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栏目的一次现场直播

来源 :新概念·中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n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题回放]
  
  门前的小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大自然的风景每天都是新的;我们在慢慢长大,父母却渐渐老去;煤油灯成为古董,管道天然气进入厨房,电脑也挤进我们的生活;真诚和友谊被人们重新拾了起来,时尚的春风吹遍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只要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变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你的生活中,你都看到、感受到了哪些变化?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请以“变化”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校)名和人名。
  (2006年烟台市中考作文)
  
  [试题指津]
  
  这是一篇开发式的话题作文,也是近几年来烟台市第一次直接用话题形式来命题的作文。要写好这篇文章,以下几点应当注意。
  一、审题和立意。试题材料中,列举了“变化”的内容与范围。“门前的小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大自然的风景每天都是新的”,我们可以通过大自然的景色由坏变好来表现热爱自然的情怀;“我们在慢慢长大,父母却渐渐老去”,我们可以以时间为线索,通过父母和自己的变化来赞美不变的亲情;“煤油灯成为古董,管道天然气进入厨房,电脑也挤进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通过日常事物的变化来表现人们随着时代的变迁对物质和精神的追求;“真诚和友谊被人们重新拾了起来,时尚的春风吹遍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可以写人们对真诚和友谊的态度变化,也可以写人们在时尚的认识上的变化。后面的省略号是告诉我们,如果上面的提示中没有你想写的内容,那么你还可以选择其他内容来写。当然,除了根据材料进行正面的立意设想外,我们还可以从反面构思:写大自然景色由好变坏,呼吁人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也可以写生活中道德准则的变质,以达到针砭时弊、促人警醒的目的……选择立意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命题中的限制,即:“在你的生活中,你都看到、感受到了哪些变化?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这段话提醒我们,要写现实生活中的事情,而且须写出感悟和思考。随意想象的作文就有可能“触雷”!
  二、选材。选材应在自己熟悉的材料里进行,“要有自己的感悟和启发”,这是命题所强调的。我们的生活每时每地都是变化着的,有变化就有感触,命题者正是抓住了这一人人熟知的话题来考查同学们的观察力和领悟力。其实,生活中的变化无处不在,如环境的变化、生活的变化、心情的变化等等。有人说:“话题作文是个筐,什么东西都能往里装。”此话虽夸张却不无道理,关键是你怎么个装法,能装得让人看不出破绽那才是写作的高境界:写人记事的文章都可以安上变化的头衔,即使议论文,也大都可以改成变化的主题(如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不坚持就只能面对失败——坚持与不坚持的结果是变化的)。重要的是写出感悟和启发(烦恼的、痛苦的、幸福的、富有哲理的都可)。在下笔前,一定要花上些时间,在读过的好文章或听过的好故事里用心地选择适合作文话题的材料。
  三、结构形式。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文章的形式很关键,好的形式就等于给文章穿上一件漂亮的外衣。我们可以选择小小说、戏剧、化学实验报告、庭审记录、小标题、电视节目直播、日记体、书信体等各种形式来表现主题。可以用现场直播形式来表现当前一些人的道德缺失,呼唤道德的回归;用日记形式写某贪官如何由清廉变腐败;用书信形式写地球环境的变化,等等,这样靓丽的外衣一定能为你的作文增光添色!同时,作为文章表现形式的一部分,题目的拟定也很重要。漂亮的题目定会为你的作文亮出第一道特别的风景。
  
  [考场佳作一]
  
   “变化”栏目的一次现场直播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这里是WWTV“变化”节目的直播现场,我是主持人小Z!
  时光在流逝,社会在变化,人的道德意识也在变、变、变——
  面对同一件事,10年前和10年后人们的表现会有什么变化呢?下面是本台记者拍摄制作的4组镜头,请看大屏幕:
  
  镜头一
  一个小偷胆大包天,到某局长家行窃,将要得手时,局长推门进来——
  10年前:小偷跪在地上求饶,拿出作案所得赃款贿赂局长,局长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给警察局打了电话,作案多起的惯犯落入法网。
  10年后:小偷发现局长家的存款远远超出工资所得,反过来要挟局长,局长跪地求饶,不惜重金堵小偷之口。
  
  镜头二
  报纸上有两则征婚广告:
  某男,现年28岁,某钢铁厂职工,胸有大志,是厂里的“科研标兵”。欲在茫茫人海中寻一位志同道合的25~28岁女子,有意者请联系。
  某男,现年52岁,有存款100万元,欲寻一位25~28岁的美貌女子,有意者请与本人联系。
  10年前:女孩子们当然都考虑28岁的小伙子,52岁的老人家无人问津。
  10年后:小伙子无人问津,52岁的老人信如雪片。
  
  镜头三
  公共汽车上,G看到一扒手在行窃,勇敢揭发——
  10年前:失主警觉,扒手未能得逞,众人把扒手送到警察局。失主对G千恩万谢。
  10年后:失主和扒手都不承认,待扒手下车,失主责怪G多管闲事,万一扒手和黑社会有关系怎么办。G苦笑。
  
  镜头四
  某女士戴一珍珠项链上街,走着走着,发现项链被偷——
  10年前:女士赶紧报案,小偷被抓。
  10年后:小偷突然追上来,把项链摔在地上,打了某女士一个耳光:“没有钱就别装。戴个假项链骗人,你当老子白痴啊!”女士赶紧道歉,给小偷100元才算了事!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看完这几组镜头,不知您有什么想法。我想,时代在变,环境在变,评价道德的标准也在变。希望我们能在变化中守住自我,和谐社会需要你、我、他!
  好,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观众朋友们,再见!
  
  [亮点透视]
  
  这是一篇中考满分作文。得满分的原因首先是这篇文章在形式上先声夺人——用电视直播的形式揭露了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几种道德缺失现象,既新颖,又有利于表现主题。在内容上,作者精选了4组典型镜头,通过10年前和10年后人们行为的变化,展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道德观,于精妙的对比中发人深思。在这几组镜头中作者没有一句议论的话,但却融批判于看似平淡的叙述之中,可谓鞭辟入里,极具现实意义。开头和结尾作者以主持人的话巧妙地进行串联,首尾呼应,使主题得到了深化。
其他文献
期刊
一根根小小的nail,创造了一个个大art。  ◆编辑:Coffey
2007年11月26日上午,第三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开幕式、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颁奖典礼、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落成典礼在广州隆重举行.
心理分析:  选择A答案的同学,学习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充实、肯定自己,而不是为了外在的因素强迫自己学习,所以在学习中只重实力而不重形式,只把考试看作是对自己学习效果的一次检验,因此不会过于在意考卷的整洁、字迹的工整。这样的同学对于学习本身有很清醒的认识,无论是在学习态度,还是在学习方法上,都有自己的主见,不会轻易改变。  选择B答案的同学,从小就被灌输要做一个老师、同学、父母眼中听话的好学生,自己也
柯林是个百万富翁,独身,在曼哈顿拥有一栋大楼的18层、19层,可以俯视公园大道。  那一天的开始本来是很温馨的,柯林的两个侄子和一个侄女从明尼苏达州来看望他。老人完全被3个年轻人给迷住了,冲动之下,决定要改变他的遗嘱。柯林花了整个早晨来签署有关的文件,将其所有的不动产平均分给这3个来度假的亲人,柯林忠实的女仆做见证人。将律师送走之后,女仆心神不安地看了看这些眼睛冒光的继承人,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去了
期刊
楚国有个人十分固执,懂得不多,却白命不凡,喜欢做出什么都知道的样子。他不知道姜是在什么地方生长出来的,可是他却自以为是地对人说:“姜是生长在树上的。 The Chu stat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