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三化螟防治指标研究

来源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solinkwei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化螟幼在晚粳稻分蘖,园杆,孕穗,破口期均能侵入,所形成的总受害株数,受害株类型和幼虫存活率与生育期密切相关,分蘖期引起的受害丛率,受害株率和损失率与卵场密度呈正显著相关,单个卵块平均损失稻谷(59.11±2.99)g;孕穗至破口期则损失(74.58±3.31)g.考种结果表明,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是有效穗减少,在现有生产条件下,三化螟经济允许卵块密度为:分蘖期每公顷1950-2250块,孕穗至破口
其他文献
<正> 不久以前,本文的作者之一在试图合成C_9H_7CeCl_3时,得到了非预期产物[Ce(THF)_5Cl_2]~+[Ce(THF)Cl_5]~-(THF=四氢呋喃)的单晶,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该混价配合物的分子
针对人工繁殖释放的天敌在田间的生存率等问题进行建模,提出了一种研究天敌生存率的着色标记统计方法,应用Logistic线性模型给出了不同性别和年龄天敌生存率的极大似然估计,
通过人工接种,造成不同病情小区及病丛,产量损失测定结果表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主要通过降低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而造成产量损失,病害引起的产量损失与病叶率及其严重度有关,经相关
作者就植物生长调节剂缩节胺与乙烯利对大麦幼苗生长的影响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缩节胺单独处理还是与乙烯利联合处理均可显著抑制大麦幼苗的生长。根系生长对缩节胺的反
采用RAPD技术对家蚕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研究,分析了各供试品种材料之间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RAPD能反映各基因组之间丰富的多态性,聚类分析所得的各供试品种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和常规遗传
利用显微镜扩散室研究兔胚胎1 ̄16细胞的渗透静止体积和渗透平衡体积,以及他们与胚胎发育的关系,兔的1、2、4、8和16细胞的渗透静止体积分别是0.235、0.211、0.193、0.169和0.148。结果表明,在16细胞以前,随着胚胎的发育
按照目前杭州及以南地区早稻育种一年三季(当地早、晚2季,海南冬繁1季)的实践,选择了14个不同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AC)的早稻品种分别在杭州作早稻、翻秋和在海南冬季种植,对同一品种的AAC、胶稠
家蚕平面丝均匀度的优劣直接影响平面丝产品的质量.为探明家蚕品种间平面丝均匀度的遗传性差异,用单位面积丝重量的变异系数对菁松等14个春用、夏秋用蚕品种以及薪杭&#215;科明等
钩端螺旋体七日热血清型(56610)培养物,经甲醛灭活后免疫BAL 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6株阳性杂交瘤,分别定名为1A9、1B8、1F9、2D10、2E4、3E8,其中1A9、1F9、2D10、2E4为特异性抗56610杂交瘤。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多抗
利用荧光探针EB(溴化乙啶)研究茶多酚(TP)与DNA的相互作用及顺铂(CDDP)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EB-DNA体系中加入TP后,荧光光谱形状和峰位几乎无变化,而荧光强度明显下降;TP压低EB-DNA荧光强度的效率D与其浓度成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