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摄影术如何影响晚清政坛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844年传入中国到1910年,不足60 年间,晚清竟然有三位总督受摄影术牵连而丢官。
  1844年,时任两广总督兼五口通商大臣的耆英(1787~1858),就拍摄了自己的肖像,并以此作为礼物送给外国使臣,开摄影术影响政局之先河。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期的1842年2 月,耆英由盛京将军调任广州将军,并被授钦差大臣,主持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他本是主战派,见识了英军枪炮威力后,立即转为主张羁縻洋人、委曲求全,力保民“夷”相安。他送照片给四国使臣,自然是讨好之意。
  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说:“在他(耆英)与璞鼎查(英国全权大使)的书信往来中,尤其是在他于1843 年6 月对香港的史无前例的五天访问中,这位钦差大臣真是极尽讨好巴结之能事。”他表示想收璞鼎查的大儿子为养子;与璞鼎查交换老婆的照片;他写给璞鼎查的告别信中有“我们身虽为二,心实为一……分袂在即,不知何年何地再能觌面快晤,言念及此,令人酸恻”等语,被费正清评价为“听起来颇像一封情书”。
  耆英想把两国公事当作家事那样有商有量地私下解决的企图,奉行强权外交的英国殖民者并不领情。几年后,英国人提出入广州城居住等修约要求,并最终酿成第二次鸦片战争。耆英因此被咸丰皇帝下令自尽。
  将近半个世纪后的1907年,摄影术再次“大出风头”,终止了慈禧对两广总督岑春煊(1861~1933)长达七年的恩眷和岑春煊的仕途。
  岑春煊出生于晚清高官家庭。岑春煊的“官屠”之名源于其纠参同僚不留情面,大刀阔斧地打击官场贪渎。岑春煊获慈禧眷顾,最初的源头是“庚子国变”,即慈禧、光绪1900年8月逃难西安。一路上,岑春煊对慈禧悉心照顾,鞍前马后,为此极得慈禧太后宠信。
  1907年4月,慈禧太后宣布改革东三省官制,盛京将军改称东三省总督,袁世凯的心腹段芝贵获布政使衔、署理黑龙江巡抚。段此前只为四品道员,通过向庆亲王奕劻的儿子、农工商部尚书载振买献妓女杨翠喜,即可署理从二品的巡抚。这一人事安排引朝野哗然。4月29 日,一个月前刚由两广总督调补四川总督的岑春煊,一反常规,在赴任途中未经请示即突然入京,面见慈禧、光绪,痛陈奕劻之贪腐与误国。最终,慈禧收回段芝贵署理黑龙江巡抚之旨,载振也被迫辞职。
  杨翠喜案尘埃落定后,奕劻、袁世凯立即进行报复,倾全力排挤军机大臣瞿鸿禨,以及新被任命为邮传部尚书的岑春煊。瞿鸿禨本颇得慈禧信任。岑春煊的参劾让慈禧动了撤换奕劻的念头。一天,她单独召见瞿鸿禨透露此意,并询问谁可接任。瞿回家后立即将此事告知其夫人。瞿鸿禨夫人立即又转告了《京报》的创办人、瞿鸿禨的门生汪康年的妻子。没想到,汪康年传了出去。
  英国《泰晤士报》获悉后,便登出奕劻失寵、将被赶出军机处的消息。报道引起驻京英国公使的关注,并向慈禧表达关切。慈禧认为瞿鸿禨有意泄露,不禁大为震怒。奕劻、袁世凯等抓住时机,参劾瞿鸿禨“交通报馆,漏泄机密”。慈禧收到奏折后,不经查实,即于次日下旨将瞿鸿禨开缺回籍,岑春煊痛失臂膀。慈禧对岑信任犹在,奕劻、袁世凯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一张岑春煊与康有为、梁启超密会的照片被送到了慈禧面前。康、梁乃当时慈禧最为痛恨之人,此照片一上,慈禧断定岑春煊“结交乱党”,对其信任大为动摇。8月12日,慈禧令岑春煊开缺养病。
  与康有为、梁启超的合影,无疑是扳倒岑春煊的致命武器。慈禧不知道的是,这是一张合成的假照片,岑春煊是被冤枉的。随着摄影术的普及,诸如袁世凯等总督一级的大员已谙熟此技,蒙在鼓里的只有“老佛爷”慈禧。
  岑春煊在回忆录中没有提到合成照片的操办者,而关于此事件的众多记载中,有说是兴中会主要开创者陈少白,有说是时为外务部参议的蔡乃煌。时任两江总督的端方,是合成“丁未政潮”假照片最大的“嫌疑人”。
  端方凭借摄影术助奕劻、袁世凯扳倒岑春煊,但仅仅两年后,他自己也因为照相之事而被革去直隶总督一职。
  1909年6月,端方在两江总督任上三年期满,“蒙恩擢授”直隶总督。两江、直隶历来为全国总督之最重要者。未料四个月后,因为李鸿章之孙、御史李国杰的参劾,端方被革去直隶总督一职,完全淡出权力中枢。参折的主要内容,是说慈禧奉安大典时,端方有在停放慈禧灵柩的地面上架设电话线、派人对送葬过程拍照等违例行为。慈禧侄女、光绪之妻隆裕太后获悉后大为恼怒,革去了端方的直隶总督职务。此事轰动一时,史称“东陵照相案”。
  岑春煊活到1933 年,享年72岁,可谓长寿。而此时,他的政敌们早已不在人世:端方1911年为湖北新军所杀,袁世凯病逝于1916 年,奕劻死于1917年。时间,成了替岑春煊报仇的最佳利器。
  摘自《凤凰周刊》
其他文献
从西安火车站到西安远郊的北张村寻找古法造纸艺人,仿佛在穿越一条时空隧道:火车站属于繁华热闹的新城区,满眼都是都市的浮光掠影;路过的明城墙、大雁塔、小雁塔古老而沧桑,掩不住历史的风云变幻;过了绕城高速,坐上乡间公共汽车,一路是平整的田地和大大小小的村落,屋舍已非秦砖汉瓦,但一些风俗和手艺,延续千年。  历经千年的还有北张村西边那条沣河,河两岸曾是辉煌一时的西周丰、镐二京,更有在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秦
提到西班牙,中国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刺激的斗牛、热情的舞蹈、浪漫的风土人情,但最近爆出的一则消息却令人意外和震惊。2012年10月16日,西班牙警方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打击有组织犯罪的“帝王行动”,共抓捕了80多名犯罪嫌疑人,其中58人为中国籍或原籍中国。而这次行动的矛头最终指向了浙江省政协委员、西班牙知名华商高平。拘捕令称,高平等人涉嫌有组织犯罪、洗钱、偷税漏税、恐吓、侵犯工人权利等多宗罪名。随
质疑是科学的第一要素,它使科学有别于宗教和哲学。不质疑,就不成其为科学。  历史地看,科学发展的源头要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当时的人类对周围环境的认识还十分有限,并不需要分清楚所谓“科学、宗教、哲学”三者之间的明显界限。但因为哲学概念之艰涩不实用以及科学领域观测证据之不足,当时的三者中宗教的势力最为强大。正如19世纪著名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所评述的:科学诉之于理性,神学诉之于权威,哲学则介于两者之间
不玩儿了!  走进了炎热的五月,猝不及防,我变成了一个风雨兼程的人。也算是终于读了几本书,接触了几个有趣的思想,更自觉浅薄。然而如果说一致性是人最深刻的需求,那么我那如哪吒在妈妈肚子里一样顽冥不化的臆想,终于找寻到了一致。  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用历史救世济民的念头是很可笑的。这个世界就像一条被切成两段的虫,只有头不见了才会强烈蠕动。温温吞吞的历史或者说我们这些文学流氓热爱的一切,就像是西哲一样被置
北京胡同最初的名字,当然也有如“百花深处”“芳草地”“杏花天”“什锦花园”这样文雅美丽而令人浮想联翩的名字。但这样好听的名字毕竟是少数,大多胡同的名字出自居住此地的普通百姓,他们没有这样的文化与心境,也没有地产商那样的“高瞻远瞩”——给自己的地盘起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哪怕只是临个浅水沟,也敢叫“塞纳河畔”。  那时,人们给胡同起的名字,就像给自己的孩子起个“狗子”“胖丫头”一样,越土越不嫌土,就是一
“神医”  公园有一对恋人正在甜蜜。女孩撒娇说:“亲爱的,我牙疼!”男孩吻了吻女孩的面颊,问:“还疼吗?”女孩说不疼了。一会儿女孩又撒娇:“亲爱的,我脖子疼!”男孩又吻了吻女孩的脖子,问:“还疼吗?”女孩开心地说不疼了。旁边一位老太太站着看了半天,实在是忍不住了,上前就问:“小伙子你真神了!你能治痔疮不?”    不解风情的好男人  英国绅士和法国女郎同坐一包厢,女郎想引诱绅士,便脱衣躺下抱怨发冷
近期以来,从武汉开始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逐渐蔓延到全国甚至海外,全国上下都在努力遏制它的蔓延。而在大洋彼岸,一场严重的流感正在席卷美国全境,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发布的最新估计:从2019年9月29日至今,美国至少有1300万人感染流感,其中12万人住院接受治疗,死亡人数达到6600人。  其实,小小病毒从来就是人类最古老、最凶恶的敌人,人类在与它们的交战中经常处于下风。在人类发展的几千年历史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这个世界上“高富帅”三个字的确是緊紧联系在一起的——身高越高收入也越高,同时颜值对收入的影响也很大,这个结论让“矮穷矬”们情何以堪。   澳大利亚经济学家安德鲁·利等人在研究身高和收入的关系时发现,有明显的证据表明,个头更高的人收入也更高。在澳大利亚,对男性而言,高10厘米可以让收入增加3%,换算成全职工作平均收入的话,则是每年多收入2000澳元;对女性而言,10厘米的额外身
7月18日上午,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在北京一家老旧的宾馆里见到了短暂来京的刘慈欣。他戴一副黑框眼镜、背着一个黑背包,神态和善,彬彬有礼。他递给记者的名片上只写着“刘慈欣”3个字,既没有他作为计算机高级工程师的日常职务,更没有他的另一个身份 :科幻小说家。在媒体上,49岁的他也常常被介绍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  这绝非恭维或溢美之词。在1999年发表第一篇科幻小说《鲸歌》后,刘慈欣连续12次获得中国
我背诗的习惯养成得很早。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什么都缺,什么都不让做,什么方向也没有,我刚上小学,鸡鸡在夜晚还不会自己莫名其妙地硬起来,我背《唐诗三百首》,打发漫长的、无所事事的一天又一天。我歌舞奇差,五音缺三,如果让我跳舞还不如让我跳楼,音乐老师在考试的时候说,小唐,开始跳,我一屁股瘫软在地上,地球不动,我不动。   背诗除了消磨时光,还是我讨好世界的主要手段。我老爸带我去公共浴池洗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