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 :临床肾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feng96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gA肾病仍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有高达20%~40%的患者在肾活检确诊后的20年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目前针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是支持疗法和免疫抑制治疗,而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是有效治疗该病的关键,关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是肾脏病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围绕目前主流的IgA肾病发病的“四重打击”学说进行综述,并对参与发病的IgA受体及激活的补体途径进行探讨,为临床进一步探索IgA肾病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行肾脏替代治疗的重要方式,腹膜透析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腹膜透析导管的存活率.了解不同的置管方式,根据患者状况、操作人员技术、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置管方式对腹膜透析的开展至关重要.
目的 探讨桃红四物汤对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细胞外信号调控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1/2,ERK1/2)/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取SD大鼠7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桃红四物汤低(4.5 g/kg)、中(9 g/kg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兴产业大批量涌现出来,国家一直鼓励发展创新型产业,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地方政府也大力推动新型产业的发展,并结合本地区自身特点,根据技术需求与新型产业特点发展产业链,同时,与大学院校以及研究所共同合作建立起新型的研发机构,这些新型研发机构的创立,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全新的发展局面,但是,新型研发机构财务管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新型研发机构可持续发展进程.本文首先对新型研发机构财务管理进行了概述,其次分析了新型研发机构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新型研发机构财务管理提出几点建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的首选血管通路.其中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是目前临床常选用的动静脉内瘘手术,其手术方式多样化,分别有传统端侧吻合术、传统端端吻合术、传统侧侧吻合术及改良的端侧吻合术、改良的端端吻合术、改良的侧侧吻合术.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成形术不同术式,阐述各自优缺点,以期指导临床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手术的开展.
患儿,男,17岁,因“全身水肿伴呼吸困难1周”入院,患儿为第1胎第1产,足月自然分娩,出生体重5. 8 kg,婴儿期肌张力较低下,坐、走等大运动发育落后于同龄儿,7岁开始食欲亢进,体重明显增长.12岁行睾丸下降固定术.现未上学,与人交流可,体型较同龄人矮胖,智力落后于同龄人.患者父母表型正常,非近亲婚配,否认家族遗传病史.体格检查结果:体温36. 7℃,心率104次/min,呼吸19次/min,体重115 kg,身高158 cm,体重指数46. 07 kg/m2,血压104/61 mmHg (1 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