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造性思维火花不断闪现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av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应该让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不断闪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这节课时,教师先出示两个图形(单位:分米),让学生想办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有的同学用割补法把两个图形重合起来比较,还有的同学用1平方分米的单位进行测量。教师在肯定了学生们积极想办法开动脑筋的同时,又提出新问题;“要想知道天安门广场的面积、中国土地的面积还能用这样的方法吗?”学生们领悟到这种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从而产生疑问,引起思考,开始了新知识的探求,创新意识因此唤起。
  教学中巧妙的构思、精心的设问是激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计算”一课时,教师首先请学生用教具分别测量出大圆、中圆、小圆的周长。当学生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时,提出“圆形水池能立起来滚动吗”学生不得不另辟蹊径,想出了“绳测”的方法。这时教师将一个白色小球系在绳子的一端,在空中旋转,提出“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绳子绕一圈吗”这个问题。实践证明“滚动”和“绳测”的方法均有局限性。“能不能探索出计算圆周长的普遍规律呢?”又一次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创造的欲望。学生们认真操作、观察、思考、实践,终于发现了“圆周长总是比它的直径3倍多一些”的规律。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展示环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造成果。例如,教学“确定位置”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当回“小小设计师”,用不同的画面设计二十年后家乡风格各异的景观。然后把他们的作品贴在教室四周,师生共同欣赏着、品味着、评论着。教师满腔热情地赞扬大家的作品,保护和激励了学生们的创造欲望,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发展了创新思维。(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实验小学 江西省南康市教研室)
  
其他文献
1950年,台大校长傅斯年先生在《台湾大学校刊》发表文章,题目是“几个教育的理想”。这一年,傅斯年去世。五四运动时的学生领袖、中国语言研究所的创始人、北京大学代理校长、敢跷着二郎腿跟蒋介石指手画脚讲话的一个人留下了怎样的理想呢?其中之一竟是“一个理想的大学,应该办平淡无奇的教育”!  教育可以“平淡无奇”?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该平淡无奇吗?傅先生的“教育理想”不能不让人惊讶乃至震惊。  再长的河流,譬
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加多元化的人才为其注入活力,也需要这些人才具备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新能对于任何一个民族而言都非常重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问题意识,但很多课堂是满堂问,教师问, 学生答。整个课堂,教师问得辛苦,学生疲于应付,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自主探究。教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很少在意学生“想不想吃”“吃不吃得下”“消没消化”等诸多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问题是核心,没有问题就不会产生探究。教师要设计有利于学生探究的有效问题,并不时地适时呈现,引导学生积极持续地开展探究活动。如在教学六年级的“购物的学问”时,教
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用英语进行表达、交流和交往。语言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实践,一旦离开了环境,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教师要创造出一种语言交际环境,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在学习内容与真实生活体验之间建立联系,教师要根据各阶段课堂教学的实际,开展以真实生活实际为中心的语言交际活动。   营造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关键要创造富有英语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主要包括物质文
伴随旅游产业发展,主题酒店行业方兴未艾,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体验经济兴起,消费者消费需求进一步升级。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为主题酒店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提供了一种新
文本细读,用教育家朱光潜的话说,就是——“慢慢读,欣赏啊!”你走马观花,你囫囵吞枣,你风卷残云,你蜻蜓点水,那怎么成?你首先要有一种从容的心态,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慢慢读,慢慢品,慢慢嚼,慢慢赏,那才能读出味道来。文本细读是对教师言语智慧和精神境界的一种修炼。通过文本细读,我们的精神触角将会变得越来越敏感、越来越深刻、越来越诗意。  若说文本细读为我们提供的是散乱的珍珠的话,我们必须将这些散乱的珍
袁诚浩是我现在所带一(1)班的一名学生,他很聪明,但特别懒,做作业经常拖拉或不做,连考试也不认真,总是做一半就交卷。课堂上他也特别好动,要么找同学讲话,要么做小动作,没坚持认真听过几分钟的课。一个这样的学生,着实令我头疼。  我联系了他的家长,对他进行多方面了解,努力寻找突破口。我发现,他特别爱画画。一年级下册第六课《胖乎乎的小手》这篇课文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教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数学练习,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调查、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设计学生的数学练习时,教师可以根据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将数学练习与日常生活问题结合起来,设计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练习。如学生学过小数乘除法以后,教师布置学生将妈妈早上去菜市场买菜的种类、数量、单价记下,然后算一算各自家里这一天买菜的开支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