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泉八云异文化理解中的归属意识

来源 :外国问题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c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泉八云于1890年赴日,后加入日本国籍。他的作品洋溢着对日本古老文明的赞美、怀念以及对西方文明的辛辣批判。这使得他在当时倡导“和魂洋才”的明治日本中期成了“日本文化发现的恩人”。经历了从英国、法国、美国、再到日本的流离生活,使得他对异文化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本文将从比较文化论角度通过分析小泉八云对日本文化的受容及其文学作品,探究小泉八云对异文化以及自身归属问题的认识。
其他文献
菲利普·罗斯1991年出版的纪实作品《遗产:一个真实的故事》中,将沉重而严肃的犹太民族该如何走下去的问题换化成为一个普通犹太人家庭生活的记忆碎片。罗斯作为第三代犹太
伪满洲国统制金融是伪满洲国史、伪满洲国统制经济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着重考察1937年至1941年,即伪满洲国第一次产业开发政策执行期间的金融统制问题。具体从伪满洲国第
近百年来,通过几代学人的努力,日本学界在清代中前期中日关系史领域的研究可以说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特别在外交史方向,以往学者虽在新史料发掘和编纂上成果颇多,但缺乏抽
父亲离世、35岁继任社长1963年我出生在秋田,父亲经营了一家销售螺丝的小公司,是家中兄弟四人中的长男。高中毕业后,我在东京度过了大学生活,是典型的子承父业的第二代。大学毕业
被人们誉为“凌波仙子”的水仙花,以她特有的清新、素洁、幽雅、芬芳和非凡的自然美,博得了人们的喜爱。如果能叫它在新春佳节开放,将会给节日带来乐趣。笔者曾做过一次成功
"倭"是古代汉人对广义的日本人或政治势力的总称,但就其音、义的认识在中日两国之间长期存在争议,近世一些日本人认为"倭"字含有贬义。本文以中日两国古代文献和史籍对"倭"字
我是盛和塾滋贺分塾的永谷武久。这次有幸得到机会,发表我对经营的个人体验谈,心中十分激动。作为仅加入盛和塾9年的后辈,学习不足之处仍然很多,但我会努力奋进积极学习,也请
橘朴是伪满洲国时期重要时事评论周刊《满洲评论》的主编,也是左右该时评周刊言论倾向长达14年之久的灵魂人物。日本研究界认为:“没有橘朴就没有《满洲评论》”。橘朴在华生活
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一直设法迫使中国在事实上承认东北的傀儡政权,国民政府对此拒绝让步。《塘沽协定》的缔结,使伪满洲国和华北之间出现了所谓的缓冲区,国民政府极力淡化这
在日本奈良时代的汉诗与和歌中,梅与柳经常成对出现。《万叶集》中的此类梅柳歌就达十二首之多。然而进入平安时代后,此类梅柳歌突然从文学世界中消失了。在和歌中与柳搭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