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航工业庆安是国家“一五”期间建厂的国有老企业,有着国有老企业所共有的重视基层班组建设、注重职工主人翁地位、注重充分挖掘职工的能动性和潜能、注重为职工展示聪明才智搭建有利平台、注重创造优良环境、注重创建先进文化、注重发扬光荣传统的特有品格。公司现有班组100多个,其中,一线生产型班组占83%,二线辅助型班组占17%。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先后涌现出在全行业乃至全国工业战线颇有名声和影响的王旺民班组、马连东班组,新时期又产生出荣获中央企业学习型班组、全国工人先锋号和多项省部级荣誉的王吉刚班组、何振班组等先进集体。
提高对班组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班组是企业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企业最基层、最活跃的执行组织,无论在保障企业正常运转,还是在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创建先进企业文化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班组建设是固本兴业的一项基础工程。
近年来,随着客户的订单逐年增加,产品要求不断提高,我们深刻意识到,不管市场风云如何变化,规范基础管理工作,夯实企业基础是在任何时期都应下决心、下大力气来做的事。全面加强班组建设,实现班组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作。只有每一个班组都充满生机和活力,企业才会有好的经济效益,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
班组建设是企业综合性的基础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涉及行政部门又涉及党群组织。只有领导高度重视,方方面面相互协作、配合,持之以恒地把班组建设抓好,使班组充满生机和活力,企业才会有活力和后劲,才能推进企业的全面进步。
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多年前就曾指出,要提高对班组建设重要性、紧迫性和自觉性的认识。林总还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班组建设是关系全局的重要基础性系统工程。加强班组建设是中航工业推进战略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石;是中航工业实施战略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面向未来、着眼长远的战略举措;是建设和谐集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班组建设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突破式成长的需要,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需要。由此可见,其重要性已不容置疑。
走出班组建设的误区
从国资委发文大力推进企业班组建设,到集团公司高度重视,再到国内优秀企业纷纷重心下移到班组,班组建设已成为中国企业的时代主题。但是,现实中对班组建设的高期待与班组建设的实际成效形成了鲜明的落差。
目前在班组建设方面存在以下几个误区:一是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班组建设只是点缀,是应付上面之需要;二是班组建设走形了,班组建设与企业目标、经营战略、中心任务结合不够紧密;三是班组建设概念不清,以管理取代建设,重管理,无建设 ;四是班组建设跑题了,不明主旨,偏离核心,不成体系;五是关键人员无为,主角没登台,配角很活跃;六是重布置,强调执行而忽略指导和支援,由上而下硬性推动 ;七是管理哲学背离和谐主张和科学发展观;八是以培训代培养,统一模式,影响了班组的创新力。
班组建设如何避免误区,健康发展:
要多边配合,常抓不懈。班组建设是一项有一定难度的系统工程,班组建设要求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仅仅依靠哪一级、哪几个领导、哪一个部门抓、是远远不够的,也是难以胜任的。庆安公司班组建设主要管理部门先后经历了企管办、工会民管委、质量管理处等,实际管理中又是企管、民管、质管、安管、现管各顾一摊,很难做到班组建设系统化。为了贯彻落实中航工业党组《关于加强班组建设的意见》精神,庆安公司制定、完善了《班组建设管理办法》,对班组建设的主管领导和责任部门、基层组织及班组工作内容、班组长任职条件、职责与权限、班组建设的检查与激励进行了明确。实践证明,班组建设管理工作必须明确主管部门和成员单位,全面协作、配合,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级上下同心协力,坚持常抓不懈,做到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归口管理、专业指导,将班组建设工作真正纳入企业行为,把管理的触角深入到每一个班组,把责任细化到每一名员工,方能促进企业管理工作有所进展、有所建树。
要准确把握班组的管理边界。重点是解决企业战略目标和基层员工的行为相互联系的问题,不要一味强调执行而忽视目标分解和计划的准确性。据对国内多家优秀企业的调研发现,由于企业对全新的管理科学没有系统的理解,在传统管理哲学的引导下,许多企业的现代班组建设没有更好地、更紧密地贴合和谐主张、科学发展观,没有以全新管理哲学的精神为指导,而是盲干、蛮干、乱干,甚至所谓的管理咨询专家、培训师,在基本没有理解班组建设的本质概念、没有理解班组长胜任素质能力模型的前提下,实施了大量错误的培训和辅导,导致班组建设问题错误不断,推行不力,越搞越乱,越学越难;导致企业痛失发展机遇和影响科学发展观的高效推行。上面用一个模式,自上而下强行复制,以管理代替建设,“终端”被动接受,感觉、反应冷漠,甚至感到压抑,扼杀了班组建设的多样性、创新性。只有让班组成员真正感受到班组建设能给他们带来利益,他们才会主动参与建设。
要让班组成员成为班组建设的主角。尽管班组建设在全国、全行业高层叫得很响,但如果班组成员不积极,缺乏热情,上面下了文件,下面只是被动执行,上面来检查,下面只是应付,甚至会弄虚作假搞表面文章,那么上面叫得再响,也是没有用的。因此,在班组建设中要让班组成员来做主角。要在班组建设中充分体现人本精神,灌输“班组是成员的家,班组建设靠大家”的思想,从而激发班组员工的参与热情、创新热情,并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中。要启发参与者和组织者对班组建设与管理工作形成共识,鼓励员工自我自主自觉地参与班组建设,才能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建设,才能避免上面叫得响、下面无动静的现象发生。
班组建设要与落实企业战略目标、提高班组执行力相结合。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工作任务的完成,要落实在班组,班组的生命质量,是企业肌体健康与否的标志。企业管理的成败得失,离不开班组的穿针引线。所谓企业战略落地,最终是要落在班组这个“地”上。在明确工作总目标的基础上,要把各项工作任务逐步分解,落实到班组和个人,从而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提高执行力,促进企业各项任务完成,最终达到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目的。
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进一步明确和正确处理好班组的责、权、利关系,提升班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企业的班组建设与管理工作做好了,班组就会充满生机,企业活力和后劲就会增强,企业的质量体系就会得到执行,战略目标才会得以实现。只有每一个班组都充满生机和活力,企业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班组建设要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没有不好的员工,只有不会管的领导”。员工积极性不高,不能归咎于员工,而要在管理机制、领导方式等方面找原因。员工需要正确的引导、有效的正向激励和良好环境的影响。而严格的考核、严厉的惩罚并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这里,文化的因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班组文化、风气的好否,影响着整个企业的文化和风气。班组既要适应整个企业文化,同时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班组文化,若干班组的文化融合构建和发展了企业文化体系。
庆安公司在班组建设四个一主题活动中,为提升主题活动效果,推动文化落地,进一步弘扬集团宗旨、理念,强化文化价值引领,将企业文化融入到班组管理和广大职工的具体行动中去,以创建六型班组为目标,通过开展群策群力的现场改善、可视化管理、技术比武、劳动竞赛等活动,激发班组建设的活力。只有为班组建设赋予更多的文化因素,形成浓厚的班组文化氛围,才能把班组建设成为既有公平竞争、又有团结协作,既有严明班规、又有温馨快乐的职工小家,才能实现班组建设的整体推进,才能不断提升班组的凝聚力、执行力,提升班组的管理水平。
班组建设重在“建设”
要建立必要的班组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除了企业的制度外,班组也要根据各自特点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如: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目标管理、民主管理、考勤制度等,明确班组内的工作职责,任务、作业程序等,使班组建设有章可循。要通过完善各项制度,健全基础管理,努力做到工作内容指标化、工作要求标准化、工作步骤程序化、工作考核数据化、工作管理系统化。要通过落实规章制度,促进班组建设,但考核的方式一定要创新,要实现“三个逐步转向”,即从注重检查班组上墙板块、班组记录齐全、班容班貌整洁、物品摆放整齐,逐步转向着眼于班组管理机制是否健全和强化,管理措施是否切实可行、有效;从注重检查班组管理形式是否齐全、完整,逐步转向着眼于班组各项管理制度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执行的真实性;从注重规范班组管理行为、提高班组管理标准,逐步转向着眼于提高班组长的管理水平、工作质量、班组成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上来。
要设计、开展适合班组特点的各类活动。如:理念教育、读书交流、技能培训、潜能拓展、文体娱乐等活动,提升班组及员工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近年来,庆安公司在班组中深入开展了创建争做活动、先锋号创建活动、六型班组达标活动及双增双节、合理化建议、QC小组、岗位创新、现场改善等活动,为班组建设搭建了多层面平台,提升了班组管理水平,使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得以提高。
要狠抓班组硬件建设。庆安公司通过一流环境建设和现场改善,投入了大量资金改善工作环境,更换科室办公设备、工区工作台、工具箱、机床设备,使厂区、车间、班组环境发生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并为加强班组文化建设、丰富文化生活,配备了必要的图书、报刊和文体设施、器材、消费品,为班组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搭建平台、提供经费。加强班组的硬件建设,让员工直接看到企业对班组建设的投入,亲身体验职工之家的整洁、舒适、温馨,这不仅能使员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好地投入到生产中去,也会促使员工革除掉许多不良习惯,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企业实现用环境留人的目的。
关键是选配好班组长
班组长既是生产者又是管理者。班组长是班组的核心,一个班组能否在企业生产活动和其它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班组长是关键。成也在人,败也在人。班组长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班组的管理,这就要求班组长必须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既要懂生产、精技术,又要有一套灵活的工作方法,有效带动班组成员,形成合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合理选拔思想好、作风正、业务强的人才担任班组长是加强班组建设的关键。
选好班组长,将带好一大片职工。要把那些业务精、善管理、思想好、责任心强、又能关心团结群众、调动群众积极性、有群众基础的生产骨干择优选配到班组长队伍中来。
要落实班组长的责、权、利,加强对班组长的技术业务和管理水平的培训,以提高班组长的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组长优势。要按期对班组长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估考察,根据其表现予以奖励、提拔或撤换。
实践证明,提高班组建设与管理水平,关键是选拔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年龄适宜、技能过硬、责任心强、会管理、能团结人的员工来担任班组的领头雁。
要加强对班组长的培养,可以对班组长实行动态管理、民主测评、持证上岗、择优竞聘、定期培训等,也可以定期召开班组长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全面提高班组长管理水平,从而促进班组建设与管理工作不断走上新的台阶。(责任编辑:崔小花)
提高对班组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班组是企业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企业最基层、最活跃的执行组织,无论在保障企业正常运转,还是在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创建先进企业文化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班组建设是固本兴业的一项基础工程。
近年来,随着客户的订单逐年增加,产品要求不断提高,我们深刻意识到,不管市场风云如何变化,规范基础管理工作,夯实企业基础是在任何时期都应下决心、下大力气来做的事。全面加强班组建设,实现班组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作。只有每一个班组都充满生机和活力,企业才会有好的经济效益,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
班组建设是企业综合性的基础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涉及行政部门又涉及党群组织。只有领导高度重视,方方面面相互协作、配合,持之以恒地把班组建设抓好,使班组充满生机和活力,企业才会有活力和后劲,才能推进企业的全面进步。
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多年前就曾指出,要提高对班组建设重要性、紧迫性和自觉性的认识。林总还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班组建设是关系全局的重要基础性系统工程。加强班组建设是中航工业推进战略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石;是中航工业实施战略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面向未来、着眼长远的战略举措;是建设和谐集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班组建设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突破式成长的需要,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需要。由此可见,其重要性已不容置疑。
走出班组建设的误区
从国资委发文大力推进企业班组建设,到集团公司高度重视,再到国内优秀企业纷纷重心下移到班组,班组建设已成为中国企业的时代主题。但是,现实中对班组建设的高期待与班组建设的实际成效形成了鲜明的落差。
目前在班组建设方面存在以下几个误区:一是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班组建设只是点缀,是应付上面之需要;二是班组建设走形了,班组建设与企业目标、经营战略、中心任务结合不够紧密;三是班组建设概念不清,以管理取代建设,重管理,无建设 ;四是班组建设跑题了,不明主旨,偏离核心,不成体系;五是关键人员无为,主角没登台,配角很活跃;六是重布置,强调执行而忽略指导和支援,由上而下硬性推动 ;七是管理哲学背离和谐主张和科学发展观;八是以培训代培养,统一模式,影响了班组的创新力。
班组建设如何避免误区,健康发展:
要多边配合,常抓不懈。班组建设是一项有一定难度的系统工程,班组建设要求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仅仅依靠哪一级、哪几个领导、哪一个部门抓、是远远不够的,也是难以胜任的。庆安公司班组建设主要管理部门先后经历了企管办、工会民管委、质量管理处等,实际管理中又是企管、民管、质管、安管、现管各顾一摊,很难做到班组建设系统化。为了贯彻落实中航工业党组《关于加强班组建设的意见》精神,庆安公司制定、完善了《班组建设管理办法》,对班组建设的主管领导和责任部门、基层组织及班组工作内容、班组长任职条件、职责与权限、班组建设的检查与激励进行了明确。实践证明,班组建设管理工作必须明确主管部门和成员单位,全面协作、配合,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级上下同心协力,坚持常抓不懈,做到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归口管理、专业指导,将班组建设工作真正纳入企业行为,把管理的触角深入到每一个班组,把责任细化到每一名员工,方能促进企业管理工作有所进展、有所建树。
要准确把握班组的管理边界。重点是解决企业战略目标和基层员工的行为相互联系的问题,不要一味强调执行而忽视目标分解和计划的准确性。据对国内多家优秀企业的调研发现,由于企业对全新的管理科学没有系统的理解,在传统管理哲学的引导下,许多企业的现代班组建设没有更好地、更紧密地贴合和谐主张、科学发展观,没有以全新管理哲学的精神为指导,而是盲干、蛮干、乱干,甚至所谓的管理咨询专家、培训师,在基本没有理解班组建设的本质概念、没有理解班组长胜任素质能力模型的前提下,实施了大量错误的培训和辅导,导致班组建设问题错误不断,推行不力,越搞越乱,越学越难;导致企业痛失发展机遇和影响科学发展观的高效推行。上面用一个模式,自上而下强行复制,以管理代替建设,“终端”被动接受,感觉、反应冷漠,甚至感到压抑,扼杀了班组建设的多样性、创新性。只有让班组成员真正感受到班组建设能给他们带来利益,他们才会主动参与建设。
要让班组成员成为班组建设的主角。尽管班组建设在全国、全行业高层叫得很响,但如果班组成员不积极,缺乏热情,上面下了文件,下面只是被动执行,上面来检查,下面只是应付,甚至会弄虚作假搞表面文章,那么上面叫得再响,也是没有用的。因此,在班组建设中要让班组成员来做主角。要在班组建设中充分体现人本精神,灌输“班组是成员的家,班组建设靠大家”的思想,从而激发班组员工的参与热情、创新热情,并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中。要启发参与者和组织者对班组建设与管理工作形成共识,鼓励员工自我自主自觉地参与班组建设,才能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建设,才能避免上面叫得响、下面无动静的现象发生。
班组建设要与落实企业战略目标、提高班组执行力相结合。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工作任务的完成,要落实在班组,班组的生命质量,是企业肌体健康与否的标志。企业管理的成败得失,离不开班组的穿针引线。所谓企业战略落地,最终是要落在班组这个“地”上。在明确工作总目标的基础上,要把各项工作任务逐步分解,落实到班组和个人,从而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提高执行力,促进企业各项任务完成,最终达到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目的。
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进一步明确和正确处理好班组的责、权、利关系,提升班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企业的班组建设与管理工作做好了,班组就会充满生机,企业活力和后劲就会增强,企业的质量体系就会得到执行,战略目标才会得以实现。只有每一个班组都充满生机和活力,企业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班组建设要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没有不好的员工,只有不会管的领导”。员工积极性不高,不能归咎于员工,而要在管理机制、领导方式等方面找原因。员工需要正确的引导、有效的正向激励和良好环境的影响。而严格的考核、严厉的惩罚并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这里,文化的因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班组文化、风气的好否,影响着整个企业的文化和风气。班组既要适应整个企业文化,同时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班组文化,若干班组的文化融合构建和发展了企业文化体系。
庆安公司在班组建设四个一主题活动中,为提升主题活动效果,推动文化落地,进一步弘扬集团宗旨、理念,强化文化价值引领,将企业文化融入到班组管理和广大职工的具体行动中去,以创建六型班组为目标,通过开展群策群力的现场改善、可视化管理、技术比武、劳动竞赛等活动,激发班组建设的活力。只有为班组建设赋予更多的文化因素,形成浓厚的班组文化氛围,才能把班组建设成为既有公平竞争、又有团结协作,既有严明班规、又有温馨快乐的职工小家,才能实现班组建设的整体推进,才能不断提升班组的凝聚力、执行力,提升班组的管理水平。
班组建设重在“建设”
要建立必要的班组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除了企业的制度外,班组也要根据各自特点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如: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目标管理、民主管理、考勤制度等,明确班组内的工作职责,任务、作业程序等,使班组建设有章可循。要通过完善各项制度,健全基础管理,努力做到工作内容指标化、工作要求标准化、工作步骤程序化、工作考核数据化、工作管理系统化。要通过落实规章制度,促进班组建设,但考核的方式一定要创新,要实现“三个逐步转向”,即从注重检查班组上墙板块、班组记录齐全、班容班貌整洁、物品摆放整齐,逐步转向着眼于班组管理机制是否健全和强化,管理措施是否切实可行、有效;从注重检查班组管理形式是否齐全、完整,逐步转向着眼于班组各项管理制度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执行的真实性;从注重规范班组管理行为、提高班组管理标准,逐步转向着眼于提高班组长的管理水平、工作质量、班组成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上来。
要设计、开展适合班组特点的各类活动。如:理念教育、读书交流、技能培训、潜能拓展、文体娱乐等活动,提升班组及员工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近年来,庆安公司在班组中深入开展了创建争做活动、先锋号创建活动、六型班组达标活动及双增双节、合理化建议、QC小组、岗位创新、现场改善等活动,为班组建设搭建了多层面平台,提升了班组管理水平,使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得以提高。
要狠抓班组硬件建设。庆安公司通过一流环境建设和现场改善,投入了大量资金改善工作环境,更换科室办公设备、工区工作台、工具箱、机床设备,使厂区、车间、班组环境发生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并为加强班组文化建设、丰富文化生活,配备了必要的图书、报刊和文体设施、器材、消费品,为班组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搭建平台、提供经费。加强班组的硬件建设,让员工直接看到企业对班组建设的投入,亲身体验职工之家的整洁、舒适、温馨,这不仅能使员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好地投入到生产中去,也会促使员工革除掉许多不良习惯,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企业实现用环境留人的目的。
关键是选配好班组长
班组长既是生产者又是管理者。班组长是班组的核心,一个班组能否在企业生产活动和其它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班组长是关键。成也在人,败也在人。班组长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班组的管理,这就要求班组长必须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既要懂生产、精技术,又要有一套灵活的工作方法,有效带动班组成员,形成合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合理选拔思想好、作风正、业务强的人才担任班组长是加强班组建设的关键。
选好班组长,将带好一大片职工。要把那些业务精、善管理、思想好、责任心强、又能关心团结群众、调动群众积极性、有群众基础的生产骨干择优选配到班组长队伍中来。
要落实班组长的责、权、利,加强对班组长的技术业务和管理水平的培训,以提高班组长的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组长优势。要按期对班组长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估考察,根据其表现予以奖励、提拔或撤换。
实践证明,提高班组建设与管理水平,关键是选拔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年龄适宜、技能过硬、责任心强、会管理、能团结人的员工来担任班组的领头雁。
要加强对班组长的培养,可以对班组长实行动态管理、民主测评、持证上岗、择优竞聘、定期培训等,也可以定期召开班组长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全面提高班组长管理水平,从而促进班组建设与管理工作不断走上新的台阶。(责任编辑:崔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