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商品间消费者信息处理方式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good1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处理方式能有效揭示消费者将输入的信息转化为输出结果的购买决策机制。文章运用口语报告分析方法和统计技术,探讨了便利品、选购品和特殊品三类商品的信息处理方式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在不同类商品购买中信息处理方式在使用的信息量、补偿性、接触次序作用、参照对象及处理模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这为企业营销信息设计和沟通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信息处理方式;便利品;选购品;特殊品;口语报告
  
  本研究试图分析消费者决策过程中对不同类型商品上信息处理方式的特征,为企业的营销信息设计和沟通提供借鉴。
  
  一、 文献回顾
  
  1. 便利品、选购品和特殊品的商品分类。营销学最典型的商品类型划分方式是Copeland于1923年提出的、后经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的便利品、选购品和特殊品的划分方式(Holton,1958)。美国市场营销协会曾根据消费者愿意付出的努力程度将消费品划分为三类:消费者直接、频繁购买,并且付出的努力程度最小的便利品,消费者在购买中会比较典型地做出诸如质量、价格、款式等方面比较的选购品,产品具有某方面的特殊吸引力,消费者愿意为之付出特殊努力的特殊品(Holton,1958)。然而,购买决策中除体力消耗之外的消费者的努力程度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是有待深入分析的内容。
  2. 消费者信息处理方式及其特征。Harte 和Koele (2001)指出,信息处理方式就是一项决策过程得以进行的规则、惯例或者依据。具体的信息处理方式有多种,主要包括线形相加方式、等权重方式、充分方式、逐步排除方式、词典方式、优势占多方式和优缺点数量方式等(张莹等,2008)。这些信息处理方式都是单一的,但消费者在实际的信息处理过程中更倾向使用多种信息处理方式的结合,尤其是在消费者为解决同一问题而面临多种选择方案时(Bettman et al,1998;Harte
其他文献
本刊讯,12月5日,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获悉,“柑橘类黄酮生物合成路径的构建-香叶木素的生物合成”项目通过湖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组织的专家组评议,至此,生物合成香叶木素实
期刊
国内外证券市场经验表明,上市公司可能通过变更审计师行为以规避对自身不利的审计意见,因此,研究公司审计师变更的影响动因,对避免变更行为导致的不利后果,提高审计质量具有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保持党的先进性,有其深刻的内涵和时代的要求,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真正地、全面彻底地做到"三个代表"."先进"性集中体现在
明朝倪谦通过学习科举入翰林院,出使朝鲜王朝,任太子老师,出任考官,代为皇帝祭祀藩王前辈坟墓等,扶摇直上;突然下狱,为明代锦衣卫所害,充军边地,一落千丈;得皇家大赦,又恢复旧职,但不断受
提出了一种基于PowerPC的嵌入式数据处理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以MPC8548E处理器为核心,详细阐述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