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等待(2)

来源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s_gig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這世上的孤独/我需要再等待/等待,永久的等待……”
  (引用歌词,引入话题,巧妙而吸人。)
  黄绮珊的这首《等待》是为了等一个人而吟唱。其实,一个人值得等待,人生任何值得拥有的美好,又何尝不值得等待呢?
  (由诗及诗意,由等人及美好,在反问中提出中心论点。)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这曾是被古人所称作的“人生四大美事”。只是,天上不会掉馅饼。这四件美事,哪一件能够随随便便地拥有?美事需要等待!
  (从人生四大美事不能随随便便地拥有,归纳出第一个分论点“美事需要等待”。)
  成功需要等待。
  郑秀妍2000年回国探亲时被韩国SM娱乐公司挖掘成为旗下的练习生。每天迎接她的便是无休无止的训练。尽管如此,她每天还给自己加大训练量。她是公司里练习时间最长的练习生。这一练,便是七年零六个月!当她出道后,那精湛的舞技和优美的歌喉,迅速让她成为万众瞩目的当红歌星。试想,如果没有长时间的等待,郑秀妍能拥有如今的辉煌与灿烂吗?显然不能。
  (先摆出第二个分论点“成功需要等待”,然后通过郑秀妍的具体经历加以论证。结尾句的“试想”,采用假设论述,从反面论证了成功需要等待。)
  偶像值得等待。
  他因主演的首部电影《重返20岁》,荣获2015年第2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男演员奖。2016年6月,因出演古装玄幻剧《择天记》中的陈长生,他受到许许多多观众的热烈追捧。他是谁?他就是“人气偶像之王”鹿晗。可你知道吗?从被发掘成为练习生,整整八年,鹿晗默默无闻。八年的耐心等待,终于等到成为新一代偶像的这一天。谁说偶像不值得等待?
  (先摆出第三个分论点,然后列举鹿晗的事例加以论证。)
  梦想值得等待。
  当2003年写诗成为她生活的重心和精神支撑后,她就矢志不渝。乡亲们不理解这个整天钻在纸堆里的农妇,网上的诗人们也大都高高在上地俯视甚至嘲笑她那从灵魂深处掏出来的诗句。可这一切,并不影响她的等待:她始终坚持写诗。结果,在2014年那个冬天,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里,她的名字就传遍大江南北,在全中国刮起了一阵诗歌的龙卷风。她就是被称作“脑瘫诗人”的余秀华。从2003年到2014年,为了成为一名著名的诗人,她足足等了11年!
  (先摆出第四个分论点,然后列举余秀华的事例加以论证。)
  “总之,岁月漫长,然后值得等待!”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这样说道。让我们再一次铭记:人生任何值得拥有的美好,一定值得等待。因为值得等待,所以等待。因为等待,所以花开。
  (引用村上春树的名言,进而再一次点明中心论点。结尾采用顶真的句式,在回环往复中对中心论点起到了很好的强调作用。)
  【总评】
  升格文与原文相比较,有以下两个显著的特点:
  1.观点鲜明,论点突出。
  升格文在观点上不像原稿那样含含糊糊,而是旗帜鲜明。不仅中心论点如此,四个分论点亦是如此。同时,四个分论点从四个方面对“人生值得拥有的东西,一定值得等待”进行论述,很好地突出了中心论点,观点令人信服。
  2.事例集中,论述充分。
  原稿有事例,但是事例与论点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升格文所列举的七个事例,在叙述与分析中,个个都紧扣分论点,很好地论证了分论点,进而突出了中心论点。而且,七个事例,既有概括事例,也有具体事例,而且后面的鹿晗及余秀华两个事例的叙述先是采用第三人称,后再指出人物具体身份,客观上也是制造悬念,起到了很好地吸引读者的效果,论述富有变化,更好地增加了论述的说服力。
  3.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头提出论点,中间分析问题,论述论点,最后总结。另外,中间主体部分采用的是板块式结构。四个分论点,一字排开,特别是后三个分论点,独句成段,一方面鲜明夺目,另一方面对于文章的结构也起到了很好的提示作用。
其他文献
春秋战国——古中国的的乱世。无数君主,问鼎中原并兴起群雄逐鹿之势。这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乱世见证了士人的出现和士人独立人格的产生,这些学士们四处求学,游历各国,在动荡不安的时局中,潜心修学,形成自己具有独特风格的学说。历史称之为:百家争鸣。   在《诸子百家》一书中,首先提到的就是儒家,它的开创者,就是圣人孔子,有弟子三千,后来经孟子和荀子传承并发扬。孟子提出“性善”论,但是荀子改良儒学并提出“
家风家训是代代相传的精神滋养。对人的成长而言,家风、学风、社会风气的影响,有一个不断进阶的过程。家风主要是对人生的启蒙,学风是对人生的充电,社会风气则是对人生的淬炼。  从当前来看,家风与学风的衔接,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只有二者互为补充,个人才有强大的精神积淀去阅读社会。日前,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工会在北京四中举办了以“黼国黻家,栉风沐雨”为主题的家风大家谈活动,教育专家与学校师生一道,畅谈家庭教育心得
【真题回放】  题目一:  请以“读书 实践 收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 求:  (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写作点拨】  2016年北京中考作文与前两年一样,仍然是由“情境写作”与“大作文”两部分组成,但每一板块都有两个题目供学生选择。四个写作命题情境的创设,为考生提供了更为宽
如果出现  只在  你正重复着  无人理解的失落  你会猜  后面谈笑的人群  眼前駛过的列车  那里面是否有我  你会找寻  虽然从不回头  在见不到我的每一条街  每一处风景是我  我不存在  你看到什么  我就是什么  (指导老师:刘丽星)
【真题回放】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50分)   ①瞬间,也拥有丰盈的过去。   ②突破,意思是打破,如困难、限制等;突破,是做不敢做,不愿做或没做过的事情;突破,是破茧成蝶。   请根据上述文字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题目要包含词语“瞬间”或“突破”;②自选文体;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名师
摘 要:《聊斋志异》中有十余篇小说写到了“小人”故事。这些身形极小、活动复杂的“小人”来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不同,构成了极其丰富的“小人国”的世界,属于母题研究范畴中的“小人国”母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聊斋志异》 “小人” “小人国” 母题  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有数十篇直接或间接描写“小人”形象的作品。此处“小人”并非道德意义上的“小人”,而是指形体极小的人
一条鱼  住在北冰洋里  它只有  七秒钟的记忆  七秒钟过后  一切又是新的  永远不会无聊  可是  这条鱼  把每一个七秒钟  都用来想一件事  “上一个七秒钟,  我到底干了什么?”  (指導老师:施燕)
散文1:感受自然  草的味道  丁立梅   路边的草地新割了,散发出浓郁的草香。我有种冲动,想停了车,躺倒到草地上去,在那草香里打上几个滚。   怎么形容这香呢?还真说不好。它不似花香,染了脂粉味。它又不似露珠雨水,带着清凉。对,它似乎有种成熟了的谷物的味道,小麦,或是大豆。再闻,却又不是,它香得那么独特,风霜雨露、日月星辰的精华,全在里头。你不由得张大嘴,大口大口地猛吸,五脏六腑都被它灌得醉
摘 要:战国时代,谋士奔走劝说君王采纳自己的谋略以实现自身价值。在《战国策》中表现尤为突出的便是苏秦和张仪,他们各自的主张也成为战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对立策略——苏秦合纵,张仪连横,就更值得拿来仔细研究和分析,便于学习其中思维、立场和角度分析。本文重点从劝说秦王、楚王、齐王、赵王来对比分析苏秦和张仪的说服方式。  关键词:苏秦 张仪 秦 楚 齐 赵  战国策士奔走游说,劝服君王采纳自己的策略,不仅能
一枝花和另一枝花  共同生长在  窗外那棵树下  他们近在咫尺  却又彼此孤立  风和雨  诉说它们的距离  日和夜  酝酿出怒放生命  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在深不见底的泥土下  它们手拉着手  一天又一天  (指导老师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