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应该让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不断闪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这节课时,教师先出示两个图形(单位:分米),让学生想办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有的同学用割补法把两个图形重合起来比较,还有的同学用1平方分米的单位进行测量。教师在肯定了学生们积极想办法开动脑筋的同时,又提出新问题;“要想知道天安门广场的面积、中国土地的面积还能用这样的方法吗?”学生们领悟到这种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从而产生疑问,引起思考,开始了新知识的探求,创新意识因此唤起。
教学中巧妙的构思、精心的设问是激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计算”一课时,教师首先请学生用教具分别测量出大圆、中圆、小圆的周长。当学生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时,提出“圆形水池能立起来滚动吗”学生不得不另辟蹊径,想出了“绳测”的方法。这时教师将一个白色小球系在绳子的一端,在空中旋转,提出“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绳子绕一圈吗”这个问题。实践证明“滚动”和“绳测”的方法均有局限性。“能不能探索出计算圆周长的普遍规律呢?”又一次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创造的欲望。学生们认真操作、观察、思考、实践,终于发现了“圆周长总是比它的直径3倍多一些”的规律。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展示环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造成果。例如,教学“确定位置”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当回“小小设计师”,用不同的画面设计二十年后家乡风格各异的景观。然后把他们的作品贴在教室四周,师生共同欣赏着、品味着、评论着。教师满腔热情地赞扬大家的作品,保护和激励了学生们的创造欲望,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发展了创新思维。(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实验小学 江西省南康市教研室)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这节课时,教师先出示两个图形(单位:分米),让学生想办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有的同学用割补法把两个图形重合起来比较,还有的同学用1平方分米的单位进行测量。教师在肯定了学生们积极想办法开动脑筋的同时,又提出新问题;“要想知道天安门广场的面积、中国土地的面积还能用这样的方法吗?”学生们领悟到这种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从而产生疑问,引起思考,开始了新知识的探求,创新意识因此唤起。
教学中巧妙的构思、精心的设问是激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计算”一课时,教师首先请学生用教具分别测量出大圆、中圆、小圆的周长。当学生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时,提出“圆形水池能立起来滚动吗”学生不得不另辟蹊径,想出了“绳测”的方法。这时教师将一个白色小球系在绳子的一端,在空中旋转,提出“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绳子绕一圈吗”这个问题。实践证明“滚动”和“绳测”的方法均有局限性。“能不能探索出计算圆周长的普遍规律呢?”又一次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创造的欲望。学生们认真操作、观察、思考、实践,终于发现了“圆周长总是比它的直径3倍多一些”的规律。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展示环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造成果。例如,教学“确定位置”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当回“小小设计师”,用不同的画面设计二十年后家乡风格各异的景观。然后把他们的作品贴在教室四周,师生共同欣赏着、品味着、评论着。教师满腔热情地赞扬大家的作品,保护和激励了学生们的创造欲望,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发展了创新思维。(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实验小学 江西省南康市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