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元:背负历史行囊快速前行——评有关中国当代社会生活的三部著作

来源 :社会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clou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正在沸腾!全球的媒体众口同声说这是“中国的世纪”。持续双位数的经济增长、大量基建发展、急速的城市化步伐、农村释放出的大量劳动力、全世界消费中国产品,这一切莫不展现出中国欣欣向荣、一往无前地奋力走向真实和想象的市场的景象。在经济数据和媒体的喧声背后,人类学家关心的是改革的修辞与市场的力量到底在怎样改变晚期社会主义中国老百姓的生活。2003年,韦魁(SueWilliams)的《赤字中国》(ChinaintheRed)首映,呈现了一幅幅鲜活的影像:我们看到有人全身心地投向市场怀抱,也有人困守在缺乏竞争力的国有企业,我们还看到个别不作为的政府机构。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相类,这里的生活夹缠着志得意满、野心勃勃,但也不乏迷惘与悲伤。在中国炽热追求现代性的这个关键时刻,我们不难从.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中体味到人类深沉的悲喜剧。每个人都不能自外于变化的过程。
其他文献
期刊
2005年10月10—12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美国杜克大学三校发展论坛在京召开。此次论坛的宗旨是: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各个民族国家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及相关的发展模式。
期刊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亚洲开发银行资助、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承办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与政策研讨会”2005年11月3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出席会议的人员包括全国政协、有关部委、国际组织、研究机构和地方政府的官员、研究者。以及试点地农民医疗合作社、村干部和社区医生的代表,还有参加“中国新农村建设实践反思与展望研讨会”的山西、吉林、河北、河南、安徽等地农民合作组织的代表。
期刊
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和台湾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合办的首届“行动社会学”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5月4—6日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旨是:在当前中国社会大转型的背景下,打破以往研究陷入的迷思,指出当前中国社会学研究所面对的“真问题”,寻求适合探索转型逻辑的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实现这一学科的学术性及其现实关怀。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out-for-work in a village in Guanzhuang, a natural village in the southeast of Henan province, the author focuses its study of “Nongmingong” on the sending place, and thinks it meaningful in learning of the process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