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推进有效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5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促使我们不断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形式。有效教学从理念到形式的更新使我们看到了教育再次发展的机会,也使学生从大量的作业和考试中解放出来。由此可见,我们应不断推进课堂有效教学。
  关键词: 有效教学 实施环节 课外准备工作
  
  随着各地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已成为众人皆谈的话题。这个问题源于教育工作者的切身体会:教师的辛勤教育和学生的刻苦勤奋换不到学生素质应有的提高。如果增加课外作业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就会造成学生的负担越来越沉重。教师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活动才是真正的有效和高效,具体又该如何实施呢?下面我谈谈体会。
  一、明确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等多种因素综合互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教学过程一般是40至45分钟,而教学的有效性实质上就是向这40至45分钟要效益,而并非将大量的教学任务向课外延伸,占据学生大量的课外时间。教学的有效性并非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或教得是否认真,而应该更侧重于考查学生有没有掌握或者理解是否充分。换言之,如果学生在一堂课结束后体会甚少,那么即使教师上课上得再辛苦,也是低效或者是无效的。
  因此,教师要确立的教学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着重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学生是教学活动中极其重要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某一方面的发展。其次,教师要有将时间和效益相结合的观念。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大化,与此同时并不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最后,教无定法但要有基本的模式,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检验是否有效。而有了一定的形式也可以作为交流和探讨的基础。
  根据这一理念,教师要改变以往用一本记分册来衡量学生的进步与落后的做法。记分册上的分数只能作为教师观察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的参考,不能单纯地认为分数高就是理解了,分数低就是不懂。教师应该通过多种形式考察和衡量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如学生暂时在审题时有一定的困难而动手实验能力达标的,教师应该及时启发其如何从实验的结论来理解理论。多方面的考查而不是单纯的分数既能解放学生,又能解放教师,还能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明确有效教学的实施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将具有生命力,或者说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落实。教师在大力倡导有效教学理念或思想的同时,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有效教学的具体实施上,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只有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才会知道优点与不足,才能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改进,而学生也才能真正在教学中获益。目前我校积极贯彻实施的“15-20-10”的教学模式正是有效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模式。下面谈谈我对这一模式在实施环节的一些见解。
  教学方法有很多而效果却不尽相同。如果单纯地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虽然能接受到一定的知识,但其自主探究的能力在无形之中就被抹杀了。所以教师的讲要配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放手让学生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理解能力才会大大提高。教师的讲解变为指导,学生的听变为探究,而且主体由教师变为学生,这是实施教学的第一环节,即指导和探究相结合。
  从学生手头的教材名称看,现行的教材和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体系以模块和整体的形式体现,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对教材的掌握如果以课为单位的话,则难以对教材知识做到宏观把握,难以形成综合的思维。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书本体系和知识结构,并点明探究的目标,这是教师的导入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学生也比较重视教师的“第一印象”,如何开一个好头,教师要认真把握。
  学生的自主探究一般采用合作小组的形式。在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讨论情况并引导学生讨论的深入,做到探究意识明确、探究方向准确、探究效果明确。如果一味地任由学生讨论而不加以引导,其效果便很难保证。探究结果以小组形式进行汇报也是对学生探究的一种管理。每个小组由能力相对可以的一个学生担任组长,具体负责分配探究任务和统计探究成果,对各小组和组长设立一定的考核和理性奖惩制度。这个环节称之为学生探究,教师管理。
  学生在掌握和理解一定的知识配以一定量的练习则巩固的效果更佳,而这种检测放在课外的话则是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因此我建议放在课内解决,即当堂反馈。当堂反馈的练习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知识点人人清。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自我拓展,学习能力稍有不足的学生可适当降低要求。这个环节称之为“当堂反馈,自我巩固”。对于此环节,教师务必重视题目的选择,不能过难过偏,与知识点和学生的能力相结合是选题的重要原则。
  最后一个环节,应当由教师担当主角,为课堂小结。课堂小结不是对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对书本整体结构的回顾和重点、难点、盲点等关键知识点的回顾。从导入到最后的单元回归,教师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串联,这是对教师驾御知识能力的考验。这个环节称之为“课堂总结”。一个好的课堂总结能有效地回顾本课的知识点,犹如电影场景在脑海中重新过一遍,能弥补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教师切不可忽视。
  三、教师的课外准备工作
  这种有效教学模式并不是减少教师在课上的“表演”时间这么简单。教师讲得少是事实,但必须保证教师讲的每一句都是关键,绝不能是“正确的废话”。因此,教师课外的备课应格外充分。首先,备教材。我们应在课前及时备透教材,注意哪些是重点和难点,哪些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哪些环节学生开展探究会发生错误,等等,否则探究就会变成乱糟糟的讲话。其次,备学生。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探究能力也各有千秋。教师在布置探究任务的时候对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的拓展,对能力较低的学生则适当多加引导,从而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最后,备课外。一节有效课堂的教学成功能确保学生主体最大程度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师也不能忽视如何使学生将知识停留在脑海中,即遗忘率的问题。是否靠布置大量的作业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此时教师可以采取的策略可以是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素材,或者在课后选修课中体现,或者以课题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在选修课中动手动脑寻找答案。
  路漫漫其修远兮。有效教学是一个不断推进和深入的过程,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而常抓不懈的工程。有效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顺应学生成长需要的要求,也是符合教育规律,提高教育的社会效益的要求。教师通过有效教学的探讨与实施,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学生的切身利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其他文献
新世纪第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语文教学改革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其他学科一样也在经历着改革带来的阵痛。这种新旧交替或新旧蜕变的阵痛直接表现在对语文教学领域有关问题的认识上,对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扬弃上,对新理念和传统理念的整合上。这些表现是对课改的一种迷惑,这些迷惑普遍存在,阻碍了课改的步伐,困惑了一线教师的大脑,使课改发生了偏向。  一、如何看待“基础知识”  什么是基
摘 要: 本文对政治课改在高考、教材教法、教学过程中伴随着的痛苦和快乐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 政治课改 教材 高考 教学过程    我以主持人白岩松书名《痛并快乐着》来表达自己对政治课改教学的感受,也许较为准确。  一、教材的频繁变动之痛  1.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变动过于频繁  (1)1976年以后全国各地陆续恢复“青少年修养”、“社会发展简史”、“法律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政治经济
雌激素是动物体内产生的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类固醇化合物,在雌性和雄性动物的生殖系统发育及生殖活动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外源雌激素可诱发雄性生殖系统
目的:  为了解六盘水市14个大型规模养殖场猪群的猪细小病毒感染(PP)、猪伪狂犬病(PR)、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等疫病免疫情况及猪圆环病毒II型(PCV2)非免疫感染情况,查明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已在在全国实施,引发了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采用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简称TBL),这种教学方式是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有明确又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询问、沟通、交涉、协商等多种语言活动形式完成任务,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自课改以来,学生、教师和课堂教
摘 要: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需要体育教师的参与执行,体育教师自身的改革与完善、主动参与性、参与体育教育改革的内在选择系统等,均对体育教育改革起着促进作用。  关键词: 体育教育 体育教师 体育教育改革    体育教师在高校体育教育变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影响体育教师参与体育教育改革的因素,设法增强体育教师参与体育教育改革的动机和能力,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是推动体育教育改革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据此,
目的  测定山楂粉对断奶仔猪血细胞、脂质过氧化各参数的影响,观察腹泻发生率、日增重变化,探讨其是否降低仔猪断奶应激而促进仔猪的生长,为山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