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水平偏低的成因与提振策略

来源 :上海城市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i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学博士李力行在2010年12期的《浙江社会科学》上发表题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现状、挑战和应对》一文,对我国城市化水平偏低的现状进行了学理性分析,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采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城市和农村的要素市场被割裂,通过价格扭曲等方式从农村提取剩余来补贴城市,形成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由于重视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能够容纳的就业人数少,因此城市化水平低。二是自1997年县改市停止以来的十几年间,中国一直缺乏一套合理的城市设立标准,城市数量保持停滞。中国的建制市,不像西方的城市型行政建制,而是被赋予了行政级别,与省、地、县这样的广域型行政建制混在一起,既要管理人口密集的城市核心区,又要管辖下辖的农村区域,导致许多城市功能定位不清,产业集聚程度不高,行政管理体制的僵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城市化水平偏低。作者因此认为,城市化水平偏低的实质是“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不均衡的结果。
  为了加快中国城市化水平,作者提出四条对策:一是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城镇就业。以城镇常住人口来衡量的城市化水平是随着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的提高而提高的,第三产业是提高城镇就业的重要驱动力。二是加快配套保障、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要逐渐放开中小城镇户口、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农民工无论在什么地区就业,都能享受到与该地区户籍居民大致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三是打通城乡土地市场、改革土地制度。要严格限制征地范围,允许农村集体土地直接进入城市土地市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并建立起全面的财产税制度,让地方政府从依赖“土地财政”转型到提供公共服务,以及对土地和房产收取财产税收上来。四是创新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提高城市自主权。不管是“省直管县”的试点、承认“县辖市”或是重启“县改市”的呼声,还是各种试验区的先后设立,都呼唤着行政区划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创新。提高城市的自主权、进行多种形式的试验,这将是创造更加灵活的城市体制的必由之路。
其他文献
给水管网承担供水的输送和分配,是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给水管网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各管段的直径。各管段的直径是根据管段的计算流量和经济流速来确定,在流量已定
针对山地城市加压泵站多、造价高的特点,对传统的给水管网优化模型提出了改进,增加了中途加压泵站基建及运行管理费用,提出了符合山地城市分区管网特点的经济优化模型.并采用
现行教材虽然是按照主题为单元,可现实课堂仍旧没能站在单元整体的宏观角度上展开教学,而是各自为政的逐篇教学,使得教学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连续性,以至造成长期以来费时低效的
通过对矫直机传动齿轮轴制造工艺中车床加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判断该工序是否稳定,及时发现和消除生产中的质量异常波动,保持好的质量状况。为评价工人技术素质,促进工效与技术的提
通过研究余热处理高强度钢筋的控制冷却原理和低碳钢相变规律,建立控制冷却的数学模型。建立的数学模型实用可靠,根据化学成分、终轧速度、终轧温度和自回火温度等生产条件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