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物学知识渗透校园的各个角落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erm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着重介绍了如何让生物学知识渗透校园各角落,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意义,以及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关键词: 生物学知识 学生能力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师生成长发展的环境与内在动力,学校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地方,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需要每一位师生共同建设,更离不开生物学知识。首先,校园要有良好的绿化,优美的校园绿化能培养同学们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生命的激昂和生活的多姿多彩,同学们以校园为家,充分运用抽象思维和所学知识,在他们脑海中勾画出一幅幅校园美好景象,意识到校园文化离不开生物学知识,校园绿化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绿化不仅要考虑生态功能,还要考虑树木的形态、生长的速度和适宜生长的环境,更要考虑满足人们的审美价值。师生既是校园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与创造者,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和环境育人的一种尝试,指导学生学会收集相关资料,如花木的生物学特征,与花木有关的诗词;生物学取得的成就及未来发展和发展趋势。从而增长知识,愉悦心情,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养。学校是师生生活的大家庭,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要求校园既有良好的环境,又充满知识气息,让学生在知识的环境中学习知识,用知识美化环境。生物学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到更多知识,同时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呢?笔者谈点自己的经验和做法。
  1.结合植物分类学知识的学习,增长每位师生的生物学知识
  植物分类知识在教材中占的比例比较大,但是这部分知识要让教师讲学生听,实在太枯燥、太抽象,学习效果很差。为此,我采用如下教学法。
  1.1带领学生识别校园植物并挂牌。在学习了植物分类基础知识之后,带领学生识别校园植物,了解每种植物的形态结构,主要观察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特点,从而知道花、果实和种子是分类的主要依据,当然也要观察根、茎、叶的形态特点。教会学生如何观察植物?植物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如何适应?每一种植物在分类学中的地位是什么?植物的生物学名和当地俗名分别是什么?哪些植物具有药用价值?古诗词中的植物有哪些?每种植物在生态保护中起什么样的作用?等等。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亲手为植物制作挂牌,并且亲手挂牌。这样,一方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另一方面当每位师生看到挂牌之后都能知道该植物的拉丁文名称和中文名称及形态结构和分布方面的主要知识,同时了解药用价值。纠正不正确的习惯叫法(例如:好多教师和学生把连翘叫做迎春花)。这样,不但美化校园,而且丰富校园文化知识。
  1.2在学校外采集、制作植物蜡叶标本,举行标本展览大赛。我校共有植物70多种,学生仅通过给校园植物挂牌认识这些植物还远远不够。为此,我让每位同学利用周末,回各自家乡采集、制作两份精美的植物蜡叶标本,自己查找资料标出每一标本的名称。标本先在本班交流展览,然后以年级为单位在学校展厅展览,最后由学生评出优秀标本,对这些学生给予奖励,特别精致的标本收藏到生物标本室。经过这样的活动,一方面使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了解和认识其他地域的植物分布,学生认识的植物种类就多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将竞争机制引入生物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3制作叶脉书签。学生探索什么叶子的叶肉容易腐蚀,容易制作成叶脉书签,什么叶子不容易做成叶脉书签,学生经过大胆尝试和探索,有些做出了经过艺术加工的精美叶脉书签。例如:经过染色或者将叶脉修剪成一定图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认识到大自然的无比神奇。
  2.在校园黑板报上创办“生物信息角”栏目
  在黑板报的特殊位置创办“生物信息角”,登载生物学方面的新发现、已经取得的成就、与生物学相关的节日。例如:“植树节”及意义,让学生在植树节义务植树,从而增强环保意识,激发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紧迫感。每届毕业生都要为校园捐植一棵树,毕业后常回来“看望”亲手种的树。学生懂得感恩母校、感恩恩师。“世界环境日”:记录每个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激发他们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世界水日”:让他们知道节约用水,因为我国淡水资源紧缺;“世界艾滋病日”:宣传如何预防艾滋病,如何与艾滋病人平等相处,增加健康意识和爱心传递活动。这个栏目每周都更新,学生会积极主动到报纸杂志和网络上了解和收集生物学信息。不但增加生物学知识,还学会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途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天都有师生在校园黑板报前驻足阅读这些信息,大家都夸赞这个栏目办得好。学生从不爱学习生物学到非常喜欢生物学,感受到生物学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每天都有新知识与新内容。从中感受到获得知识不仅靠书本,而是途径很多。这样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把课堂引入大自然。让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建设,培养观察能力与动手制作能力,增强环保意识,丰富校园文化,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唯物主义世界观、科学探究精神与环境保护意识,渗透审美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与深化,人们的绿色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化学实验是整个高中阶段最容易产生污染与浪费的环节。因此,有效地对高中化学实验进行技术改进,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操作安全性成为高中进行化学实验改革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当今高中化学实验绿色化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化学实验的设计创新与实施策略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实验绿色化 设计 实施策略  我国高中教育的实验总纲
每个教师都追求科学、高效的课堂.理清课堂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效率是摆在每个小学语文老师面前不可避免的问题.我从学生与教师本身在课堂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
笔者在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中,发现拖沓习气在大学生群体中一样“盛行”.为了帮助大学生有效对治拖沓习气,彻底战胜拖沓习气,笔者就“大学生拖沓习气的对治策略”做了三个
目的: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又称G.intestinalis或G.duodinalis,简称贾第虫)和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简称隐孢子虫)是引起人体贾第虫病和隐孢子虫病的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青年是一个不容被忽视的群体.利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特殊情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开展青年群体疫情防控工作、提高青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高中生物教学而言,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取得突破,新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有效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文章对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高中生物 信息技术 整合 新思考  新世纪是信息化与数字化的时代,我国的教育教学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与调整,生物教学要如何改革呢?这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抱着教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使其具备独立思考与完成学习的能力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这也是核心素养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要求.但从当前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