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文时空里漫步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ING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鸟的翔影滑过暮色渐渐弥漫的天空,彼岸的林子上空腾起一片欢快的鸣叫,可以想见一片光洁的羽毛轻盈的飘落于地。声声鸟鸣直如飘渺的炊烟给人以温暖的怀想。
  这是朱训德先生的工笔画作品《暮光》描写下的暮霭村庄。那青黑的屋瓦、圆浑的茅棚,古老的窗牍,无不散发着幽古的清香和自然的气息。使人们在对原始、简朴以至寒沧而泛起淡淡的伤感时,也升起一阵阵的快慰。那敦厚的草垛、穿挂的瓜蔬,还有那庭前院后的果树,又给人带来丰收后的慰藉。野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劳作归来,站在湿漉漉的跳板上掬一捧清水洗把脸,或索性一骨碌钻进清凉的野塘中痛痛快快的“扑通”一阵想必是令人惬意的。在这一片静谧中,没有黄昏,没有昼夜,没有喧嚣,亦没有浮躁,人与自然,时间与空间,情与景,轻快与安谧交互而成一派田园诗章。
  一、自然情怀
  一个艺术家的感悟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且无不在作品中融和为一。画家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表现其特定的情绪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他的艺术观念乃至人生态度。朱训德先生的工笔画大都表现其对故土风情的描绘,或人物、或风景,画面凝重沉郁而涌动飞扬,表达了大自然美妙的诗意和生命的律动不息,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及亲和中的疏离。
  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是中国文化艺术一条主脉。朱训德先生作品中人与自然亲和的情怀是炽热的、也是深沉的,对于勃勃生机的自然,哪怕是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倾注了先生无限的深意。聆听来自自然与天宇的呼吸,用胸襟感受“大音希声”的“天乐”,这种“天人合一”的关系正是构成朱训德先生绘画艺术丰富性和深刻性的原因所在。从流畅精细的线条,淡雅的用色,清新沉稳的画面到作品的由简而繁,色彩的由单纯而丰富,由清爽而浓丽,画面由静而趋于动,先生调动了种种表现手法,创造着画面的韵律和情感。从《村塘》、《暮光》中树叶、莲蓬、草垛的摇曳晃动,到《山月无声》和《山音》中树木、云、炊烟的有序升腾,再到《弦》、《山泉》中飞鸟、花、叶的旋转飘舞,先生作品浑厚、含蓄而凝重,深邃而幽静,仿佛透着自然的某种神秘与不可捉摸,透过他那律动的线,沉稳的色,微妙的形,仿佛可以聆听到山野的呼吸,大地的脉搏,感知着先生与自然、与人生、与故土的心灵交往。读朱训德先生的工笔画,犹如跟着其脚步不知不觉的渐入佳境,如得品老酒,得闻山歌,有些微醺的陶然。
  二、人文情愫
  湖南,楚文化的发源地,有四水之灵秀,洞庭之浩淼,衡岳之高阔,湘西之诡异;湖湘文化,有巫鬼之凄美,楚吟之浪漫,衡山之正气,亦有船山之学风,曾文正公及湘军之事功,毛泽东之雄图伟业,更有齐白石之旷世书画。在这独特而深厚的文化积淀影响下的朱训德先生在他的艺术世界里广博铺垫,探求本源,大胆创新,他吸收楚文化的浪漫诡异和汉文化的沉雄深厚,融合印象主义的色彩因素和表现主义的符号特征,在内涵上则更多的回归东方精神。朱训德先生把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表现在一个个富有智慧创造的艺术语境中,底蕴丰厚而生机盎然,故先生的工笔画有着强烈的文化味、音乐感和表现性。在作品《春兆》中,先生表达的是一种“大音希声”的静态美,一种“大空恒寂寥,静中寓动的宇宙意识。那大片空白是皑皑白雪覆盖下的屋瓦,而屋瓦下包容的是农家暖融融的春梦,烟窗里升腾出来的缕缕青烟是画家在心灵得以净化后吐出的快意,树枝上萌发的是这个民族的希冀,树干上的红纸裹着人们美好的信念和期望。在这银装素裹的世界里勃发的生机在冥冥中酝酿,纯洁与静穆在这里展示着无与伦比的力量”。好的音色,是弦外之音;妙的画境,为画外之画。动感或动势是作品产生音乐感的主要原因,这在朱训德先生的作品中表现尤为突出。他利用活泼而密集的线条,形成特定的组合和重复,利用色彩的总体单纯及局部的微妙变化,造成一定的旋律和节奏。如作品《洞庭吟》、《山月无声》、《山音》、《冬语》、《弦》等,都关联着音乐和声音。在作品《洞庭吟》中蹲坐在湖滩上的老农在晚霭中如一尊石雕般扣人心魄,一杆旱烟的“吧嗒”声在静谧空濛的寥廓中又分明若听到天籁之音的荡漾,点线纵横的画面构成,光影闪烁,朴厚幽深,丰富的表现语言,体现了先生的智慧和思想内涵。而在作品《晚炊》中,凝重沉郁又涌动飞扬的线条和灿烂如烛的色彩意象中,传达着先生对人生深深的惆怅和对生命律动不息的礼赞。
  “风流多楚韵”。湖南人杰地灵,山奇水幻,民族众多,风土人情自是色彩无限。村落茅舍、晨夕风光,古老的传说更为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几份神秘与浪漫。朱训德先生作品《中国年》系列中,他通过对新材料的应用和颜料的研究将人文情愫融入绘画,把重彩工笔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探索领域。在这些作品中,先生强化并融合“线”与“彩”,直接以色造线,从而刻画出粗犷飘逸的造型。其用色则借鉴楚汉墓室壁画和漆器的特征,运用丰富的肌理和质地粗糙的画底形成深厚、厚重的画面质感,呈现出一种凝重而深远、恢宏而震撼的美。传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审美渗入其作品,成为了个性情感的生命符号表达,为当代工笔画转型和探索带来了新的方向。
  中国艺术总是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体现着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和自然意识,朱训德先生的绘画从来无意纠缠时尚的观念,却始终遵循着自己心灵对时代、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
  先生说:我常想远离这喧嚣躁动的都市,只为了能面对时空时有一份冷静,一份朴素而虚静的态度与自然对话。只有在清新的自然中才能灵思涌动。我用心静听大自然的和声,用自己的笔抒写自然与宇宙的永恒。
  三、超越时空的天人合一
  冬日的暖阳,岳麓满山的树木郁郁葱葱,长风扑面,松涛阵阵,几张竹躺椅散落在游廊之间,紫砂杯里碧绿的清茶散发出袅袅热气。人在山水之间肢体得到了一种极大的放松。朱训德先生常常身着唐装,足踏布鞋,出入于闹市与山林之间。先生认为,读书写字,到自然中散步应是艺术家每天必修之功课。当漫步在岳麓山顶亦或仰视天宇间的祥云时,“一月映一水,一水映一月”,朱训德先生说他喜欢这句话,喜欢这种心境。一种清空的心境,一种诗人的遐思,一种人的自然品格和一种淡雅的气韵。   苏轼曾说“读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情与画意融为一体。诗意性是中国画的灵魂,也正是朱训德先生对于中国绘画本质上的认识与把握。先生的骨子里应是一位诗人。他的文字非常优雅,他的生活如行云流水,和他的绘画一样都洋溢着一种恬淡和纯美之气,让人想起东山魁夷以及先生与东山魁夷的忘年对话。朱训德先生的作品表达的是一种湖湘文化的厚重、灵动和飞扬,让人想起“清风朗月”般的怡然而渗透着禅理。在作品中先生会营造一种灵动的气韵,把要表达的物象安放在一个流动的诗意与梦幻的情境之中。宁静安详而又飞扬的画面,不但意境精确,构图新奇,笔墨恣肆,而且极富传统的诗学意味。我们从朱训德先生的作品中可以窥视到他的追求与梦想,他的崇尚自然,他的追求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
  如果把朴素作为一种文化的纯度,如果一个艺术家能始终生活在一个富于灵思的诗化的文化时空里,当你迎看山野清风和云气能感悟些什么,又渴望把此刻的感悟化作画面的感觉的时候,这就是中国画家对于自然的一种心态,这样形成的中国画的语言已成为中国人心性文化的经典。朱训德先生以人文为脉,以自然与宇宙为怀,上下与天地同流,古今通心。其作品《时空》系列中没有枯木瘦水,没有深山飞瀑,没有一片苍林的萧疏,展开先生的绘画,你看不到丝毫传统中国文人画自我伤怀的悲凉和沧桑,活泼泼跑出来的全是无尽的温雅、无限的生机、无垠的幽远和无言的禅意。先生于纵横洒脱中追求画面的精致。繁到极时则简,简到极时则繁,笔墨的单纯与复杂都可以走向极致,画面得失则全在其总体分寸的把握上。“讲究的随意”,“经意之极,若不经意”,“朴素的自然”永远都是朱训德先生艺术感觉的高度。
  杜甫《送郑虔贬台州》诗“……万转千回,清空一气,纯是泪点,都无墨痕。”道出了清气来去无痕的人格。清空之气不为冗事所动,清空的纯度把现实浮化为精神的家园。清空之境是一种气韵在物中行走,似云、似雾、似水,人在自然中散步,让情怀如水充满灵思,观山水而知天理,得呼吸而悟宇宙循环,瞩石鸟而观世态。所谓养心得境,化境为象是真正的艺术家精神生活的一种境界。朱训德先生为人温厚磊落,书画直抒胸怀,其思维与画笔散淡无羁,俯仰自如,性情则与自然合而为一。朱训德先生在书院的竹林、清泉、天井、书斋、长廊中散步和品茗,端起茶杯,茶的清香和暖气则化作一种自然历史、人文的幽思,脑际间浮现的是推动着整个历史文化进程的湖湘学人,在这里相会、交谈和砥砺;《时空·澄》是朱训德先生用一笔一笔的笔触去实现的天人合一之境界,浓缩于六尺之中的是先生的温雅与梦想,朱训德先生将天、地、人万物那样睿智自然地绘于一图,飞腾的笔势,蓬勃的气象,突破时空的笔力,仿佛有一股雄浑遒劲的灵气穿云走水,摇山荡谷,带出了满幅的生动、活络和历史与时空融会贯通的画局。在《时空·氤》中,云与水的和谐交融则体现出宇宙的循环意味,线条的飞扬,构图的奇特,意境的诡谲,写意的场景。虚幻里相依的飞天,是那么的神秘而温暖。先生用一颗诗心来作画,最善营造氛围,意境温雅大气。无论是梦境还是虚幻,亦无论虚与实、疏与简,画面无不充满了诗意的氛围,梦幻的描述和虚实的相间。朱训德先生随心所欲地铺陈画面,动一笔而自然定全局,笔笔映衬自然生发,随心所欲,而心随笔运,气概成章。得到的是其内心需要的那个场景和意境。境界又在画面中不断净化,纯之又纯。从他的画里看得出先生是一个纯粹的诗人,他用色彩在吟唱,用诗意在抒写,他把客观世界的物象,都溶入其主观情感的世界,画面处处流露出他的诗心与智慧。
  当一种艺术语言,一件作品,能把时代文化的感受浓缩于自己的画面上,这就显示出一种文化生活方式,一种心灵表达的方式。所表达的语汇越单纯,纯度越清晰,作品就愈有力度,愈见其存在的价值。朱训德先生作品的表达过程实质是先生思索的过滤过程,也是其艺术表现的体验过程,获得丰富创作源泉的敏锐性得益于先生对文化艺术修养的厚度,得益于先生的儒雅博学,以及对社会生活和自然情趣领悟的深度。来自自然,来自生活,来自民间,来自传统,来自东方西方的各种表现语素使先生写意如鱼得水,化作一种气象,一种发自内心的点线结构和神采的乐章,凝化为艺术的永恒。
  本栏目责任编辑 孙 婵
其他文献
电影《一九四二》讲述了老东家一家在逃难过程中从绝望求生到麻木赴死、再从投奔死亡转而迎来新生的故事,借以凭吊在那场悲惨往事中被夺去生命的三百万同胞。张国立饰演的老东家范殿元在饥荒之年赶着马车逃荒陕西,马车上拉着粮食和他的家人。三个月后,他们到了潼关,车没了,马没了,车上的人也没了。此时,老东家感到了命运的吊诡,他带一家人逃荒是为了活着,可到了陕西,人却全都死了!于是他决定不逃荒了,开始逆着逃荒的人流
期刊
当下的力量驱使我们以各自的状态在城市、乡村间游走、追逐、寻找、迷失,其间多重意义及意义的消解——生存的、诗意的、共性的、隐蔽的、变异的、密压的等等——都是不断自我推延的最后审判。有一个人把审判变成了审美,试图从城市与乡村的二元纠结体中提炼自己神话写作的母题,他是离开家乡湖南岳阳多年到了广东东莞的陈启文。我对他当年集中表现的母题,回过头来张望,总觉得难以割舍,还可以继续开掘,以印证一个基本判断:个体
期刊
王十月是近年来颇受批评界关注、拥有较多读者的作家,尤其是自《国家订单》以来的一系列作品,大多是刚发表就受到各方面的关注。这自然与他在坚持文学探索的同时,不忘关怀社会现实、常常能切中社会重大问题有很大的关系。中篇小说《寻根团》的发表,也一度聚拢了文学界的眼光。在我看来,这一文本的内部叠加了多重的历史经验与现实问题,也糅合了几种不同的文学话语,我们只有获得一种“大历史”的视野,在思想史、政治史和文学史
期刊
纵观影史,尽管不少艺术家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艺术探索精神,用影像见证历史灾难,并奉献出一些堪称经典的作品(比如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然而,不论是从数量上看,从涉及题材的广度和深度上看,还是从影片在唤醒人类良知,重建公共心灵秩序的作用上看,都是远远不够的。正是在这一语境下,冯小刚的电影《一九四二》将镜头锁定于七十年前的中原大地,见证那里发生的惨绝人寰的大饥荒,尝试建构一段几乎被遗忘的民族记
期刊
编者按:  《一九四二》是由冯小刚执导,根据刘震云小说改编的电影。反映的是一九四二年的一场灾难,中国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此时河南大旱,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影片从国民政府、国际记者和宗教人士以及普通灾民等四个不同的视角诠释了这场灾难。从上映以来,该片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该片让我们重温了中华民族的那段难以磨灭的灾难史,带我们探索了人性的内涵。以下的一组文章,是从不同的维度对《一九四二》
期刊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日益加快和城市空间规模的日益庞大,城市空间结构和道路交通状况变得越来越复杂,我国各大城市都修建了地铁、城市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然而,我国对于轨道交通视觉导向设计的发展起步较晚,国内对视觉导向系统的研究也一直处于边缘性、零散性、附属性的地位,无论是建筑师、工业设计师,还是城市规划者、城市设计者都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因此,对于轨道交通视觉导向设计的研究缺乏行之有效的、系统化的解决措
期刊
人类文明的进步伴随着历史的阵痛与抽搐,人类有理由为了自己创造的灿烂文明而骄傲地自诩为万物灵长,但历史前进的脚步下无时无刻不徘徊着残暴的幽灵。启蒙主义者相信理性和科学会开启新时代的荣耀,洗涤文明程度不高的过去曾经犯下的罪恶,可鲜血并未减少。战争、暴政、种族灭绝,混乱和邪恶似乎从来没有离开人类历史黑暗的渊薮。一边建造,一边毁灭,这是历史进程中令人困惑的二律背反。不仅人为的残忍摧残着无辜的生命,还有意想
期刊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的不断丰富,物品的销售和展销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样态,大型的专场展览、展销、订货会已经成为当今重要的销售模式和品牌传播的重要领域,且占有相当比重的市场份额。在大型的展览展销活动过程中,展台的风格造型以及展品的独特陈列是不同参展商为吸引买家和观众眼球的重要手段,而对于观众和买家来说,在众多的参展商、参展机构中能够顺利地找到适合自己目标的商品和良好的参观路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导向
期刊
中国画年鉴(以下简称年鉴):人类来自大自然。人类的生产、生活与自然息息相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存共发展,即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否就是人类自身诗意的生存方式呢?征服自然、宰制自然、掠夺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既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也给人类的发展埋下了诸多隐患。作为一个艺术家,您是怎么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的?  朱训德:伊索寓言中有个段子,讲渔夫们起网,网很沉,以为收获很多,哪知拉到岸上鱼不多,石头多,他们
期刊
新媒介革命对于21世纪的人类生活影响深远,它使得我们进入了一个数字化时代。具体到文学而言,它对文学生态的巨大改变就是使作者不再是封闭的自我表达的写作,而是迫使作者重新思考和读者的关系,思考自我和他者的关系,以及自我如何被别人分享、消费。新媒介文学的典型代表是网络文学。而在当今中国,欧阳友权先生的网络文学研究非常值得关注。他的创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视角  他注重从学理的层面展开内质性和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