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的教学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ssdd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电工类专业中,《电工仪表与测量》是培养高技能维修电工人才,一门具有专业性理论依据的课程。本文通过介绍《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学生技能目标为主,注重《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教学进行详细分析,并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进行《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教学。
  【关键词】 电工仪表与测量;任务驱动;教学法;万用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F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1
  一、《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教学中,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尽管中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与仪器或仪表相接触,但是这仅仅只能加深学生对仪器仪表的外观认识,无法对仪器仪表的具体结构和原理进行详细了解,要想掌握其主要技能是远远不够的。例如:在学习万用表的时候,由于万用表的表头属于磁电系测量机构,在出厂的时候已经调试和封装,因此,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无法与表头内部结构相接触,更无法了解其表头的实际工作原理。这样不仅加大了万用表的学习难度,而且还使教学效果受到了影响。除此之外,由于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枯燥无味,失去对《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学习的兴趣,用于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少,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改变以往教学的方式势在必行。
  二、以培养学生技能目标为主,注重《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教学
  1、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绪论课开始
  由于绪论课是引导和吸引学生进入《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的第一堂课,因此,激发中职学生对该课程积极思考和学习的兴趣是帮助学生日后掌握《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知识的关键。我们可以先通过介绍学校实验室中常见的电工仪表,向学生们介绍电工测量的对象,让学生了解电工仪表测量技术的广泛性。然后向学生介绍日常生活中的电工产品,例如:电视机、稳压器、手机、充电器、收音机等,一旦这些产品出现问题,都需要利用所学的电工仪表与测量技术进行维修。并让学生观察其内部的结构,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2、综合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教学
  目前,在新教学理念中,注重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因此,可以采用一体化教学的方式,将课堂和实验相结合,培养学生实际动手和探索的能力。首先,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有目的、巧妙性的提出问题,制造悬念,并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其次,可以采用目标任务驱动教学的方式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结合实际练习,在提高学生主动和互动性,以及创新能力的同时,实现对课程知识的掌握。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类比和反复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学会总结、举一反三,不断反复练习和测验,对所学知识熟练掌握。例如:在学习万用表,模拟测量直流电流和电压的时候,通过对直流电流和电压测量电路进行对比,得知尽管获取的电路原理不一样,但是由于两者共用一个直流微安表头,直流电流测量电路并联、电压测量电路串联电阻扩大量程。最后通过总结让学生了解和区分直流、交流电压,以及电阻之间的不同之处。
  3、注重教学环节和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学习习惯
  在《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由于学生既要学会理论基础,又要学会应用各种电工仪表与测量的方式,因此,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学会先预习后听课、做好课程笔记、不断反复进行复习和练习。
  过去,教师在上课时也大多使用多媒体课件,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方法完全照搬其他学科的模式,仍然以讲授为主。学生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自主学习机会较少。所以新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电工仪表的讲解时,应该注重对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首先就是对于每种仪表进行分类,对于每种类型的仪表,特点,外型和标志都要在课堂上充分的讲解,这样学生才能够有非常直观的认识,做到这一点以后,就可以对于仪表和测量方法进行分组的探讨,每种仪表的适用范围和用途都不一样,所以让学生们进行分组探讨,对增加其记忆有着很大的作用,能够让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互相探讨中得到一定的结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每一节课后教师都应该布置相应的思考题目给学生,希望学生在课后能借助和利用自己查阅的资料和课堂知识来完成作业,教师可以通过课程系统平台的作业管理功能完成大量学生的作业的收集、记录工作。
  三、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进行《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教学
  1、分配小组合作学习
  将学习层次不同的学生以4到5人为一组进行分配,并选取一名有组织能力的学生作为小组组长,帮助小组发挥团结互助和协作的能力,共同积极主动的完成学习任务。
  2、设计学习任务
  由于学习任务的设计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因此,任务要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吸引性,同时还要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相紧扣。例如:在学习万用表的时候,任务以万用表套件组装为主,通过讲解万用表的用途,将任务细分为:对元器件进行识别;学习焊接技术;对原理图和印制板图进行分析;对万用表进行组装工艺学习;学会使用万用表等。
  3、科学进行教学
  当任务提出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明确自己的学习切入点,进行问题的提出和探究,以及解决。即使需要教师讲解,教师也要引导学生通过引入要点、重点,帮助学生透析和规范操作中的难点,并对遇到的问题进行解析、细化、深化,在分组实践和讨论中,主动寻找解决方案。例如:在学习对元器件进行识别的时候,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利用课内外书籍或工具查找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评估做出答案,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学会组装万用表、了解万用表原理,对常见故障进行维修,还使学生提高了综合学习的技能,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讨论和沟通,深入思考问题。针对任务完成的情况和效果,讨论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心得体会、解决方式,以及日后的改進与提高。
  4、教学反思
  由于不同中职学生对同一件事物各自的思维方式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认同学生个性上的差异,勇于倡导学生个性上的发展,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使学生自信心得以提高。同时,教师还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任务的选取与设计,必须先以实际试验出发,其次增加趣味,最后根据任务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布置提示和讲解。在学生完成任务以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和操作规范等方面所做出的客观性综合评价与反思,也是任务教学中的关键。评价可以以个人、小组、教师点评等多种方式进行。让学生实时了解自己的不足与缺陷,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调整,使学生知识和操作有效的结合,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对于学生而言,任务的结束并不是学习的结束,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因此,教师对任务驱动教学的弹性设计是影响学生求知欲,及时巩固消化的关键。
  总而言之,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在中职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实践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利用好《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是目前教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陈霞.提高“电工仪表与测量”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23期
  [2]尹小燕.《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J].职业;2010年30期
  [3]陶静.浅谈《电工仪表与测量》中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兴趣[J].快乐阅读;2011年21期
其他文献
【摘 要】 单词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很重要,有效开展英语单词教学已成为目前许多教师要研究的问题。本人在多年教学中总结出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这几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记忆单词的效率。  【关键词】 情境教学;引导兴趣;归类对比  【中图分类号】G63.0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1  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Wilkins)说:“Without g
第一部分应用E-Tracking技术评价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颈动脉弹性功能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探讨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颈动脉管壁弹性功能。方法:选取36例原发性
【摘 要】 斯坦贝克的《伊甸之东》中隐含着复杂的道家思想。斯坦贝克在《伊甸之东》中创立了种种对立面,例如善与恶,爱与恨,福与祸,等等。然而,斯坦贝克并没有在这些对立面之间划出一条清晰的分界线。相反,斯坦贝克认为,世上没有绝对的善与绝对的恶、爱与恨交织缠绕、福与祸相存相依。斯坦贝克这种辩证的、整体性的思想,恰恰是道家思想最鲜明的特色。  【关键词】 《伊甸之东》;斯坦贝克;道家思想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