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溶栓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sys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行阿替普酶(rt-Pa)溶栓和行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亳州市人民医院并行静脉溶栓治疗的1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rt-Pa组行rt-Pa溶栓治疗的患者92例,尿激酶组行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患者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溶栓后疗效、并发症等.结果 一般资料:两组的年龄、性别比例、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基线收缩压、基线血糖、到院至用药时间(DN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激酶组患者的发病至到院时间长于rt-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a组有效率为76.09%,尿激酶组有效率为73.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并发症:rt-Pa组出现2例并发颅内出血,尿激酶组无颅内出血病例;rt-Pa组较尿激酶组其他系统出血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期脑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疗与rt-Pa溶栓治疗同样有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尿激酶溶栓的安全性不低于rt-Pa,尿激酶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重症患者应用万古霉素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VPT)与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VM)、万古霉素联合氨曲南(VA)、万古霉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VCS)之间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及临床预后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7年9月至2020年4月接受VPT、VM、VA、VCS联合治疗至少48h的重症患者病例,按联合使用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进行分组,收集各组临床资料,比较AKI发生率和临床预后.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AKI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33例病例,其中VPT组32例、
目的 改进苦参碱氯化钠注射液现行标准中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为科学制订有关物质测定方法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采用Waters Xbridge 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6.2±0.1)](10 ∶ 9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 μL;线性斜率法计算各杂质相对校正因子.结果 在拟定的色谱条件下,苦参碱与相关杂质完全分离,辅料对主成分及有关物质
目的 探讨“绿色通道”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等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急诊治疗,观察组患者开启急诊绿色通道进行救治,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救治模式下的等待手术时间、辅助检查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等待手术时间、辅助检查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目的 分析静脉溶栓治疗中急性缺血性卒中TOAST分型特征及其预后.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卒中单元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病例资料,利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等量表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同TOAST分型溶栓时神经功能缺损、溶栓后出血及病情反复等特征,探讨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3个月内预后因素.结果 入组118例患者,不同TOAST亚型间溶栓前、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12.060,P<0.05;H=11.500,P<0.05);72 h内各亚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外周动脉疾病老年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门诊及住院T2DM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100例,年龄均>70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降血糖、调脂、抗血小板聚集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三七总皂苷片100 mg,每日3次,总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监测两组血压、腰围(WC)、体质量指数(BMI),检测空腹血糖(FBG)、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纤维蛋白原(FIB)等代谢指标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目的 研究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6-2020年宫颈癌病例特点,为提高宫颈癌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搜集本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宫颈癌239例,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多方面分析宫颈癌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 宫颈癌发病年龄多集中在40~60岁年龄段,ⅠB期占比最多.55.6%患者有流产史.病理类型鳞癌最多,占比86.2%.鳞癌中,HPV+患者占比37.4%;腺癌中,HPV+占比58.6%.随着FIGO分期越靠后,治疗疗效越差(P=0.012).结论 宫颈癌早期治疗效果尚可,应重视各生育年龄组妇女
目的 探讨在卵子冷冻液中添加合适浓度的褪黑素能否改善卵子存活率和受精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10月在本中心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时临床废弃未受精卵母细胞(判断标准:受精评估时无原核和第二极体出现),根据实验目的不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探寻最佳的褪黑素添加浓度,经过第一阶段实验分析发现添加10-9 M浓度组卵子存活率最高(88.64%vs.74.12%,P<0.05);第二阶段实验是用玻璃化冷冻及解冻方法冷冻及解冻卵子后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观察及分析1
目的 建立QuEChERS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法测定黄精中的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等74种农药的残留.方法 样品经乙腈涡旋提取、QuEChERS净化、乙腈定容后,由HP-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 μm)分离,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内标法定量.结果 74种农药在4~400 ng·m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7;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在0.04~3.32和0.14~11.05 mg·kg-1,3
目的 研究观察微小核糖核酸-486-5p(miR-486-5p)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PF)小鼠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健康、清洁级雄性C57BL/6小鼠40只,10只分为正常组,剩余30只建立博莱霉素致PF模型,为模型组、miR-486-5p低表达组、miR-486-5p过表达组,各10只.检测miR-486-5p表达,观察病理组织,统计肺指数、HYP含量,检测FN、α-SMA蛋白表达及TGFβ1/Smad通路相关蛋白.结果 miR-486-5p过表达组miR-486-5p表达高于模型组、miR-48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炎症级联反应以及预后因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以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0例VAP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组患者分为治疗组(n=37)和对照组(n=33),两组均参照中国HAP/VAP指南进行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 mL,Bid),疗程7 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7、10 d记录两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检测WBC、CRP、PCT及IL-6水平,并统计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