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英语教学被赋予了更高水准。众多教育工作者也在及时改进自身的教学理念,以便在教学实践中更好的开展工作。下面我就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浅谈一下对新课标的认识。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英语;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德国平,河北省涿鹿县北晨学校。
英语作为一门学习并运用语言的基本课程,与义务教育阶段相连接,旨在为学生学习英语和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随着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英语新课改也应运而生,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其具备良好的英语实践运用能力、自主探究能力、思维品德等多项综合素质。这就要求英语教学工作者要及时跟进先进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为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提倡合作探究的方式,提升學生阅读理解能力
新课标提倡学生要具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也要以学生为中心,帮助提升其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常常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一股脑地把知识塞给学生,最后让他们慢慢消化,这显然并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当代教育工作者应当摒弃这种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真正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THE STORY OF ATLANTA”这篇阅读中,我采取了小组合作的方式先让学生自主翻译课文。由于学生都有很强的求知欲、探索欲和展现自我的欲望,因此他们分好组后,便开始了积极认真的讨论。很快,大家就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拉特兰在父亲的逼迫下制定了“有人要娶我,我就跟他赛跑,如果他跑不过我,就要把他杀掉”这个条件。而希波墨涅斯为了娶到亚特兰大便向希腊爱情女神求助,最后他拿着爱神给的苹果去参加比赛。
在此基础上,我便向学生提出“Who was Atlanta?”“Who did she want to marry?”“What did Hippomenes do in order to win Atlanta?”这些问题,并让他们一起找出问题的答案,随后,学生们便共同投入到探究问题的学习中。在小组谈论中,我看到有些组根据组内成员程度把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分配,而有的组则一起解决每一题。虽然每个组之间解题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但是他们的思考时间、效果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在学生们都讨论完后,我便让各组各派一个代表回答我刚才提出的问题,这时,第一组学生说“Atlanta was a beautiful Greek princess”;第二组学生说“He asked the Greek Goddess of Love for help”但在解答第二个问题时,第三组学生则认为“She wanted marry to Hippomenes.”这显然与文中意思不符。因此,我开始引导学生寻找答案。我在文中找出了与答案相对应的句子并展示给他们:“She said to her father that she would not marry anyone who could not run faster than her.”接着我让学生说出这句话的意思,这时学生就说了:“她对他的父亲说她不嫁给跑的没她快的任何人。”这样一来,学生就知道了第二个问题的答案。但为了能让他们更加清楚解题思路,我解释到:“文中第一段就说明了主人公想嫁给跑的比自己快的人,但Hippomenes是在后文中才出现,而且Atlanta在比赛之前还不认识他,她也不知道Hippomenes到底能不能跑过她,她怎么就会想嫁给Hippomenes呢?所以答案应该在第一段中。”这下学生便恍然大悟。由此可见,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分工明确、齐心协力,有利于培养其合作学习的意识,此外,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可以有效地锻炼他们自身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再加上我相应的引导、帮助,为学生阅读理解的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尊重每一位学生,促进其共同发展。但随着高中英语课程难度、深度的加大,使得学生之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层:有英语程度较好的、英语程度中等的、英语程度较差的。针对这一情况,我利用了分层教学法,根据各个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这样既不会抑制程度较好学生能力的发挥,也能顾及到程度中等和较差学生的感受。
正如在学习“A PIONEER FOR ALL PEOPLE”这篇描写水稻之父袁隆平事迹的短文时,我先让学生边读边翻译课文,在学生们基本熟悉了文章的意思后,我便根据各个层次学生的情况进行提问。
像程度较弱的学生我会向其问:“第一段中袁隆平种植的杂交水稻有什么特别之处?”“袁隆平的目标、梦想是什么?”“袁隆平有什么品质?”诸如此类在文中能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而他们也能根据我的提示找出相应的答案并答道:“This special strain of rice makes it possible to produce 20% more of the crop in the same fields;Finding ways to grow more rice has been his life goal”……对于程度中等的学生,我会让他们通过英译汉的方式找出袁隆平在各个时间段的事迹,对于这类问题,他们要在文中找到相应答案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翻译,这时有的学生就会说:“袁隆平出生于1930年,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从那时起,找到水稻高产的方法就成为了他一生的目标……1973年,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种植高产水稻的农业先锋”。而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则要让他们在此基础上总结每一段的中心意思。这对于程度较差和中等的学生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学生只有充分掌握、熟悉了每一段的内容才能对其进行总结归纳。但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来说,这种方法则可以锻炼他们提炼中心思想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升。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分层教学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通过制定相应的问题锻炼了其阅读理解的能力,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重视现代设备的运用,丰富课程的教学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设备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其中多媒体教学就深受教师的喜爱。课堂上光靠教师口述讲解难免会枯燥,但多媒体就不同了,它可以将知识以视频的方式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英语教学资源。
例如在学习“Working the land”这一单元时,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外,还应让学生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根据这一教学目标,我就在课上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些“贫穷地区人们吃不上饭、农民在田里辛苦劳作和我们一天浪费粮食的总量”等此类视频。学生们在看到一些粮食匮乏的地区小孩由于长期吃不饱饭而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形成粮食恐慌的现象后,他们开始意识到原来粮食对那些地区的人们来说那么重要,此外再对比我们每天浪费的粮食总量后,他们更加意识到我们不应浪费粮食。随后我让大家分享各自的看法,这时大家纷纷表示:“相对于那些每天吃不饱饭的人来说,我们是幸福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珍惜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粮食,真正履行‘光盘行动’。”显然,通过这种方式,要比一直对他们说“我们不应该浪费粮食”效果要强很多,因为它可以更加直观的把这些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给了他们强烈的视觉冲击。
除此之外,在学习“Body language”肢体语言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各国在见面时的问候方式,我便利用了多媒体这一现代设备。学生们在观看的过程中,一边看一边跟着学各国问候的方式。像学生看到泰国人打招呼方式后,男生也会把双手放在额前,而女生则会把双手放在胸前进行模仿。课堂上常常传来阵阵笑声。而且接下来的英语教学也因此变得更加轻松、丰富。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为英语教学的开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而现代设备的使用,也使得教学资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四、总结
当代教育工作者应紧跟新课标改革的步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倡合作探究的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运用现代设备等方式促进学生全方面發展。此外,新课标的改革也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为素质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芸洁.运用有效教学策略,践行高中英语新课标理念[J].才智, 2013.
[2]乔枫.高中英语新课标对教学的影响[J].基础教育参考,2014.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英语;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德国平,河北省涿鹿县北晨学校。
英语作为一门学习并运用语言的基本课程,与义务教育阶段相连接,旨在为学生学习英语和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随着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英语新课改也应运而生,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其具备良好的英语实践运用能力、自主探究能力、思维品德等多项综合素质。这就要求英语教学工作者要及时跟进先进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为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提倡合作探究的方式,提升學生阅读理解能力
新课标提倡学生要具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也要以学生为中心,帮助提升其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常常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一股脑地把知识塞给学生,最后让他们慢慢消化,这显然并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当代教育工作者应当摒弃这种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真正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THE STORY OF ATLANTA”这篇阅读中,我采取了小组合作的方式先让学生自主翻译课文。由于学生都有很强的求知欲、探索欲和展现自我的欲望,因此他们分好组后,便开始了积极认真的讨论。很快,大家就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拉特兰在父亲的逼迫下制定了“有人要娶我,我就跟他赛跑,如果他跑不过我,就要把他杀掉”这个条件。而希波墨涅斯为了娶到亚特兰大便向希腊爱情女神求助,最后他拿着爱神给的苹果去参加比赛。
在此基础上,我便向学生提出“Who was Atlanta?”“Who did she want to marry?”“What did Hippomenes do in order to win Atlanta?”这些问题,并让他们一起找出问题的答案,随后,学生们便共同投入到探究问题的学习中。在小组谈论中,我看到有些组根据组内成员程度把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分配,而有的组则一起解决每一题。虽然每个组之间解题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但是他们的思考时间、效果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在学生们都讨论完后,我便让各组各派一个代表回答我刚才提出的问题,这时,第一组学生说“Atlanta was a beautiful Greek princess”;第二组学生说“He asked the Greek Goddess of Love for help”但在解答第二个问题时,第三组学生则认为“She wanted marry to Hippomenes.”这显然与文中意思不符。因此,我开始引导学生寻找答案。我在文中找出了与答案相对应的句子并展示给他们:“She said to her father that she would not marry anyone who could not run faster than her.”接着我让学生说出这句话的意思,这时学生就说了:“她对他的父亲说她不嫁给跑的没她快的任何人。”这样一来,学生就知道了第二个问题的答案。但为了能让他们更加清楚解题思路,我解释到:“文中第一段就说明了主人公想嫁给跑的比自己快的人,但Hippomenes是在后文中才出现,而且Atlanta在比赛之前还不认识他,她也不知道Hippomenes到底能不能跑过她,她怎么就会想嫁给Hippomenes呢?所以答案应该在第一段中。”这下学生便恍然大悟。由此可见,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分工明确、齐心协力,有利于培养其合作学习的意识,此外,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可以有效地锻炼他们自身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再加上我相应的引导、帮助,为学生阅读理解的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尊重每一位学生,促进其共同发展。但随着高中英语课程难度、深度的加大,使得学生之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层:有英语程度较好的、英语程度中等的、英语程度较差的。针对这一情况,我利用了分层教学法,根据各个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这样既不会抑制程度较好学生能力的发挥,也能顾及到程度中等和较差学生的感受。
正如在学习“A PIONEER FOR ALL PEOPLE”这篇描写水稻之父袁隆平事迹的短文时,我先让学生边读边翻译课文,在学生们基本熟悉了文章的意思后,我便根据各个层次学生的情况进行提问。
像程度较弱的学生我会向其问:“第一段中袁隆平种植的杂交水稻有什么特别之处?”“袁隆平的目标、梦想是什么?”“袁隆平有什么品质?”诸如此类在文中能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而他们也能根据我的提示找出相应的答案并答道:“This special strain of rice makes it possible to produce 20% more of the crop in the same fields;Finding ways to grow more rice has been his life goal”……对于程度中等的学生,我会让他们通过英译汉的方式找出袁隆平在各个时间段的事迹,对于这类问题,他们要在文中找到相应答案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翻译,这时有的学生就会说:“袁隆平出生于1930年,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从那时起,找到水稻高产的方法就成为了他一生的目标……1973年,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种植高产水稻的农业先锋”。而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则要让他们在此基础上总结每一段的中心意思。这对于程度较差和中等的学生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学生只有充分掌握、熟悉了每一段的内容才能对其进行总结归纳。但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来说,这种方法则可以锻炼他们提炼中心思想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升。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分层教学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通过制定相应的问题锻炼了其阅读理解的能力,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重视现代设备的运用,丰富课程的教学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设备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其中多媒体教学就深受教师的喜爱。课堂上光靠教师口述讲解难免会枯燥,但多媒体就不同了,它可以将知识以视频的方式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英语教学资源。
例如在学习“Working the land”这一单元时,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外,还应让学生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根据这一教学目标,我就在课上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些“贫穷地区人们吃不上饭、农民在田里辛苦劳作和我们一天浪费粮食的总量”等此类视频。学生们在看到一些粮食匮乏的地区小孩由于长期吃不饱饭而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形成粮食恐慌的现象后,他们开始意识到原来粮食对那些地区的人们来说那么重要,此外再对比我们每天浪费的粮食总量后,他们更加意识到我们不应浪费粮食。随后我让大家分享各自的看法,这时大家纷纷表示:“相对于那些每天吃不饱饭的人来说,我们是幸福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珍惜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粮食,真正履行‘光盘行动’。”显然,通过这种方式,要比一直对他们说“我们不应该浪费粮食”效果要强很多,因为它可以更加直观的把这些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给了他们强烈的视觉冲击。
除此之外,在学习“Body language”肢体语言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各国在见面时的问候方式,我便利用了多媒体这一现代设备。学生们在观看的过程中,一边看一边跟着学各国问候的方式。像学生看到泰国人打招呼方式后,男生也会把双手放在额前,而女生则会把双手放在胸前进行模仿。课堂上常常传来阵阵笑声。而且接下来的英语教学也因此变得更加轻松、丰富。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为英语教学的开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而现代设备的使用,也使得教学资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四、总结
当代教育工作者应紧跟新课标改革的步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倡合作探究的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运用现代设备等方式促进学生全方面發展。此外,新课标的改革也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为素质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芸洁.运用有效教学策略,践行高中英语新课标理念[J].才智, 2013.
[2]乔枫.高中英语新课标对教学的影响[J].基础教育参考,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