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睡眠障碍

来源 :幼儿教育·家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惊
  现象
  幼儿入睡不久(一般为半小时左右),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下,突然坐起,两眼直视,表情恐惧,并伴随哭喊声。发作一般持续数分钟,不易唤醒,醒后完全遗忘。
  原因
  儿童夜惊多由心理因素造成,如父母离异,亲友伤亡,受到严厉的恐吓与惩罚等。睡前精神紧张,如看惊悚电影,听情节紧张的故事,睡前被恐吓等。卧室空气污浊、室温过高、胸部被压迫、晚餐过饱等有可能引起夜惊。
  持续的夜惊则可能由一些病理因素引起。如:大脑神经营养供应不足,大脑发育异常,大脑皮层中枢、丘脑、垂体等大脑器官之间的协调性不好,肥胖,以及严重的钙缺乏症,都可能是导致儿童夜惊发作的病理性原因。
  预防
  改善不良环境,解除使幼儿精神紧张的诱因;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作息合理;预防和治疗生理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少数儿童发生夜惊不属于睡眠障碍,而是癫痫发作的一种形式。因此,如果儿童经常夜惊,白天精神、行为也有些异常(如突然走神,手中东西经常掉落),应去医院诊治。
  梦游症
  现象
  儿童于熟睡中突然起床,有的会逐件穿好衣服,在室外或室内做一些简单的活动。梦游时,表情茫然、步态不稳、动作刻板,有时口中念念有词,但意识并不清醒。梦游结束后会继续上床睡觉,醒后完全遗忘。
  原因
  遗传因素,与家族遗传(基因)有关。
  患某种传染病或脑外伤后,大脑皮质的抑制功能减退。
  白天兴奋、紧张等情绪得不到缓解。
  处理
  一般来说,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大脑皮质的抑制功能增强,梦游症可自行消失,不必进行特殊治疗。
  避免在患梦游症的孩子面前模仿他的行为或取笑他。
  对经常发作的幼儿,应求助医生,并在家中加强安全措施,避免幼儿梦游中发生意外事故。
  梦魇
  现象
  梦魇即做噩梦,如:被坏人追赶、从高处摔落等,并伴有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觉得全身动弹不得,并从梦中惊醒、哭闹等。醒后仍会有短暂的情绪失常、害怕、哭闹等。对梦境能有片段的记忆,这是夜惊和梦魇最显著的区别。
  原因
  生活不规律,幼儿体内生物钟混乱。
  白天过于兴奋或者看了令人惊恐的电影,情绪没有得到缓解。
  生活发生变化或变故,如换了新的环境、亲人亡故等。
  预防与治疗
  只要不是经常发作,可不作特殊治疗。
  调整幼儿生活作息习惯,使其体内生物钟正常运转;培养开朗的性格,将开心的、不开心的事表达出来;化解心理冲突。
其他文献
饮茶,是当今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茶树和生产茶叶最早的国家,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早在《诗经》、《尔雅》、《神农食经》等古籍中就有茶的记载。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都讲到茶,其中以《红楼梦》对茶的描述最为多姿多彩、诗韵盎然。  研读《红楼梦》的茶道可以发现,饮茶不但是为了解渴、待客,还具有养生作用。饮茶,或亲朋聚会,畅叙衷肠;或诗酒联欢,消闲谴兴,无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