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法天地造物思想探析

来源 :美术文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qqqz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象法天地的思想观念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我国古代诸多造物思想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对我国古代设计造物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首先引入象法天地的观点,探讨象法天地思想的历史渊源、形成过程以及发展脉络,然后分别从法天地之数、法天地之形、法天地之色彩、法天地之意蕴四个方面分析象法天地这一造物思想.
其他文献
艺术场域是关于艺术空间的一种认知,是将抽象的艺术空间聚焦于物质的一种呈现.艺术场域作为精神和文化性质的承载,从最初的“museum”博物馆的概念蜕变为“museum of art”的艺术博物馆等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功能、逻辑、经济和效率的实现已经不足以构成场域设计的整体基础和必要前提,文化、情感、概念、信息等非物质元素同样成为场域构成的必要因素,而艺术场域本身也从私人走向大众,从物质存在走向虚拟网格,在一个个元素、条件的变迁中发生着巨变.
意境作为中国美学思想的重要标识之一,是我国古典审美“心神合一”思想的重要体现,集中表现为情景的交融以及意象的统一.传统水墨画作为中国画的代表,以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特征和内在气质、审美立意深刻影响着我国艺术审美的标准演进.现代绘画审美观念和美学思想的不断发展更是促进了水墨画形式语言与漫画表达方式、审美意境的相互渗透,促进了创作者的主观情感、审美理念与客观对象的物我交融,对拓展漫画内容、丰富漫画表现形式、推动水墨漫画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围绕中国水墨画的审美特征,探究水墨画意境在水墨漫画中的表现方式及
水墨画代表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髓,浓缩了从古至今文人艺者的审美品格,经过千年的发展与沉淀,水墨画形成了成熟而完善的语言体系,从绘画工具到笔墨趣味,从技法布局再到艺术内涵,无不体现着绘画的魅力所在.随着时代的变迁与艺术环境的转变,很多人在探索传统水墨画创作语言的重构,以表达当代的艺术精神追求.无论水墨语言如何进行现代化的转换,在我看来,“笔墨绘万象,得意而忘形”的这一法则并没有改变,在此结合创作实践谈谈我的心得.
期刊
中国画从形成、发展到成熟,走的是一条程式化道路,因为程式化语言用一种浓缩的方式和不同寻常的表现力凝聚成为相对固定的视觉形象,并以精深的文化内涵赋予其内在性的特质,使中国画的艺术形式和笔墨语言独树一帜,自成一格.因此,只有用程式化审美去认识中国画,才能体味中国画的博大精深,才能寻找到具有时代新意的切入点,最终促进当代中国画的健康发展.这是我们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觉守护,也是今天一再强调的文化自信.
本文主要分析近年来界外艺术的样式、起源、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相较于其他艺术形式,界外艺术的空间更为开放,受众更为广泛,其向内可溯源艺术创作中的根源动力,向外可以突破其他艺术形式的枷锁束缚,强调艺术的普遍性、平民性.界外艺术的实质不单指艺术历史与流派,也涉及社会影响、文化融合、人文交流等方面,对我国当代画坛有深远的影响.
广西沿海地区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数量较多、规模较大的西洋建筑.这些西洋建筑具有诸多价值特色,理应得到保护与利用.本文通过分析广西沿海地区近代西洋建筑保护利用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价值特色、保护现状、保护策略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为广西近代西洋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中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色彩审美意识.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日本的文化形成和发展都深受中国的影响,但因风土人情、审美观念的差异,日本又形成了与中国有所差异的色彩意识.日本吸收、发展中国汉字和色彩文化,近代又不断融合西方色彩观念,衍生出复杂的色彩含义和主观色彩感.本文主要探究中日两国色彩审美意识的表达差异.
进入新时代,大众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都发生了重大改变,西方的造型理念逐渐渗透到写意画中.本文意在深入探讨我国传统写意画的特征,充分理解其内在精神,以期最大限度地促进写意画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和传播.
本文首先列举建康地区(今江苏南京)现已发掘的南朝墓画像砖图像,然后通过对南朝政治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分析,探讨这些画像砖中未出现同时期北朝孝子题材图像的原因.
赵孟身为宋代宗室后人,于元世祖统治后期官居高位.由于元朝文化的波诡云谲,他逐渐认识到“复古道”以振士气的重要性.复古、“以书入画”是赵孟的主要艺术思想,他对“古意”的追寻影响了宋朝书画发展的方向,对元朝后期书画的发展乃至当代对传统书画的认知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