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北大读技校”诠释职业教育价值

来源 :教育与职业(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eng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当兴趣指向的是“上北大”与“读技校”的选择分野时,绝大多数人仍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北大。身为2008年青海高考理科前5名,周浩当年为了遵父母命选择北大,如今为了个人志趣转学技校,这样的案例放在国家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无疑具有多重的意义。当然,我们绝不可以就此得出“北大不如技校”的推论,只不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興趣,选择上技校并不丢脸,相反,同样可以大有作为。
  周浩“弃北大读技校”的个案,也许不应该被过度阐释,但这足以说明,并非每个优秀的学生都适合或者说都喜欢传统的学历教育——有人向往着将来做一个学者或者科学家,搞科研、做学问,也有人希望将来做一个优秀的工程师或者技工,喜欢动手操作、钻研技术,憧憬着从实用的层面改变世界。这两者之间,并没有高低与优劣之分,只有兴趣与个性不同。
  在这方面,德国无疑是最好的例证,那儿既有伟大的学者与科学家,更有大批优秀的产业工人,让“德国制造”成为品质的保证,成为德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与其他国家比较,德国的职业教育地位最高,在整个教育中的比重最大。据统计,德国大学毕业生占同龄人的比例仅为20%,将近80%的年轻人接受的是职业教育,并以此走上工作岗位。德国目前有各种职业学校9000多所,专业达360多个。学校专业培训结合企业实训的双元制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
  反观我们,长期以来都更加重视学历教育而轻视职业教育,但说实话,这也许正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关键原因所在。一方面,企业喟叹大学教育质量不高,另一方面,大学生抱怨“读书无用”;这里面既有市场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矛盾,也有个人志趣与教育供给的矛盾。殊不知,通过优良的职业教育,一样可以获得良好的职业和体面的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在门户网站的网友调查中,绝大多数网友对周浩“弃北大读技校”的选择,表示了理解和尊重。公众对于周浩“弃北大读技校”的支持,说明社会将职业教育看成“断头教育”“次品教育”的传统偏见正在减少,择校的观念和就业的观念正在转变,高级蓝领同样受人尊重。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用地安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电力工程建设中配电网架空线路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任务,配电网架空线路和整个电力项目息息相关。但是在实际进行配
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校)长负责制”,是陕西当前民办高校较为通行的内部法人治理模式。能否坚持并完善这一法人治理制度,不仅关系到民办高校能否进行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也关系
水力射流深穿透射孔工艺及增产机理与常规射孔有很大差异,影响产能的因素更加复杂。基于势叠加原理和微元线汇渗流理论,考虑各射孔孔眼之间流动干扰作用、射孔段变质量不规则
随着新时代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急剧增多,其质量安全成为了社会大众高度重视的话题,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行业的后续发展。企业家们想要在行业内长足稳定的发展,则必
在对石油射孔枪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射孔枪结构设计参数盲孔处最大应力与盲孔深度、盲孔直径的全局性映射关系,获得遗传算法求解结构优化问题所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