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与批判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2009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四世同堂》,一部民族的痛史、愤史。在《四世同堂》中,老舍继承了鲁迅改造国民灵魂的五四传统,他把造成国人性格懦弱、敷衍、苟且偷安的思想根源指向传统的北平文化,而整个北平文化又是以家族文化为基础的。因此老舍在作品中便集中地审视了中国的家族文化,对其消极性因素进行了理性的审视与批判。
  【关键词】老舍 四世同堂 北平文化 文化批判
  如果说鲁迅从思想的角度,茅盾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切入社会现实乃至整个人生的话,那么老舍则是从文化层面上观察和描写人物,解释人与社会的关系,探讨民族的命运。
  文化同人一样,有优点也有缺陷。北平,作为几百年的封建帝都,北平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同步性,使得北平文化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的底蕴是无与伦比的。因此,北平文化传统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典型体现。对北平文化的“自我批判”,也就是对中国文化的深层挖掘。
  一、建筑文化
  先来看北平的城市布局和结构。与西方城市相比,北平的城市结构是封闭的,保守的。整个北平就像一个大的四合院,一层一层,逐渐往里凝聚,最后高度集中在一点上。这种布局是作为皇城帝都,高度集权的体现。它有着严格的制约和界线;同时呢,这种构成方式对居住者的心态,有着深刻的影响。那就是一种典型的“太平民心态”。在他们心里,“进了城,就可以安享太平,就有了安全”。生活在北平,北平人是自豪的,而最使他们自豪的,是他们比别人更重礼仪。这种讲礼就是“太平民心态”的一种典型体现。北平人的讲礼还不同于一般的讲礼,它讲得头头是道,讲得成了学问。这礼在透出浓厚的人情体贴的同时,“世故”亦在其中。亲切而又适度,才合于礼。北京人的礼仪文明在这一点上不同于乡俗人情,这里又有“分”,讲求“实际”,明于限度,也得自人类在进化中的自我塑造。因为会讲礼,成就了老舍笔下人物的自信与自尊,那自尊也就铸就了气质风度(“北京城中连走卒小贩全另有风度”)。在市民人物,这份“尊敬”则有助于避免俗媚─通常市民文化中最致命的病象;如小说中棚匠刘师傅的凛然之气,小文夫妇的雍容大度,闲雅神情,尊严态度。礼仪文明使古城于优雅中更添了尊贵。北平市民沉醉在这种文化的尊贵风度中,不由自主。
  二、民族文化
  北平的文化是一种熟透了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中难免存在着我们民族精神方面的许多弱点。瑞宣满怀报国雪耻之心;却因为是长孙,恪守着“慈父孝孙”的封建伦理道德,始终没能走出北平去参加抗日斗争。小崔不愿为冠晓荷这样的汉奸拉车,理直气壮;可是大赤包因此打了他一巴掌后,他却被“好男不跟女斗”的陈腐观念所束缚,不敢还手。此外,作者还借其他人物之口对北平文化传统进行了批判:“当一个文化熟到了稀烂的时候,人们会麻木不仁的把惊魂夺魄的事情与刺激放在一边,而专注意到吃喝拉撒中的小节目中去”;“、、、、、、应当先责备那个甚至把屈膝忍辱叫作喜爱和平的文化。那个文化产生了静穆雍容的天安门,也产生了天安门前对着敌人不敢流血的青年”。所有这些,都非常鲜明的表现在市民的心态和行为上。在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北平的市民没有奋起抗争,封建保守,息事宁人的文化心态使他们在惨淡的现实面前惶惑、犹疑,甚至退缩、苟且。老舍沉痛的用笔真实地写出了北平市民的这种亡国心态:苟安偷生,忍辱度日。
  三、家文化
  家是封建文化的堡垒,传统文化中的方方面面都能在家族制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这样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文化是由许多层次的,像一块千层糕”。祈老人是这个封建家庭的守护者,在他的头脑里,家比国大,他唯一的信念就是维护好这个四世同堂的家庭。在北平沦陷的8年时间里,祈家几乎到了家破人亡的边缘。终于等到了抗战胜利,祈老人心中升起的第一个梦想依然是“四世同堂”,他把这个愿望寄托到了第四代小顺子的身上。可以说,祈老人的形象代表了传统文化中保守闭塞的一面,而从祈家第二代祈天佑的身上,我们又可以看到软弱与委曲求全的特征。祈老人的儿子天佑是一家布店的老板,因为父亲尚在,只能在家中甘当附庸。祈家的第三代瑞宣,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知识分子。他“好像是新旧文化中的钟摆”,比别人更深地受到心灵的折磨,传统文化和旧的家庭制度长期束缚和压迫着瑞宣,他虽然由衷的敬佩钱默吟的爱国举动,但他自己从空有爱国热情到拿出抗日行动,却经历了相当长的思想斗争过程。
  四、因为爱,所以批判
  老舍爱北平,也爱北平的文化,虽然他挖掘出了北平文化中存在的缺陷,但他对北平的爱并不因此而减少,相反他热切地盼望它的发展、生存,因此在小说中自始至终他仍然揭示了一个现象:北平人正在觉醒。青年司机钱仲石开车摔死一车日本侵略兵,自己也壮烈牺牲;谨慎一辈子的祈老人最后敢于横眉冷对侵略者及汉奸;城郊的农民拒绝使用伪币;稚弱的中学生虽被迫集合,却没有一人肯举校旗;连说相声的方六也能以独特的方式进行反抗;以新的抗战热情坚守教育岗位的祺瑞宣,一扫前期的困惑自责,确认战斗随时在召唤他、、、、、、
  老舍虽然对北平文化传统做了不少的批判,但总的来说,他对北平及它的文化是充满希望的,他说过:一个民族文化的生存必须要有自我的批评。正是在这种批评中他看到了北平的希望,也正是通过这种批评,老舍完成了对北平文化的塑造,同时也塑造了老舍的文学品格。
  【参考文献】
  [2]《四世同堂》老舍著 北京出版社 2000年版
  [2]《中国现代文学史实用教程》朱德发主编 齐鲁书社 2010年版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的增长与化石能源枯竭的矛盾日益严重,开发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能制氢,部分替代化石能源,对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根据热解气和半焦的不同利用方式,建立了3个生物质分级气化制氢系统,系统1(Sys 1):半焦气化与热解气燃烧,系统2(Sys 2):半焦气化与热解气重整和系统3(Sys 3):半焦燃烧与热解气重整。以麦秸和玉米秆为原料,利用AspenPlus软件对3个系统进行建模和模拟;并基于(火用)分析理论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建立了热力学(火用)分析模型和生命
随着油气工业的不断发展,含CO2、H2S等的强腐蚀性介质给油气田开发带来严峻的挑战。油气田的采出液中往往伴生有CO2、H2S、腐蚀性阴离子、易结垢性阳离子等,它们的存在及浓度的变化,在温度与压力的作用下,将导致油田生产用钢发生不同程度的腐蚀,制约油气的开发与生产,因此研究油田生产用钢的腐蚀行为与机理势在必行。然而随着油田的开发,油气中H2S和CO2浓度会越来越高,将会使得在油田中已经得到应用的具有良好耐蚀性能的Cr13钢产生更严重的腐蚀,但迄今为止,有关其腐蚀机理系统研究与报道较少。为此本文利用失重法、电
由于分布式发电的间歇性和随机性,以及其接入微电网过程中大量电力电子装置的存在,微电网容易产生功率震荡,与此同时系统的转动惯量和阻尼减小,使微电网系统的强度变弱。而传统控制策略难以满足孤岛微电网对自治运行的要求,失稳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为实现孤岛微电网对频率和电压支撑需求,本文对微电网逆变器采用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策略,建立VSG逆变器的阻抗模型,并基于此对孤岛微电网进行研究与稳定性分析。
  首先,根据光伏电池和静态储能电
天命之年的我为西部边远山区的教育播撒了大半生的心血, 在这里有我的酸楚,有我的快乐;有我的奉献,也有我的收获;有我的彷徨,也有我的果断。10年前的基础教育,教师还只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教室里还没有多面黑板,学生还不是课堂的主人,学习还是被动,作业还是负担,上学还缺乏乐趣,课堂还是枯燥,学校文化还只是空荡的白墙上高挂着几个教育家的肖像和标语,教育还被应试异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过了10
期刊
【摘 要】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一旦激发出来就会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起来,提高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学到知识,真正地做到好之、乐之。  【关键字】兴趣 举例子 寓教于乐 事半功倍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是一门专业性强,与现实连接紧密的一门课,他内容丰富,亮点多。我们要想学好这门课并不难,只需要我们与现实多联系,
期刊
As products of social interactions between people, place names always represent parts of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geographical entities for they are created by using specific national languages. The
期刊
【摘 要】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本人通过对教学设计观念的重新认识,并试图在理论与实践,观念与理想的坐标中尽力寻找适合语文学科的最佳建构点。将有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分为四大块,即灵活教法、有机拓展、课堂生成和结尾技巧。并将之成文,略陈管见,愿与各位老师商榷和探讨。  【关键词】高效 课堂 生成 途径  课堂,一个天天流淌着老师和学生生命长河的地方,一个充满着众多生灵喜怒哀乐的地方,
期刊
【摘 要】网络音乐是近几年来产生的新生事物,它的发展带来了传播媒介的改变、听众群的扩大、创作群体的改变,并对传统音乐质的变革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有某些低俗音乐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着消极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音乐 音乐特点 音乐变 影响  前言  网络音乐即在互联网上传播的音乐作品,是通过电子信息网络来传播的电子化音乐。网络音乐使人们可以更多、更方便地接触音乐作品,让人们的视听生活得到了丰富和
期刊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具体体现在: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努力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研究发现,要有学习的动力,关键在于对学习有没有兴趣。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就会观察力敏锐,动手能力增强,想像力丰富,会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学习,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关键词】中日跨文化交际 文化误读  一、调查背景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两国交往的历史非常悠久。大多数的中国人都认为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关系密切,更容易看到彼此之间“同文同种”的共通性,而忽视差异性。在看待日本文化时或者由于了解不深入,或者并不把它当作“异文化”,而是带入自己文化的主观思维去审视日本文化,因而经常会造成文化的误读,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失误。笔者认为,通过对作为国民重要主体的青年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