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继尧像纪念铜币五十文赏析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t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省地处西南边陲,清末民初时,商品经济不如内地发达。在清末各地大造铜币过程中,云南起步较晚,后在法国领地安南及内地商品经济的冲击下,甚感权利外溢,起初曾与湖北、四川搭造银元、铜元。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二月,云南省造币厂破土动工,于翌年二月竣工。滇厂创办时期,正值各地铜元泛滥成灾之际,清政府将全国十七省二十处厂局裁撤归并为九处,云南省铜元局造币厂改为度支部云南造币分厂。
  宣统三年(1911年),度支部颁令统一全国币型,云南才专制中心“滇”字一种铜元。同年九月滇省光复,造币厂暂归云南军政府管理,这时主要制五角银辅币。民国二年(1913年)二月,造币厂又归部办,改为财政部云南造币厂分厂,仍制铜元、兼制银元。民国四年(1915年)十一月,滇省义举,造币厂又归省办。民国五年(1916年),云南造币厂曾制唐继尧侧面像纪念银币,数额极少。民国八年,滇省护国成功,云南制有“当制钱五十文”唐继尧像纪念铜币(如币照),总额约为一百多万枚。材质有红铜、黄铜两种。红铜者殊为珍稀难见。
  纵观是品,“唐继尧像纪念铜币五十文”,正面中央珠圈内为唐继尧免冠浅浮雕头像,珠圈外两侧菊花枝叶向上环绕珠圈,上缘镌刻“纪念铜币”四字;背面,中央珠圈内交叉双旗纹饰,分别为十八星军旗和五色国旗,珠圈外,上缘书“云南省造”四字,以示纪地,下缘书“当制钱五十文”六字,以示纪值。上下缘其间左右各列四角小星花为纹饰点缀其间。
  唐继尧,因拥护共和、护国有功,身居云南省总督高位时,嗜好将自己头像铸造于钱币或徽章之上,以此彰显自己的赫赫功绩,为己树碑立传,声名远播。
  云南造币厂设厂较晚,设备又有限,加之战乱连年,局厂隶属关系及组织机构更迭多次,使之银元、铜元各币种铸造数额均不大,其中有些品种已成为较难得之稀珍品种。
  历史终归是过去的故事。但是,我们还能从那些钤刻着不同图案、纹饰的古旧钱币上探寻岁月留下的痕迹,寻找那早已被人们忘却的记忆。这一切的一切,正是今天收藏和研究中国古旧钱币的魅力所在。
  (责编:丁丑)
其他文献
国庆长假,我到浙江湖州旅游时,在当地一家古玩店看到一面“五福捧喜”嫁妆镜。此镜为圆形带柄,中心有一双“喜”字,围绕双“喜”字有五只蝙蝠(谐音“五福”),镜面底部铸有“湖州薛惠公造”六字。经过鉴别,我判断这是清代中期的物件,品相也很完好,和店家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比较便宜的价格将此镜收入囊中。  据查,五福源于《书经·洪范》:“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然而由于避讳,东汉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