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空间之维——基于福建土楼修缮的案例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_l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振兴绕不开空间维度。通过福建土楼修缮的个案分析,展现了物理空间的修复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参与和乡村再组织化,在解决地方问题的同时,赋予了空间新的文化活力。土楼修缮引起的连锁反应改变了乡村面貌,呈现了在空间形塑、主体实践、文化势能机制下物理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相互建构的动态过程,凸显了地方性、社会参与和文化活化的关键作用。
其他文献
2021年6月10日,只是日历上的普通一页,却因为两件大事,被标注上历史的刻度。  这一天,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授权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浦东新区法规的决定,“比照经济特区法规”支持上海大胆试、大胆闯,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在同一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宣布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是全国第一个共同富裕示范区。  如果把历史的时针拨回到百年前的1921年6月,湘江之畔,28岁的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粮食贸易网络格局的动态变化成为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通过构建1995-2018年全球125个主要经济体的国际粮食贸易网络,探索贸易格局演化特征和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国际粮食贸易网络的网络密度、贸易规模和集聚程度增加,表现出越来越“小”的小世界特性;网络格局以美国独大、离散少核的不均衡格局演化为以俄罗斯、美国、泰国等重要的粮食出口国为多个中心的集聚多核的均衡格局。基于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的实证结果得出,自组织机制中的扩张性、三元组闭合性、稳定性和关系嵌入机制中的互补性关系均促进了粮食
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兴起推着互联网金融加速革新。农业众筹作为互联网金融在农业领域的一种实践创新,具有金融补充、产消合一、资源整合的理想功能,但其现实发展受制于信任、安全等方面的风险,存在市场信任度不高、融资规模偏小、运行专业化不足等问题。而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解决信任和安全问题,故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嵌入有利于化解农业众筹现实困厄、优化农业众筹运行流程。但在推进“区块链+农业众筹”融合创新的同时,必须注意防范技术安全隐患可能导致的系统性风险、相关法律风险等。因此,对其加强法治监管势在必行,在法治监管进路上,
有效识别返贫风险并及时预警是阻断脱贫人口返贫的前提。采用生计脆弱性分析框架构建民族地区脱贫户返贫风险评估体系,并对西南民族地区脱贫户返贫风险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构建脱贫户返贫预警机制。结果发现:脱贫户的返贫风险主要集中在人力风险和金融风险,是兼有一定程度的自然、物质、社会风险的高度复合形态;脱贫户返贫预警机制应结合警度与警源,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脱贫户,持续测度其生计状况,评估政策有效性,优化改进方案。因此,民族地区政府面对不同风险等级的脱贫户,政策制定需要因户制宜;五大返贫风险需应对及时,靶向精确;应着力
脱贫地区农户面对公共政策的响应程度不足严重削弱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率。基于2018年秦巴山脱贫地区农户调研数据及风险实验数据,通过Holt-Laury受控激励实验机制模拟农户风险投资行为,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厘清生计恢复力、抱负水平与农户风险投资行为三者间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缓冲能力、自组织及学习能力是构成农户生计恢复力的重要维度;第二,农户生计恢复力是其抱负水平形成的重要基础,其中尤以缓冲能力的影响最大;第三,农户自组织与学习能力的培育能有效促进农户参与安全投资型项目,而缓冲能力的培育则能有
既定土地经营规模约束下,非农收入逐渐成为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改变了农业劳动力的劳动努力及其对农业增长质量的贡献.通过构建包含劳动努力的农业生产函数,将劳动努力对农业
农民进城买房,一般是在县城买房,因为县城住房便宜,且与农村家相距不远.rn县城具有一个家庭所需要的公共基础服务,却缺最重要的就业机会.当前中西部县域经济发展,重点是通过
期刊
利用湖北省985份农户调研数据,构建Poisson模型,阐释资本禀赋、村庄归属感对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影响。结果发现:资本禀赋、村庄归属感均能有效推动农户投身于村域环境治理;具体来说,人力资本中的健康程度与文化程度、经济资本中的家庭总收入以及社会资本中的社会网络、人际信任、制度信任显著促进了农户村域环境治理参与行为的发生,村庄归属感中的主人翁意识、对村庄的喜爱程度、对村庄事务的关心程度、对村庄的认同感与对村庄的依恋程度显著提高了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可能性。村庄归属感在资本禀赋影响农户村域环境治理参与行
村级组织行动伦理的内在逻辑是学界有待进一步解释的问题。以往研究集中从乡政村治的体制视角来阐释,强调结构性的“伦”,形成了“制度-利益”的单一逻辑,而忽视了价值性的“理”。以梳理制度规范、利益充实、责任复现的历史发展与现实趋势为基础,聚焦于村级组织分门别类处理任务的实践过程,分析村级组织的行动如何实现“伦”“理”的多重结合。研究发现,村级组织将任务分类为刚性、弹性和惯性三种任务的机制,是由制度、利益与责任三者相互渗透与组合所塑造,形成了“制度-利益-责任”的多重行动逻辑,深刻体现了“伦”与“理”的结合。
孝子坊街,安庆市诸多老街中的一条。  乍一看,这里毫不起眼。年代久远的民宅、临街商铺的小贩、紧挨着的农贸市场,构筑出一幅处处可见的江城市井图。  然而,寻常之下,蕴藏着一段载入安徽史册的红色印记。老街上,有一座百年老宅,名曰“濮家老屋”。盡管在城市建设中,三进的老屋,仅保留下了最后一进,但它仍以自己的方式,向世人诉说着当年的红色故事。  1923年冬,柯庆施带着从上海燃起的“革命火种”逆流而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