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伦理建设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影响,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必须将企业伦理建设纳入进去,企业生存与发展过程必须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企业伦理建设。
【关键词】企业伦理;可持续发展;伦理目标;全球化
1.引言
企业伦理观念最初始于1970年代的美国[1],随着工业化浪潮的快速推进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世界工业发达国家涌现出大量的有关环境、资源、污染、生态等全球问题,由此使得人们普遍开始思考企业组织在为人类社会提供各种福利的同时,也在为人类社会带来灾难性的难题。此后,工业化后期发达国家出现大量的企业破产倒闭现象,特别是美国安然、安信达和中国银广夏等公司曝出来的一系列财务丑闻,严重影响到了全球产业界,使得人们开始认识到全面加深对企业伦理的研究成为必要[2]。时至今日,随着时代的推进和社会的进步,理论界和业界都开始大量展开对企业伦理的相关研究,企业伦理也成为全球企业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2.企业伦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
企业伦理是企业处理企业与社会、顾客、员工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主要是从道德规范的角度来思考企业的一切行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办事,认为企业的经营行为必须符合人类社会自身发展利益[3]。因此,企业伦理从一开始便引起诸多学者的争议。按照企业伦理的观点,企业的经营目标与经营伦理之间必然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从传统的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企业是一个营利性组织,主要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因此,企业组织没有必要过多地考虑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因为企业组织一旦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则会影响企业的自身行为以及发展。特别是在当今动态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市场信息瞬息万变,利润与企业命运休戚相关,成为关系每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一些为了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往往不惜采取假冒仿制、欺诈行骗、商业贿赂、行业垄断等各种非法途径和不正当行为,扰乱市场秩序。也正是由于无视伦理准则,违反法律法规,不讲公众意识,许多企业不仅失去了公众的信任,也使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如我国三鹿集团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因为毒奶粉事件最后导致破产,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企业伦理在企业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建立了一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融合、和谐的协调关系,那些违法经营和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污染的企业已经很难在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下去。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产业规模的扩大,人们的经济收入得到极大提高,经济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夯实,在产业选择上往往会优先考虑那些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良好的企业,而经济效益反而成为次要的考虑因素。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而牺牲长期的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是得不偿失的亏本生意。
对于企业伦理问题的认识西方发达国家比我国要早,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美国、西欧、日本等一些先进企业就认识到企业的竞争绝不纯粹限于与竞争对手之间的赤裸裸的斗争,打败企业的还有许多事关伦理与道德方面的问题[4]。因此,西方很多企业在上世纪末期就改变了传统的旧有经营观念,将企业定位在追求利润与推动良性的社会变迁上,并且开始在在组织内部建立起严格的伦理制度和监管制度,以使企业长久地生存下去。因此,伦理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石,企业拥有伦理观念,就可以同时拥抱利润与灵魂。特别是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传统的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目标的思维方式逐渐淘汰,如果企业只顾追求自身利益而不考虑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企业的经营活动必将无法为社会所容纳和接受,企业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社会,企业伦理观体现了企业组织在经营活动中对人与社会要素的重视这一理念,企业的一切经营行为只有在伦理观的指导下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3.企业伦理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企业伦理是企业正确认识和处理它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等责任主体之间在角色、功能、责任与义务等方面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基本法则[5]。企业作为一级生产经营单位,在为社会提供商品与服务的过程中除了能够产生下面的影响以外,还会产生一些消极的负面的影响。这种要求企业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企业伦理以其特有的道德功能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作为一个追求利润的营利性组织,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讲求社会效益,必须完成社会赋予它的使命。企业伦理可以使企业员工能够明确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企业必须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提升自身经济效益,同时不能将这一目标建立在对其他利益群体的损害上,企业不仅要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还必须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履行一定的社会义务,不能违反尊重人的尊严、人格及各种基本权利的伦理原则,从而使企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提高企业整体绩效。二是可以提升企业员工的道德素质。企业伦理可以使企业员工明确善恶与是非观念,增加员工的道德水准,从行为上规范各种不正确的企业行为和经济活动,有助于企业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三是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没有企业伦理的软约束,企业精神也无法发扬光大,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无法得到加强,最终将妨碍企业可持续发展,甚至将企业引上歧路,加速企业的灭亡。四是企业伦理可以增加企业的凝聚力。企业伦理有助于协调处理好企业内部投资者、经营者与劳动者各方关系,化解企业内部各种矛盾,确保企业在进行利润分配过程中恰当地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不会因为欠缺对某一利益方的考虑或侵犯到某一利益方而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发展。因为现代企业管理中对利益的分配不仅仅存在从技术方面的大小比例原则,还有伦理道德方面的公正合理原则。五是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企业伦理与企业管理者自身的道德素质息息相关,自身素质高的企业管理者,往往能赢得员工人信任,也容易产生感召力,既能自身的威信,也能给员工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提升员工的忠诚度。特别是在人机配合紧密的当今社会,人与机器的关系问题成为影响企业伦理的一个重要问题,把人当成机器加以管理,将忽视人所具有的特殊性。将人与机器区别开来加以管理,将有违人机体系所具有的运动规律。如何按照伦理原则把人与机器合理区分开来 4.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企业伦理建设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企业伦理建设,成功的企业必须加强企业伦理建设。企业伦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加强企业伦理建设得以实现[6]。企业管理者必须正确认识到企业伦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从企业内部和外部同时入手做好企业伦理建设。
(1)领导重视,企业高层必须亲自推动企业伦理建设。企业伦理往往是企业道德行为的化身,企业伦理的形成往往与企业的创立者或核心管理者的思想息息相关,因此,高层领导对企业伦理的重视往往成为企业伦理建设的关键所在。企业管理者要赋予企业生命必须加强企业伦理建设做到以文化人,向企业所有员工灌输一种共同承担社会责任的使命感,让全体员工从内心领会到加强企业伦理建设的重要性,并且体会到遵守企业伦理的积极意义。企业也要敢于承诺,勇于从行动上为自己所倡导的价值观念而努力。如果企业能够充分认识并致力于企业伦理建设,企业的社会认同度和品牌形象将大大提升,企业得到的回报也会“水涨船高”。
(2)注重积累,企业必须加强对员工进行日常的企业伦理教育。员工对企业伦理的认识不是短时期能够形成的,因此,注重对员工平常的企业伦理教育十分重要。发达国家不少跨国公司经常邀请伦理学家对员工进行教育训练,目的就在于帮助员工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在员工的日常行为中注入强大的伦理意识,希望员工能够提升自己对身边的人与物的伦理敏感度,防止出现道德沦陷的现象。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员工进行有关企业伦理的日常教育,培养他们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态度,使员工具有一种内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统筹兼顾,实现企业经济目标与伦理的统一。追求经济利益是企业存在的基石,但企业伦理强调企业的生存并不仅仅在于追求经济价值,还必须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不能损害他人利益。这说明企业的经济目标往往必须服从于社会目标,还必须受到伦理目标的调节和制约。企业的行为不仅不能违背经济规则,更不能违背伦理规则。违背经济规则和违背伦理规则都将受到社会的惩罚。企业在制订经济目标的同时必须制订伦理目标,只有实现经济目标与伦理目标的统一,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为企业的生存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手段,企业价值的实现才是企业永久的追求。
(4)强化执行,制定并推动企业伦理的发展。企业伦理是企业文化与行为的具体反映,可以为企业生存与发展指明方向,其所规范的内容除了包含企业自身、利益相关者、员工、顾客、股东、政府、社会等以外,还包含企业的经营理念与价值追求。企业必须制订相应的伦理守则,严格要求决策过程中必须贯彻伦理守则,并通过奖惩制度强化员工的伦理意识和营造良好的伦理环境,对破坏伦理守则的个人与行为予以惩罚,使伦理观念深入每一个员工的内心。
5.结束语
现代企业的建立与完善既要讲求经济效益上的追求,又要讲求技术上的创新,还要讲求伦理上的文明进步。企业伦理应当成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重要构件,企业也应将伦理规范视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必不可少的部分。在现代社会中,企业伦理是企业一种极其宝贵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对短期的经济行为还是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企业必须把企业伦理纳入到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然而,结合现实来看,企业伦理问题目前并没有引起我国大多数企业的重视,近几年来我国企业界出现的大量丑闻说明,我国仍然有不少企业在决策管理中没有将企业伦理纳入视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仍然不在企业伦理的约束与调控之内,不少企业经营者把企业伦理视为游离于经济建设之外的可有可无的东西,甚至认为这是国家和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强加于企业的一种外在行为,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观点。
参考文献:
[1]刘英为,刘可风.西方企业伦理决策研究的新动态[J].伦理学研究,2014(4):24-25.
[2]企业伦理对员工情感承诺与工作满意度影响的机制研究[J].兰州学刊,2014(7):36-37.
[3]孙丰云.道德运气视阈下的企业伦理问题研究[J].道德与文明,2013(2):41-42.
[4]杜海燕.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J].社会科学战线,2012(6):15-16.
[5]候亚丁.跨文化企业伦理状态形成与管理战略[J].科技管理研究,2012(12):56-57.
[6]李萍.企业社会责任正当性追问[J].学习与探索,2012(11):12-13.
作者简介:
史晓斌(1970-),男,湖南常德人,汉族,硕士,湖南警察学院基础课部副教授,主要从事科技哲学和逻辑学研究。
【关键词】企业伦理;可持续发展;伦理目标;全球化
1.引言
企业伦理观念最初始于1970年代的美国[1],随着工业化浪潮的快速推进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世界工业发达国家涌现出大量的有关环境、资源、污染、生态等全球问题,由此使得人们普遍开始思考企业组织在为人类社会提供各种福利的同时,也在为人类社会带来灾难性的难题。此后,工业化后期发达国家出现大量的企业破产倒闭现象,特别是美国安然、安信达和中国银广夏等公司曝出来的一系列财务丑闻,严重影响到了全球产业界,使得人们开始认识到全面加深对企业伦理的研究成为必要[2]。时至今日,随着时代的推进和社会的进步,理论界和业界都开始大量展开对企业伦理的相关研究,企业伦理也成为全球企业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2.企业伦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
企业伦理是企业处理企业与社会、顾客、员工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主要是从道德规范的角度来思考企业的一切行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办事,认为企业的经营行为必须符合人类社会自身发展利益[3]。因此,企业伦理从一开始便引起诸多学者的争议。按照企业伦理的观点,企业的经营目标与经营伦理之间必然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从传统的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企业是一个营利性组织,主要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因此,企业组织没有必要过多地考虑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因为企业组织一旦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则会影响企业的自身行为以及发展。特别是在当今动态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市场信息瞬息万变,利润与企业命运休戚相关,成为关系每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一些为了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往往不惜采取假冒仿制、欺诈行骗、商业贿赂、行业垄断等各种非法途径和不正当行为,扰乱市场秩序。也正是由于无视伦理准则,违反法律法规,不讲公众意识,许多企业不仅失去了公众的信任,也使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如我国三鹿集团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因为毒奶粉事件最后导致破产,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企业伦理在企业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建立了一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融合、和谐的协调关系,那些违法经营和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污染的企业已经很难在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下去。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产业规模的扩大,人们的经济收入得到极大提高,经济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夯实,在产业选择上往往会优先考虑那些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良好的企业,而经济效益反而成为次要的考虑因素。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而牺牲长期的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是得不偿失的亏本生意。
对于企业伦理问题的认识西方发达国家比我国要早,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美国、西欧、日本等一些先进企业就认识到企业的竞争绝不纯粹限于与竞争对手之间的赤裸裸的斗争,打败企业的还有许多事关伦理与道德方面的问题[4]。因此,西方很多企业在上世纪末期就改变了传统的旧有经营观念,将企业定位在追求利润与推动良性的社会变迁上,并且开始在在组织内部建立起严格的伦理制度和监管制度,以使企业长久地生存下去。因此,伦理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石,企业拥有伦理观念,就可以同时拥抱利润与灵魂。特别是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传统的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目标的思维方式逐渐淘汰,如果企业只顾追求自身利益而不考虑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企业的经营活动必将无法为社会所容纳和接受,企业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社会,企业伦理观体现了企业组织在经营活动中对人与社会要素的重视这一理念,企业的一切经营行为只有在伦理观的指导下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3.企业伦理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企业伦理是企业正确认识和处理它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等责任主体之间在角色、功能、责任与义务等方面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基本法则[5]。企业作为一级生产经营单位,在为社会提供商品与服务的过程中除了能够产生下面的影响以外,还会产生一些消极的负面的影响。这种要求企业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企业伦理以其特有的道德功能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作为一个追求利润的营利性组织,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讲求社会效益,必须完成社会赋予它的使命。企业伦理可以使企业员工能够明确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企业必须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提升自身经济效益,同时不能将这一目标建立在对其他利益群体的损害上,企业不仅要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还必须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履行一定的社会义务,不能违反尊重人的尊严、人格及各种基本权利的伦理原则,从而使企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提高企业整体绩效。二是可以提升企业员工的道德素质。企业伦理可以使企业员工明确善恶与是非观念,增加员工的道德水准,从行为上规范各种不正确的企业行为和经济活动,有助于企业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三是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没有企业伦理的软约束,企业精神也无法发扬光大,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无法得到加强,最终将妨碍企业可持续发展,甚至将企业引上歧路,加速企业的灭亡。四是企业伦理可以增加企业的凝聚力。企业伦理有助于协调处理好企业内部投资者、经营者与劳动者各方关系,化解企业内部各种矛盾,确保企业在进行利润分配过程中恰当地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不会因为欠缺对某一利益方的考虑或侵犯到某一利益方而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发展。因为现代企业管理中对利益的分配不仅仅存在从技术方面的大小比例原则,还有伦理道德方面的公正合理原则。五是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企业伦理与企业管理者自身的道德素质息息相关,自身素质高的企业管理者,往往能赢得员工人信任,也容易产生感召力,既能自身的威信,也能给员工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提升员工的忠诚度。特别是在人机配合紧密的当今社会,人与机器的关系问题成为影响企业伦理的一个重要问题,把人当成机器加以管理,将忽视人所具有的特殊性。将人与机器区别开来加以管理,将有违人机体系所具有的运动规律。如何按照伦理原则把人与机器合理区分开来 4.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企业伦理建设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企业伦理建设,成功的企业必须加强企业伦理建设。企业伦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加强企业伦理建设得以实现[6]。企业管理者必须正确认识到企业伦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从企业内部和外部同时入手做好企业伦理建设。
(1)领导重视,企业高层必须亲自推动企业伦理建设。企业伦理往往是企业道德行为的化身,企业伦理的形成往往与企业的创立者或核心管理者的思想息息相关,因此,高层领导对企业伦理的重视往往成为企业伦理建设的关键所在。企业管理者要赋予企业生命必须加强企业伦理建设做到以文化人,向企业所有员工灌输一种共同承担社会责任的使命感,让全体员工从内心领会到加强企业伦理建设的重要性,并且体会到遵守企业伦理的积极意义。企业也要敢于承诺,勇于从行动上为自己所倡导的价值观念而努力。如果企业能够充分认识并致力于企业伦理建设,企业的社会认同度和品牌形象将大大提升,企业得到的回报也会“水涨船高”。
(2)注重积累,企业必须加强对员工进行日常的企业伦理教育。员工对企业伦理的认识不是短时期能够形成的,因此,注重对员工平常的企业伦理教育十分重要。发达国家不少跨国公司经常邀请伦理学家对员工进行教育训练,目的就在于帮助员工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在员工的日常行为中注入强大的伦理意识,希望员工能够提升自己对身边的人与物的伦理敏感度,防止出现道德沦陷的现象。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员工进行有关企业伦理的日常教育,培养他们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态度,使员工具有一种内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统筹兼顾,实现企业经济目标与伦理的统一。追求经济利益是企业存在的基石,但企业伦理强调企业的生存并不仅仅在于追求经济价值,还必须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不能损害他人利益。这说明企业的经济目标往往必须服从于社会目标,还必须受到伦理目标的调节和制约。企业的行为不仅不能违背经济规则,更不能违背伦理规则。违背经济规则和违背伦理规则都将受到社会的惩罚。企业在制订经济目标的同时必须制订伦理目标,只有实现经济目标与伦理目标的统一,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为企业的生存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手段,企业价值的实现才是企业永久的追求。
(4)强化执行,制定并推动企业伦理的发展。企业伦理是企业文化与行为的具体反映,可以为企业生存与发展指明方向,其所规范的内容除了包含企业自身、利益相关者、员工、顾客、股东、政府、社会等以外,还包含企业的经营理念与价值追求。企业必须制订相应的伦理守则,严格要求决策过程中必须贯彻伦理守则,并通过奖惩制度强化员工的伦理意识和营造良好的伦理环境,对破坏伦理守则的个人与行为予以惩罚,使伦理观念深入每一个员工的内心。
5.结束语
现代企业的建立与完善既要讲求经济效益上的追求,又要讲求技术上的创新,还要讲求伦理上的文明进步。企业伦理应当成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重要构件,企业也应将伦理规范视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必不可少的部分。在现代社会中,企业伦理是企业一种极其宝贵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对短期的经济行为还是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企业必须把企业伦理纳入到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然而,结合现实来看,企业伦理问题目前并没有引起我国大多数企业的重视,近几年来我国企业界出现的大量丑闻说明,我国仍然有不少企业在决策管理中没有将企业伦理纳入视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仍然不在企业伦理的约束与调控之内,不少企业经营者把企业伦理视为游离于经济建设之外的可有可无的东西,甚至认为这是国家和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强加于企业的一种外在行为,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观点。
参考文献:
[1]刘英为,刘可风.西方企业伦理决策研究的新动态[J].伦理学研究,2014(4):24-25.
[2]企业伦理对员工情感承诺与工作满意度影响的机制研究[J].兰州学刊,2014(7):36-37.
[3]孙丰云.道德运气视阈下的企业伦理问题研究[J].道德与文明,2013(2):41-42.
[4]杜海燕.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J].社会科学战线,2012(6):15-16.
[5]候亚丁.跨文化企业伦理状态形成与管理战略[J].科技管理研究,2012(12):56-57.
[6]李萍.企业社会责任正当性追问[J].学习与探索,2012(11):12-13.
作者简介:
史晓斌(1970-),男,湖南常德人,汉族,硕士,湖南警察学院基础课部副教授,主要从事科技哲学和逻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