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病例报告 男,42岁,因“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13年”就诊。1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意识丧失,病初伴有四肢抽搐,双眼上翻,流涎,无舌咬伤及二便失禁,无 Todd瘫痪等,持续约2 min后自行缓解。发作前无先兆,发作后感乏力不适,就诊当地医院诊断为“症状性癫?”(诊治情况不详),口服丙戊酸(VPA)0.5 bid ,卡马西平(CBZ)0.2 tid治疗,发作频率约每年10~15次不等,发作形式相似,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GTCS),逐渐加服托吡酯(TPM)至200 mg bid ,后因出现头昏,乏力,步态不稳等症状,2013年就诊于我院癫?门诊,逐渐停服VPA及TPM ,同时加服左乙拉西坦(LEV)0.5 bid ,维持CBZ原方案治疗,之后GTCS发作减少,但反复发作意识丧失,类似愣神,每次持续时间短,每天发作数次,偶有倒地。故2015年7月来我院复诊,予调整L EV用量,早0.5晚0.75,CBZ治疗量不变,近来愣神发作频率较前明显减少。既往史:14年前因车祸出现昏迷约20 d ,无开颅手术史、幼时无热性惊厥史、无脑炎病史等。查体无阳性体征。辅助检查:头颅M RI(图1A和B):双侧额颞叶,胼胝体膝部脑软化灶,右颞叶深部囊肿或软化灶,右侧基底节软化灶。脑电图(EEG ):睡眠期全脑频繁出现同步、非同步尖慢波、棘慢波、多棘慢波样放电(图2A和B )。最终排除失神发作,考虑为复杂部分性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