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单位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

来源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68275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作为行政单位进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提高了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率,还进一步加强了政府对财政资金的宏观管理,调动了广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进行。因此,可以说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早已成为行政事业单位谋求发展,推进事业单位完善自理结构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行政单位绩效考核的含义入手进行粗浅的探讨,并结合个人实践工作经验,对提出几点改进行政单位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对策,以期真正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的考准、平实工作。
  【关键词】 行政单位 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改进对策
  前言:
  自我国引入绩效考核评价体制以来,在各个行业中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近些年来,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制在行政单位的实行,俨然已经成为我国行政单位进行资金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行政单位改革的一种重要内容。然而由于行政单位的日常活动繁杂、范围广泛,以至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实行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大降低了行政单位绩效考核的作用,解决工作刻不容缓。以下笔者从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制的含义及其制定原则入手进行粗浅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几点改进行政单位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对策,以期真正做到考准、评实,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1. 行政单位绩效考核的含义及其制定原则
  1.1行政单位绩效考核的含义
  绩效考核主要是指在现代化管理中,运用特定的指标或标准,对单位员工过去已经发生的工作行为、工作业绩进行综合评估,并且充分利用评估结构对员工将来的工作形成进行正面导向的方法。尤其是近些年来,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制早已成为单位管理重要手段。然而与企业不同,在行政单位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中,其所考核的依据,不仅仅是单位员工过去已经发生的工作行为、工作业绩,而根据他在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特殊性质,其考核内容依据业务管理的不同,主要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核。也就是说,在行政单位的绩效考核,是按照我国行政机关以及相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实际反町管理权限,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所属公职人员在工作中的政治素质、业务表现、行为能力、工作成果等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考察和评价过程。进而在工作中做到正确的人员奖惩、职务升降、工资增减、培训和辞退等客观管理活动。
  1.2 构建行政单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在构建行政单位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时,行政事业单位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首先,公平性原则。因为只有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保证绝对的公平、公正,其所考核的内容,考核所得出的结构才有可信度,才能起到激励员工的最终作用;其次,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既是指在制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时应该避免掺入主考官、主考单位的主观感情色彩,应更多的针对客观情况进行公允评价,才能真正保证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有效;再次,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则是指在制定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时,其内容应该包含单位员工的方方面面成绩,而不仅仅是以工作业绩为主;最后,显著性的原则。考核评价指标的选取应能最大限度地揭示事业单位员工岗位与职务之间的差异,对于那些基本类似或指标值相差不大的指标可适当舍去,以减少指标的冗余。
  2. 进一步改进行政单位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对策
  2.1根据行政单位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制定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更好将績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行政单位之中,根据行政单位人员的不同层级、不同岗位,有针对性地制订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尤为重要。也就是说在制定指标体系中,应该针对事业单位不同层级或不同类别的考核对象,分别设计具体的考核指标,以区别其工作性质及强度的不同。同时,对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考核对象进行考核时,考核指标应该赋予不同的权重。这样才能更清楚、更有效地反映职工工作业绩的差别。
  2.2 在制定行政单位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时应细化的其指标内容
  在行政单位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中,行政单位应该首先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角度上出发,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科学方法制定绩效考核内容,以此提高行政单位绩效考核的有效性。尤其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针对每一个考核指标,我们还应该有具体而又详细的说明其指标评价考核内容,以便考核者、被考核者能够准确的掌握所要考核,把握考核内涵,降低因不了解考核指标还以所造成的行为偏差。另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行政单位所制定的指标体系中,其“绩”所考核的指标,可以分解为“个性指标”和“共性指标”。而采用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形式,不仅能够帮助行政单位在绩效考核工作中,克服原有考核指标过于机械化、缺乏针对性的不足点,还能有侧重点的分层对考核对象进行指标权重分析,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高行政单位绩效考核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度。
  2.3 加强对行政单位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考核周期的确定
  目前我国行政单位在绩效考核评价中,主要以全年工作指标为基准,进行绩效考核工作,大大的降低了绩效考核工作的动态性,无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因为,行政单位的干部员工其表现水平,不是一个单方面的指标体现,更是一个全面的动态表现过程,是一个在某一段时间内全部素质水平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变化性。也正因如此,行政单位的绩效考核评价标准体系,应针对这一对台情况,建立月度考核、半年考核、年终考核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利用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想结合的方式,来对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也就是说在进行考核工作时,重点注重员工在平时工作中的积累,形成整体印象,以便为半年、年终考核提供较为详实的资料。同时,由月度、季度所呈现出的考核结果,也能给员工一个正确的导线作用,不仅有效提高了绩效考核的准确度,也切实发挥的绩效考核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最大作用。
  2.4进一步量化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
  行政单位要坚持发展创新、注重实绩,客观公正、奖勤罚懒,实事求实、反对作假,量化考核、便于操作,综合评定、群众公认,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等原则,实行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全面、客观、公正地评定各目标责任单位工作业绩,实现工作绩效与经济奖惩、政治待遇挂钩,对各行政事业实行了绩效考核办法,大大提高了全体干部的工作责任感。   3.应用行政单位绩效考核行业软件提高管理效率
  根据人事管理原理,结合全国行政事业单位(特别是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现状,在各地多年绩效考核实践基础上,推行行政单位绩效考核行业软件,强调绩效过程,上下级间可针对指标(任务)实时沟通、及时反馈,真正将绩效提升落实在每项具体工作中。
  绩效考核管理的基础是目标的确立与分解,没有目标的确立与分解就没有绩效管理,因而行政单位在实施绩效管理的时候必须保证所设立的目标及目标的分解具有科学性、可实现性,同时要保证所设立目标具有可衡量性。
  其特点是实现了⑴随需应变的考核流程;⑵灵活的考核表,可自由配置;⑶自定义角色,实现多人协同评价;⑷实时绩效跟踪与反馈,让绩效不流于形式。行政单位绩效考核行业软件以信息化的绩效过程管理,将实现员工目标、任务追踪、评估反馈的无缝衔接,原本周期性的绩效管理任务也将通过上下级间的实时反馈、沟通变成一个真正持续提升的过程。在绩效执行的过程中,帮助员工持续提升,有效的发掘潜在人才并激励、保留,不断驱动组织绩效的提升!
  绩效考核系统采用光标阅读机、高速扫描仪、客户端采集包、计算机网络和手工采集为录入手段,以多种统计学分析方法和用户自定义方法为基础,结合各地复杂考核流程,强调考核的本地化和个性化,既兼顾人力资源管理,又充分考慮了软件的通用性和使用的简捷易懂,用户可根据考核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定义测评项目、测评人身份以及在汇总中的权重。从而形成了一套过去无法想的高效工作机制和高精确的考核结果。工作方法的创新,必然开创良好工作局面,这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理部门从繁琐耗时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为应用单位绩效考核体系的完善以及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有的错误认识是将绩效考核系统与绩效管理系统混为一谈,只重视打分,而忽略实际任务的管理。因此每季度的考核也成了形式主义,逐步陷入绩效“只考不管”、“考而无用”的困境。在应用行政单位绩效考核行业软件时要明确绩效管理系统不仅重视考核流程,更关注管理实效。通过推动全员参与绩效管理,将考核、执行和反馈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塑造行政单位需要的绩效文化,最终实现组织绩效的不断提升,将人才资本转换成绩效成果。
  结束语:
  综上述所述,本文笔者对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含义及其制定原则进行粗浅的探讨,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虽然我国行政单位引入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制时间不长,但其俨然已经成为行政单位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的重要管理手段。因此,行政单位在日常管理中,更应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推动行政单位治理结构的完善,调动干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徐俊峰;人事管理的逻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徐艳,曾国平;论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取向--法治与人本[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陈镜;陈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研究[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年11期.
  [4] 唐芳;王永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J];当代经理人(下半月);2005年03期.
  [5] 薛方;周丹凤;浅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知识管理[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13期.
  [6] 粟小聪;探析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09年09期.
  [7] 张松顷;改进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的思考[J];经济视角(下);2009年12期.
  [8] 梁敏;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改革初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03期.
  (作者单位:哈尔滨铁路公安局)
其他文献
【摘 要】 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教育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阶段,也是高校德育教育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在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发展的今天,高校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但是在当前高校德育教育中仍然有一些薄弱环节的现状需要进行采取有效对策加以改进。  【关键词】 高校 德育教育 现状 对策  本文阐述了目前高校德育教育中管理的现状以及采取的对策进行了以下浅谈。  1. 目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某热电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人力资源和管理相关理论,结合科学分析和研究工具,发现和探讨国有控股公司遗留的薪酬不合理问题。通过引入宽带薪酬的概念,充分考虑员工的技能特点和工作性质,结合薪酬理论和激励理论,建立一套适合该公司的、科学的、能够激励员工的薪酬体系,从而提高公司员工的满意度、忠诚度。  1. 理论基础  1.1宽带薪酬  宽带薪酬始于20世纪90年代,是爱德华·罗勒等美国学者
期刊
【摘 要】 随着时代发展,世界正兴起全球化浪潮,每个国家都不可避免融入这一巨浪之中。全球化有利也有弊,它既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同时也引发了许多全球化问题,例如文明冲突、贸易摩擦、环境污染、主权削弱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寻求全球伦理。本文首次对全球化问题与全球问题作了区分,初步提出了在国际法与全球伦理的前提下,构建德法并用的国际社会这一新的思想。  【关键词】 全球化 全球伦理 全球化问题
期刊
【摘 要】 目前,人们看待案例研究方式存在一些误区,限制了研究方式的适用范围。本文对误区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案例研究是科学的研究归纳方式,案例研究可以应用到实证会计中,也可以应用到规范会计中。本文对案例研究的科学性、案例研究在会计领域的适用性、会计案例研究的类型、会计案例的研究要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案例研究方法在会计领域中能够起到实际的应用作用。  【关键词】 案例研究方法 会计领
期刊
【摘 要】 高校教师要胜任当代社会教育工作,不仅要有精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精湛的教育教学能力,更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文章从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学习、增强爱心和责任感、防微杜渐、积极与人交往和加强法律意识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高校教师必须在工作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职业道德 修养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之间日益激烈的经济、科技竞争最后都归结于人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对水利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大,人们逐渐将目光转向泡沼资源的开发上。笔者在多年从事水利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内目前水利建设开展情况,针对如何开发我国西部地区泡沼资源提供一些有益建议,希望能够对西部地区水利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  【关键词】 泡沼 开发 建议  1. 江河水资源概括和开发情况  大安市具有丰富的地表水资源,主要水利资源有嫩江、洮儿河、霍林
期刊
【摘 要】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各级地方政府执行上级决策的能力,直接影响着我国各项政策执行效果。但目前地方政府执行力在行政执行性、权威性和能动性出现弱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部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政策执行缺乏规范,执行效率低下等,为此,本文提出通过加强执行人员内生素质和建立外部强化监督机制等对策,解决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的问题。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执行力弱化 影响因素
期刊
Abstract : Researchers have realized the effect of absorptive capacity on firm performance.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 the literature to comprehend the concept of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dentify the d
期刊
平煤股份田庄选煤厂(以下简称田选)2010年以来,瞄准行业标杆,以打造千万吨级选煤厂为目标,以"建设新田选,树立新形象"为统领,通过导入卓越绩效管理体系,按照"保安全、稳质量、提产率、降成本"要求,通过整合各基础管理单元,建立自我完善、追求卓越的发展机制,全面提升企业整体运营质量,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2011年10月荣获平顶山市市长质量奖。2012年8月,被中国质量管理协会授予“2011年度全国实
期刊
【摘 要】 社会不稳定原因有经济原因、政治原因和社会心理原因。要坚持为民谋利,不断调整利益关系;坚持反腐倡廉,不断密切党群关系;坚持疏通引导,不断畅通人民群众的诉求表达渠道。这是当前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举措。  【关键词】 社会 稳定 原因 举措  维护社会稳定问题是历代统治阶级所必须关注的问题。它是经济社会发展前进的前提或条件。目前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显得格外重要。笔者试图从以下两个层面对维护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