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证据理论在小型空地无人集群战场目标识别中的运用

来源 :指挥控制与仿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nkf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在无人集群战场目标识别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针对D-S证据理论在无人集群协同目标识别过程中潜在的冲突证据组合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考虑目标识别主体可信性和证据间支持度的复合折扣系数计算方法,并引入了结果精炼机制;其次,对该方法在无人集群战场目标识别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新方法能够克服低置信度、高冲突证据组合“一票否决”的问题,与其他几种典型的改进算法相比,尤其适用于冲突证据数目较多的情况。
其他文献
Q-learning算法在解决状态-动作空间维数较大的稀疏奖励问题时存在训练效果差,甚至无法收敛的缺点。因此,提出全感知条件下基于奖励塑形的Q-learning算法。算法利用智能体全局感知能力设计带惩罚项的势函数构造奖励塑形函数,解决了稀疏奖励下训练不收敛问题;同时利用智能体对四周环境的感知能力,改进ε-greedy行为策略函数,避免智能体选择明显不合适的动作,加快收敛速度。使用OpenAI Gym生成复杂的迷宫环境验证了提出的算法的有效性。仿真试验表明该算法能够稳定收敛且收敛速度显著增快。
鱼雷武器可对敌方水面舰艇形成巨大威慑,能否有效突破其防御系统是研究问题的关键,基于蒙特卡洛法,分别仿真计算了鱼雷对两种反鱼雷鱼雷(ATT)直接拦截弹道和提前角拦截弹道的突防概率。模拟了高速/超高速鱼雷在两种不同作战模式及不同敌我态势下的突防概率。结果表明,对抗条件下,攻击鱼雷速度提高至200 kn,敌我鱼雷速度比为0.25时,突防概率达到100%,超高速鱼雷具有绝对的突防优势和极高的突防概率。该研究可为水下兵器打击水面舰艇作战效能分析提供理论参考。
针对渡江工程信息保障效能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及其评价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树状分析技术的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在确定渡江工程信息保障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总体思路的基础上,给出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基本方法,利用树状分析技术提取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效能影响因素进行整合、优化,形成系统有序的效能评价指标体系,为渡江工程信息保障效能评估提供准则和依据。
为提升机动岸舰导弹突击群对海突击任务中的目标优选能力,在系统分析目标特性的基础上,构建了目标相对重要性评价体系,对指标量化进行阐述。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目标优选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有效,可以为指挥员快速判断目标相对重要程度、定下突击顺序,提供决策依据。
设计了一种四旋翼尾坐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并针对强风扰环境,对该无人机的气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求解了定常不可压N-S方程和k-ωSST湍流模型,仿真分析了所设计的尾坐式无人机在正向、侧向、垂向三种来流角度情况下的气动特性,获得了该无人机大角度范围的气动系数变化曲线,为该无人机气动性能的优化及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尾坐式无人机具有良好的平飞气动效率;在垂直状态下以机腹正对来流方向,有利于抗风扰控制。
装甲装备在役考核指标构建是在役考核实施的基点,装甲装备确实缺少与部队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在役考核指标体系。通过分析装甲装备在役考核指标内容,结合部队实际工作,提出分解关键在役问题的指标构建思路,针对指标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运用ANP对分解得到的初始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剔除相对重要性较低的指标,得到实用的指标体系,通过指标体系构建和优化,能够为装甲装备在役考核实施提供参考。
针对面向效能评估的陆军技术保障装备体系仿真需求,提出了陆军技术保障装备体系仿真概念模型设计原则,基于多视图建模思想构建了仿真概念模型体系,给出了基于UML的概念模型形式化描述方法,为面向效能评估的陆军技术保障装备体系仿真概念模型构建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撑。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大国竞争背景下的未来海战必将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景象。基于此,首先从作战形态变化、信息保障需求、兵力部署方法、体系配置要求和装备发展方向等方面分析了未来海战的新变化和新特点。而后从适应未来海战要求、提高导弹作战能力等角度,围绕射程覆盖范围要求、高速突防需求、长时巡航需求、体系协同作战需求等方面分析了未来反舰导弹的发展趋势,可为未来反舰导弹武器装备发展和反舰导弹作战使用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
在分析国内外载波相位姿态进行姿态测量的基础上,研究了约束条件下LAMBDA算法模糊度求解的基本原理和求解过程,并成功利用基线长度和俯仰角约束求解模糊度浮点解,提高了短时间内的浮点解精度,可为低动态的姿态测量提供技术参考和研究方向。
传统弹道外推方法采用质点弹道方程进行外推,当外推距离过长可能会产生外推精度降低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弹道外推方法。从六自由度弹道方程入手,对只有位置和速度数据的雷达弹道测量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利用相邻测量点的弹道连续性,应用遗传算法实时辨识弹丸姿态角,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六自由度弹道外推方法,并外推弹道落点。仿真与试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和可行。方法也可扩展到四自由度、五自由度等其他模型的弹道外推,可为准确外推弹丸落点和提高火控精度提供新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