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完善“职工自主参与管理”的形式与途径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随着企业发展壮大,如何在企业内部有效实施企业文化已成为许多管理者越来越重视的问题。从加强班组建设、宣传推广企业理念、落实职工需求、调动职工的工作兴趣、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五个方面来实现“职工自主参与管理”,降低管理阻力,提升管理效率。
  关键词:职工参与;自主管理;企业效率
  作者简介:胡业红(1973-),女,安徽贵池人,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铜陵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工区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分工会主席,工程师,政工师。(安徽 铜陵 244000)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6-0189-01
  企业生命力是指一个企业生存发展,尤其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升企业生命力是企业养生的最终目的。只有职工活跃了,企业的生命力才能从职工中获取源源不绝的动力,才能万年长青。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职工也由于企业内部机制的转变,尤其是对于和企业签订合同性质的劳务派遣职工,流动性强,对企业的依赖程度下降,从而造成人才流失。因此,创新完善“职工自主参与管理”的形式与途径,增加职工自主参与的机会,培养职工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参与意识非常重要。
  综观职工参与的基本现状,结合当今世界企业管理发展的形势,可以看出现行的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形式和途径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加强班组建设,发挥班组作为企业职工自主参与企业管理平台的作用
  班组是畅通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重要途径,是拓展职工学习技艺、发展特长的平台,是疏通职工岗位成才、岗位贡献的通道。要搭建好这个平台和通道必须要坚持班组建设与加强基础管理相结合,形成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体系。并且在每年班组扩充新员工、培养新员工的同时,让新员工了解在什么阶段应达到什么样的要求,都是班组的责任和义务。职工代表大会中职工的选取与确定都是通过每个班组来推荐并最终确定的,班组在职工自主参与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为了完善班组建设,一方面可通过执行国家电网公司于2011年6月25日颁布试行的《国家电网公司班组建设管理标准》,另一方面可结合班组自身的特色和实际需要,制定独有的标准条例。如各变电站的绩效考核管理条例,都是针对不同班组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需要产生的,它具有局部性,但却与工区颁布的绩效考核办法相辅相成。通过班组建设使班组达到管理理念成熟,组织体系完备,职责权限清晰,评价体系健全,员工素质提升,技术装备先进,班组运转高效。[1]
  二、通过宣传推广企业理念,使企业理念深入人心,培养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为了鼓励职工积极、主动的融入企业,必须要为企业引进企业理念。企业理念是企业在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过程中,继承企业优良传统,适应时代要求,由企业家积极倡导,全体员工自觉实践,从而形成的代表企业信念、激发企业活力、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的团体精神和行为规范。[2]企业信念可以有效激发企业活力、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的团体精神和行为规范。如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理念是“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它不仅仅作为一个概念存在于所有国家电网公司职工的心里,还可以让职工明白在处理公司对待员工、员工对待公司、公司对待社会三组重要关系时,公司所坚持的基本态度和行为准则。有了企业理念,职工才能充满活力,把企业作为一个大家庭,才能将自身融入企业自主参与、自主创新。
  三、把关注职工需求落到实处,增加职工自主参与企业管理的信心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需要是产生行为的原动力,欲望的不满足是激起人们行动的普遍原因。[3]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只有了解职工的心理需求,并且采取相应的满足职工需求的手段和条件,才会激发职工的动机,唤醒人们的行动。可见,“需要本身”就是一种动力。只要让职工的心理需求尽可能的得到满足,自然就会产生出企业的动力,使职工自觉、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使企业有一个好的机制,生产出好的产品,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应变能力。
  职工的需求是动态的,不同的阶段,不同职工个体的需求也不同,同时需求不仅仅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企业不仅要决定职工所在的工作岗位,考虑到职工在岗位上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还要考虑能够胜任该项工作的职工的大致类型。企业要通过职工民主管理议事会、协商会、恳谈会、联席会等形式建立与职工沟通交流的平台,了解职工的需求,畅通沟通渠道,并通过开展教育、培训等活动使职工和岗位得到相应的匹配,使职工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激发他们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工作中满足需求。满足需求就是对职工最大的激励。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满足职工的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要通过民主沟通增加对职工精神需求的了解,为职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施展个人才华的舞台以满足职工的精神追求,这样所带来的成就感会更大的激发职工的归属感,引导职工为企业发展投入更大的热情,坚定职工为企业奋斗的信心,促进他们重新树立更高的理想和目标。
  为了能让领导准确了解职工的切实需求,同时也为了能让职工更好、更直接的表达自己在工作及生活中的困难与困惑,公司不但设立了专门的总经理信箱、书记信箱专栏,还通过推荐选举在各个基层产生了各自的总经理联络员。公司领导可以通过这些联络员的桥梁作用掌握职工的适应情况,而职工也可以了解公司的最新动态。职工通过“企务公开、班务公开”,可以获知企业目前处在什么状态,并可以查阅公司、工区文件,包括班组的一些资料,了解公司、工区、班组的现状。例如,干部任免期间张榜公布信息是充分发挥职工参与公司人员调整方面的管理的最直接有效的措施。
  四、调动职工的工作兴趣,点燃职工自主参与管理的热忱   麦克阿瑟将军在南太平洋指挥盟军时,办公室挂着这样一段座右铭:“你有信仰就年轻,疑惑就年老;有自信就年轻,畏惧就年老;有希望就年轻,绝望就年老;岁月刻蚀的不过是你的皮肤,但是如果失去了热忱,你的灵魂就不再年轻。”为了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经营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国家电网公司工会布置开展征集评选“金点子”活动,以此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集中职工智慧,推动公司科学发展。[4]通过开展此类活动,不仅可以给职工提供为公司未来发展献计献策的平台,而且也可以调动职工自主参与公司组织的各种活动的积极性,而职工也会因此及时在工作中寻找闪光点,大大提高了工作兴趣与自主参与管理的热忱。
  五、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职工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俗话说请将不如激将。通过构建激励和约束机制,直接让职工得到切身利益并使他们将企业核心理念奉为信仰,这样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动力来源就得到了解决,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就不再困难。物质激励的重要性一直被大多数企业家和行为学家所重视。他们同时也乐意把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目标、参与决策、反馈和凝聚力高的工资群体和其他非经济因素看成职工激励的刺激物。[5]
  工资是工作动机的重要诱因,是职工购买无数所需物品的手段。虽然在各种职工激励的调查中,职工都一致把金钱排在各种激励因素中的第二位,但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获得工资是必需的。但是除了物质激励还需要通过职工情感上和精神上的需要对职工的工作予以肯定、表扬和奖励的精神激励。如公司通过择优评选后备干部的机制:在广大员工中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业绩优秀、群众公认、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等为标准,提名后备干部人选,以此激励广大员工奋发向上,优化工作流程,创新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与业务水平,从而提高员工整体素质,让职工获得自豪感和满足感来实现价值观的落地,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新完善职工自主参与的形式与途径,不仅需要管理人员的引导与协调,而且需要基层职工的正确理解与认识以及积极的参与。
  参考文献:
  [1]赵荣.国家电网公司班组建设管理标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2]方益寿.组织管理心理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
  [3]邬适融.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方法、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国家电网公司工会.劳动者之歌: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巡礼2010[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5]李金玉.激活你的团队[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