大家最不重视的一块儿。建议大家选择水饺或杂粮面等非油煎、非油炸类的主食,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能量过高且消化不良等情况。当然如果在火锅中涮了土豆、粉丝等含淀粉丰富的食物,就完全可以忽略主食了。
  4.饮料
  吃火锅时不建议喝各种酒类,包括啤酒。因为酒精会刺激胃肠道,使得胃肠道有很大的消化吸收负担。最好选择现榨的果汁、蔬菜汁、酸奶等饮料,可以及时补充水分而不会引起消化不良。

  顺序要注意
  首先有些人喜欢饭前喝汤,建议喝菌汤或清汤,当然喝几口酸奶也是不错的。
  其次吃含淀粉类的食物。吃几口主食或是先涮几块土豆或红薯,然后再涮蔬菜,最后涮肉类。这样才能合理利用食物的营养成分,减少胃肠负担,从而达到健康饮食的目的。
  再次吃蔬菜和菌藻类食物。绿叶菜中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镁、钾、膳食纤维等营养素;而菌藻类食物则含多糖类物质,可以抑制胆固醇和防便秘,还有很强的饱腹感,可以有效控制能量的摄入。
  最后涮肉。前面吃了主食、蔬菜,肚子几乎快饱了,自然吃肉也会减少,摄入的能量也不会太多。
  提示需谨记
  1.不吃烫食。火锅浓汤的温度可高达120℃,若急于将火锅中的食物放入嘴里,可能会将口腔黏膜烫出小泡,甚至脱皮。如果经常吃烫食会诱发食道癌变。
  2.吃饭时间不要太长。原因有三:其一是长时间进食会使胃肠超负荷工作而导致紊乱,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其二涮火锅时间越长,产生的亚硝酸盐就越多,对人体健康不利;其三食物营养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下降,这主要是由于长时间高温破坏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3.不要喝冷饮。很多人都喜欢边吃着热腾腾的火锅,边喝着冰镇的啤酒或饮料;还有的餐馆为了表现人性化,会在餐后送一支雪糕,这些“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导致腹痛。
  4.不贪涮锅汤。不要喝涮完肉的火锅汤,这是因为肉中所含的嘌呤很高,而且嘌呤易溶于水,浓汤中嘌呤含量很高,对于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患者来讲,是非常危险的。
其他文献
自从国家实行“退耕还林”政策以来,大家都对生态平衡有了一定的了解。  不过,人体内的“生态平衡”,却不一定为大家所知,更不用说它对健康的重要性了。  体内也有“生态平衡”  自然界中生态平衡的关键是林木,而人体内生态平衡的关键是细菌。  众所周知,人体肠道是细菌的大本营,生长繁殖着多种细菌,就其分布范围和数量看,从小肠上段往下逐渐增多,进入结肠,细菌成100万倍飙升,一直到直肠段,细菌浓度居高不下
《家庭医药》是我最喜欢的杂志之一,我按杂志上的讲解为老伴选药,使她的健康状况大大改善。  老伴今年77岁,患冠心病15年。多年来,她都是靠扩张冠脉血管的药物来预防和救治心绞痛。我认为扩张冠脉血管是治标不治本,如果有一种药能直接或间接解决冠脉血管变狭窄的问题,冠心病才能根治。  巧的是,《家庭医药》2012年第9期刊登了《芳香温通法防治冠心病》一文,文章指出,麝香保心丸有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
痤疮俗称粉刺、青春痘。主要发生于颜面,亦可见于胸背部、臀部,多发生于青少年,有的可持续到30岁以后。多因毛囊堵塞,皮脂腺排泄不畅而发病。初起时在毛囊处出现芝麻至绿豆大、周围略潮红,挤压时有白色或淡黄色脂样物渗出。由于有微痛微痒痛,有的人常自行挤压,有时会导致意外发生。  人的面部,由眉心和嘴唇两边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医学上叫“危险三角”。由于这三角区内的血管没有瓣膜,痤疮被挤破后,脓毒与细菌(多为
文中计算模型选用某型燃气轮机涡轮的第一列动叶,通过中心差分格式对叶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在前缘、尾缘、吸力面、压力面以及压力面上端壁附近开设冷气孔,在下端壁前缘
古人认为,“酒乃百药之长”,药酒将中药与酒“溶”于一体,“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药效,滋补身体。在坊间,不少人都以为,药酒进补只能用于冬令寒冷之时,以温肠胃、御风寒。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春季其实也是饮用药酒的佳季。随着春季阳气不断升发,自然界万物源源生化,人体的代谢功能状态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此时,若能适当喝点药酒,不仅可促进气血运行,还能起到很好的养生防病功效。  药酒不是泡得越久
穿高跟鞋旅游肯定不合适,可有人觉得旅游鞋穿脱不便,易生湿气,因此不愿穿,并认为平底鞋最舒服。其实,没跟的鞋并不适合走长路。  日常走路、在办公室穿平底鞋比较舒服。但外出旅游,不可避免地会比平时走路更多。一般人走路都是脚跟先着地,会使脚跟产生压力,虽然平底鞋内加了软鞋垫,但仍不足以减缓这些压力。如果穿平底鞋连续走路,休息不够,会不断冲击脚跟,形成重复性压力,这样会使脚跟的阿基氏盘腱(位于足踝后的跟骨
据西班牙《国家报》报道,拥抱对于老年人不仅仅是礼仪行为,还有利于健康。专家称,拥抱时动用了多个感觉器官,视觉、触觉、手臂的运动都能激活大脑的兴奋细胞,最明显的是降低
生活中,有不少人会用菜汤拌饭吃,这些人大都认为很多营养都在菜汤中,倒掉浪费。这种习惯究竟是好是坏呢?  一方面,菜汤中的确含有不少营养素,因为炒菜的过程使得菜肴中的一部分水溶性维生素、矿物质和少量的生物活性物质溶解到了汤中,例如炒绿叶菜时,维生素C、维生素B会部分溶出,而且菜汤里的油脂还会促进部分脂溶性维生素如胡萝卜素、维生素K等的溶出。从这个角度讲,这菜汤的确不该浪费。  但另一方面,许多菜肴的
俗话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寒冷天气下人们容易进食更多的食物,尤其是主食。但对于一些不爱运动的人来说,主食吃得过多,会造成能量过剩,可能导致脂肪堆积,其结果就是体重增加和肥胖。因此,对很多人来说,冬天如何吃主食就成了一个问题!  主食是不可或缺的  谷类、薯类及杂豆类都属于主食的范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成人每天摄入250~400克。在我国的膳食结构中,主食是供给能量最主要的来源,同时还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