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22%春雷霉素·三环唑悬浮剂(禾满)、20%三环唑悬浮剂、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在南雄市水稻稻瘟病的防效,利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对试验田进行施药,于叶瘟初发期及水稻破口前5d各施药1次,测定各药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及水稻产量的增产效应和安全性影响.结果 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2%春雷霉素·三环唑悬浮剂、20%三环唑悬浮剂、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个不同处理对稻瘟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叶瘟药后的病指防效在47.50%~60.30%、穗瘟药后的病指防效在75.70%~79.44%,不同药剂处理对水稻最终增产率可达98.23%~103.59%,说明3个处理对稻瘟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避免长期单一用药导致抗药性产生的风险,建议在生产实践中进行轮换施药.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效率,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以氨氮去除率为响应值,设计了一个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法用于MBBR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工艺优化,建立了水力停留时间、 碳氮比及溶解氧3个关键因素与氨氮去除率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所得回归模型极显著,决定系数R2=0.9905,变异系数仅为1.05%,且失拟项不显著(P>0.05),说明回归方程用于描述各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非线性方程关系是显著的,即试验方案是可靠的.各影响因素对氨氮去除率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溶解氧、 水力停留时间和碳氮比,
长白楤木是五加科楤木属,属于多年生大型草本植物,药食兼用,主要分布在我国长白山脉一带,在其他国家也有分布,是发展林下经济的优良种植项目.研究表明,农林废弃物作为育苗基质优势独特,在育苗栽植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水稻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年总产量和成品质量不仅对我国国民基本需求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我国农业经济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水稻的栽培种植会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尤其是我国南方地区会在一定时期频发低温冻害、大风、暴雨、洪涝、高温等气象灾害,对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安徽、广西等地的水稻生产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从水稻种植的气象条件出发,探讨了水稻种植会遇到的相关气象灾害及相应的防御栽培技术,提出了防御水稻气象灾害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完善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