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瘤素M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来源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aiyuyu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研究抑瘤素M(oncostatin M,OSM)基因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ichigan cancer foundation-7,MCF-7)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以最佳感染剂量携带OSM基因的逆转录病毒感染MCF-7人乳腺癌细胞,反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目的基因在MCF-7人乳腺癌细胞中的转录;对感染后的MCF-7人乳腺癌细胞,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检测OSM基因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法检测OSM基因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效应,赫斯特(Hochest)染色法检测凋亡细胞的核形态改变,并用RT-PCR法进一步检测肿瘤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逆转录病毒载体能介导OSM基因在MCF-7人乳腺癌细胞中的转录及表达后,能够显著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MTT法,P=0.0162,P<0.05)并诱导其凋亡(膜联蛋白/碘化丙啶双染法,P=0.02,P<0.05).结论 OSM基因对MCF-7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上调凋亡促进蛋白Bax和Caspase3,下调凋亡调控基因Bcl-2有关。

其他文献
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日趋规范化.如何使手术做到精准、适当和个体化?长期以来外科医生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的理解和处理有很大差异.本文从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SLNB)开始,根据作者临床实践体会及文献资料浅谈乳腺癌腋窝外科处理的相关问题,以期抛砖引玉,共同讨论,促进乳腺癌外科手术水平的提高。
期刊
目的 总结甲状腺全切术中医源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胆外科甲状腺专业组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377例甲状腺全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为13.79%(52/377),暂时性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为10.61%(40/377)。结论术中采用精细被膜解剖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术后改善微循环
为扩大杂志发展,带动学科进步,促进各医疗机构合作与交流,特面向社会各界招募《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杂志与网站会员(包括团体会员、单位会员及个人会员)。
期刊
目的 探讨钼靶立体定位引导下实时麦默通对乳腺钙化病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钼靶定位下实时麦默通诊治42例(2例含双侧病灶),快速石蜡病理检查明确.结果 44个病灶中,良性病灶34个,其中乳腺病27个、纤维腺瘤2个、脂肪瘤1个、囊肿1个,其他良性病变3个,乳腺癌灶10个(1个诊断良性病变术后手术切除活检为乳腺癌).42例中
目的 探讨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PTTG)、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表达与多发及单发性纤维腺瘤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06年至2010年经手术切除的53例多发性纤维腺瘤及160例单发性纤维腺瘤标本,均经10%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13例标本中PTTG、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PTTG、
目的 探讨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0年8月至2011年11月,福建省立医院对甲状腺<6 cm良性结节或腺瘤90例,经乳沟1.2 cm、乳晕1 cm或0.5 cm三孔入路腔镜下超声刀行甲状腺切除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平均住院日、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89例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因术中快速冰冻提示甲状腺癌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00(90 ~240)
女性妊娠期时,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胎盘雌激素、孕酮等激素分泌增加.这些激素水平的变化在甲状腺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妊娠期妇女若并发甲状腺结节,通常表现出快速增大极易恶变的特点,而对于妊娠期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原则,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期刊
目的 探讨术前诊断为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endometrial atypical hyperplasia,EAH)的患者并存隐匿性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入院诊断为EAH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绝经前患者(44例)及绝经患者(17例)分别讨论.根据术后病理切片检查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EAH组及子宫内膜癌组,分别观察绝经前患者及绝经后患者中对合并隐匿性子宫内膜癌有预测价值的危险因素,运用l
1 临床资料女,46岁.2个月前发现颈部肿块并进行性增大,伴呼吸困难、饮水呛咳,1周前上述症状加重,于2d前在外院就诊时出现呼吸困难加剧,神志不清,予以紧急气管插管及吸氧等对症处理后带管转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既往有尿崩症病史10年.关键词:甲状腺;朗格汉斯细胞
1 临床资料女,23岁,体检发现右甲状腺结节.体检: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气管居中,右侧偏峡部甲状腺可及一2.0 cm×1.0cm肿块,表面光滑,质中,边界尚清,无压痛;左侧甲状腺未触及明显结节.T3、T4全套示:甲状腺球蛋白抗体426.30 IU/ml,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600 IU/ml.B超示:①桥本甲状腺炎待排;②右侧甲状腺偏峡部结节,峡部结节建议穿刺活检;③双侧颈部淋巴结探及.因患者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