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睡眠结构及心率变异性的相关研究

来源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li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心血管神经症睡眠结构及心率变异性(HRV)的特点。方法:选择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心血管神经症组)及正常受试者(正常对照组),各20例;应用微动敏感床垫睡眠监测系统分析睡眠结构情况,行动态心电图检查,采取时域法和频域法分析HRV,间接了解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血管神经症组非快速眼动期的浅睡期占总睡眠时间[(58.04±1.31)%比(62.9±3.61)%]、醒觉总时间[(13±4.123)min比(24±2.739)min]明显增多(P<0.05,<0.01),快速眼动期睡眠期占总睡眠时间[(22.36±0.85)%比(17.38±2.13)%]明显减短(P<0.01);24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h每5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NNI)、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ms的心搏数占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高频谱功率(HF)均明显降低(P<0.01),平均心率、24h每5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低频谱功率(LF)明显升高(P<0.01)。结论: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在睡眠过程中整个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下降,交感神经仍处在一个较高水平的兴奋状态,迷走神经张力下降。
其他文献
高血压脑出血为神经外科的多发病,本病多见于50~60岁的人群,近10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而基底节出血约占全部脑出血的50%以上,具有起病急、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给临床治疗带
目的:探讨和分析联合门诊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2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联合门诊治疗组(62例,在常规门诊指导的基础上实施联合门诊治疗的形式)和常规门诊治疗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高血脂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Caspase(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脂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开胸后穿线做套环,但不收紧结扎线)、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联合IABP行PCI治疗的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
目的:探讨血浆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和嗜铬粒蛋白A(CgA)浓度在不同心力衰竭分级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各种病因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41例(心力衰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