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艺术浅探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f01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语文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了语文教学应注意问题的设计和提问的艺术,着重论述了语文课堂问题设计的艺术与策略。
  【关键词】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艺术
  语文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掌握得好能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语文教学不只是简单地实施教学计划的过程,更是一个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师生互动的过程。合适的、巧妙的提问是开启学生心智、激活其创造潜能的有效手段。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运用得当,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教学效率;运用不当,不但无益教学的顺利开展,而且会迟滞学生思路,窒息课堂良好的气氛。那么,当今高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一、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问题没有整体思考
  从笔者的听、评课中发现,一些语文教师对问题的设计缺乏整体的思考,没有全局观念,比较松散零碎。有时一个主问题就能通领文章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即能让学生以此集中阅读,系统思考,举一反三,连贯作出解答,把握文章主旨,理解问题实质。可有的教师偏要将问题肢解,以一个个的小问题让学生思考,看似化难为易,实际上导致学生思考不得要领,抓不住要点,回答只是片言碎语,无法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本质,导致阅读教学的低效或无效。
  (二)问题提得多而杂
  有的语文教师课堂提问过于繁杂,仿佛不提问就不是语文教学似的。课堂上,教师一上课就接二连三地发问,学生只好连续不断地回答。一堂课听下来,看似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却能给学生多少知识的获益、能力的提升?看似内容丰富,却没有语文课应有的语文味。这样的课,教师问得累,学生答得烦。这样的课静心思索在听、说、读、写方面究竟对学生有多少帮助?
  (三)问题简单肤浅,缺乏厚度
  有的语文教师在课前对问题的设计没有精心设计,准备不充分,导致上课时问题简单肤浅,缺乏思考,无法拓宽学生思维的厚度。课中常常出现简单性判断的问题“是不是”“好不好”等。提问思维起点低,比重大,只在表层上做文章,没有引导学生将问题深化,达不到抓住问题本质的目的,缺乏问题的厚度,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二、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设计与实施提问呢?
  (一)有的放矢,切中要害
  教师设计的问题应有的放矢,切中要害;要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能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譬如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时,笔者紧紧抓住该文内容深刻、语言准确这一特点,设计问题如下:在这篇悼文中,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为什么不用“呼吸已停止了”“心脏也停止了跳动”等来表述,而用“停止了思想”来表达?这一问题的设计易产生悬念,吸引学生并引发思考。接着,笔者从用词的准确性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出发, 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明确马克思非一般的人,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思想家,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创始者。他的一生给人类留下了不少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用“停止了思想”来表述,更能突出马克思这一伟大思想家的形象。
  所以,联系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提问,既能启发学生心智,又能切中问题要害。这岂不是我们追求有效教学的理想境界吗?
  (二)先易后難,逐层深入
  语文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须遵循先易后难,逐层深入的原则。做到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科学的问题设计,犹如树上的果子,既非伸手可摘,也非高不可攀,而是要上其跳一跳能摘到。现实的语文课堂有不少不仅人意的事例。如有的语文教师教材不可谓不深入钻研,问题设计不可谓不独到,但课堂中学生的发言却廖廖无几,发言的质量也实在难以恭维。这是为何,究其原因是其问题设计未思考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又缺乏铺搭台阶,致使课堂陷入僵局或只成了少数学生的舞台。
  如当你教《离太阳最近的树》一文时,应设计出先易后难的问题,能使学生随着问题的深入把握文章的精神实质。你可如下设计问题:一是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树?作者是怎样描写的?二是文章重点描写的是红柳树,那么,作者要歌颂它什么?三是在歌颂的同时,那句话又暗示了红柳的悲剧?四是红柳的作用是什么?五是你如何理解司务长的反问?六是这是一首颂歌,作者在歌颂什么?七是这又是一首悲歌,作者在悲叹什么?八是如何理解红柳的悲剧意义?九是请概括文章的主题和抒情特色?说说本文与《森林写意》在写法上的异同?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分析,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及把握可基本达到预期的效果。当然这还须师生双边的密切互动和合作,学生间的积极配合与认真思考等。
  (三)讲究方法,注重效果
  语文课堂提问应讲究方法,注重实效。若课堂提问方法得当,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能力的目的。课堂提问的方法很多,现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重要方法。
  1.要点突破法。一堂课能否抓住要点进行提问突破,是决定教师这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师须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重点,精心设计课堂问题。要从关键问题入手并作为突破口,犹如“牵一发而动全身”。譬如在讲解《荷塘月色》一文时,教师可抓住“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这一关键问题展开。设计问题如下:本文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的?作者为何要在夜晚去散步?作者如何描绘了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文章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从哪些词语中隐隐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等等。教学中可紧紧围绕这几个关键问题展开讨论,引发思考,把握主题及作者思想感情情的变化。
  2.化整为零法。课堂上若教师提的问题大而难,学生就难以回答,达不到教学目的,此时应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以《一碗清汤荞麦面》为例。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回答“一碗清汤荞麦面究竟隐含着怎样的意义?”这么大的题目学生显然难以回答好。此时可化大为小,各个突破,逐渐把握其内涵。可分解为:为什么在晚上十点半以后才出来吃面?为什么三个人只买一碗面?老板夫妇为什么给他们多放一些面?母子三人的家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故?前后四次吃面的时间、地点、人物都一样,但你能发现母子三人穿的衣服有何变化,买面的数量有何变化,这些变化意在说明什么?你从母子三人的对话中明白了什么?你从老板夫妇的热情好客中发现了什么?小说物化的线索是什么?认识主题的切入点和关键点是什么?小说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从母子三人的身上你领悟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等等。通过这一个个小问题地思考、讨论、分析与解决,就能较好地解决大问题,达到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总之,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更是一种艺术,若运用得当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至于在教学中采用何种问题教学法,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可呆板照搬。
  参考文献:
  [1]阎承利.教学最优化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2]张宝臣等主编.课堂教学艺术[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3]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出发,来解析目前我国高校钢琴集体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找到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大学钢琴;集体课程;教学改革  引言  对于我国目前的钢琴课程教育,还是处在相对的发展阶段。其中的一些教育体系结构都不是很完善,这就相应的导致了我国大学钢琴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问题很多。对于如何有效的开展大学钢琴教育教学工作,我们需要借助于目前国际中较为流行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目的 了解情景剧表演教学法在《护理沟通与礼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级大专学生118名为实验组,在《护理沟通与礼仪》教学中采用情景剧表演教学法,另外随机选取2013级大专学生120名学生为对照组,在《护理沟通与礼仪》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对两组的理论考核及实践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并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情景剧表演教学法的评价,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配电运行设备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果。本文重点分析了配电运行中设备的检修和维护技巧。  【关键词】配电设备;设备检修;维护技巧  0.引言  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人们对生命财产安全的关注度和要求越来越高。配电设备是电网的重要组成,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也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必须加强配电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
【摘 要】本文从激发学生的兴趣、采取合理的教学法、利用好多媒体教学、搞好课堂教学设计、改革学生评价体系五个方面论述了应该如何加强高等代数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高等代数;教学改革;评价体系  高等代数是数学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之一,也是攻读目前大多数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必考科目之一,其作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不言而喻。新的时期,社会在发展,学生的教育基础、认知态度也在发生变化,高等代数这门课的教学需要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建筑防水工程的防水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工程技术,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寿命、改善人居环境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从正确选用防水材料和组织施工两个大的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建筑;防水;工程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蓬勃发展。建筑工程防水施工任务不断增加。防水施工的任务是必须保证防水工程无渗漏,质量优良。防水工程直接影响建筑使用年限,涉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