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初中信息技术课中采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mmmmmmmmmmmmmmm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案导学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目的是变传统封闭灌输型教学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教学。把教学过程由“灌”变为“导”,学案与导学密切结合,学案指导导学,导学依据学案,让学生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本文对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课 学案导学 教学模式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主体性教育理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等都为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这里主要说说主体性教育理论。
  主体性教育认为:“教育者通过利用其他的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场所等),引导和启发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和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在宽松、自主、和谐的教育环境中,不断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提高其主体能力,完善其主体人格,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地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所以说主体性教育提倡的就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强调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就是教育者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优势
  采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输灌式”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优势。
  首先运用学案导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
  学案导学模式以学案为依托,在学案的引导下开展的自主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原动力,促进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讲解者和传播者。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帮助者和引导者。学生根据老师编排的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最后在老师的总结中实现对学习目标的掌握。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知识与经验都是由学生亲自参与发现而获得的,由于学生主体的参与,建构的知识经验成为学生的知识,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强,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同时大幅度提高学生发现与探究能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施的基本环节
  一般来说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课堂实施的基本环节包括1学习目标、2课前检测、3引导自学、4精讲点拨、5课堂练习和6总结归纳六个部分。
  1.学习目标
  导学案出示或者多媒体演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目标,指导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将学习目标融入需要解决的问题、分配的任务或探究的实例中。在教学实践中,多媒体课件和互动游戏是教师运用较多的学习目标呈现方式。
  2.课前检测
  这是为新知识学习做好铺垫,检测的内容大多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并与本课时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知识点,形成浓厚的课堂学习气氛,使学生带着极大的热情学习新课。
  3.引导自学
  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结合学习指导,自主或合作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应该依据学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学案中的学习目标。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的是观察者的角色,应该做到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组参与程度和掌握他们学习的疑点、难点。
  4.精讲点拨
  一是对学生学案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予以作答;二是对学生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点拨。抓住核心问题讲清楚讲明白即可,教师要对学生创新性的答案或一题多解式的回答给予表扬,只有这样学才能保证课堂的学习热情。
  5.课堂练习
  教师安排适量的练习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应尽可能地安排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习题,并做到习题难度恰当,题量适宜。
  6.总结归纳
  教师在下课之前对本堂课的知识点、学习方法和知识运用做精炼的小结。教师在总结的基础上还应引导学生课后反思学习过程和成败得失。
  四、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处理好主导与主体关系
  课堂中老师要善用学案,但是千万不要被学案影响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核心关系。教师在利用学案导学时,一定要注意既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又为自己参与、引导学生学习留出空间。学案作为一个很好的导学工具有时很容易让学生为了达标而达标,为了任务而任务,这时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善用学案,基础差的学生可以为任务而任务,基础好的学生就需要引导他们发散思维,这样才不会被学案禁锢。
  2.要分清主次关系
  学案只是为教学服务而采取的一种手段而已,千万不要破坏它们的关系。老师设计学案的时候喜欢将学案设计得很美观漂亮,足够有吸引力,这样做是很好的,可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很多时候往往会影响教学效果。如很多教师喜欢将学案用网页方式呈现,学生也很喜欢这种有上网冲浪感觉的上课形式,但是由于网页中提供了很多素材,造成学生不断欣赏素材,影响整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只用word文档呈现,既有利于教师编写又有利于学生关注学习内容,而且课程的导入采用旧知和新知对比的方式,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特别面对初中生,采用思维碰撞,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总之,学案导学模式不失为一种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平衡教者和学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学习者发展,提高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采用学案导学模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曹凤芹.初中信息技术课中采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2]王文渊.利用“学案导学”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实践探索[D].天津师范大学,2011.
  [3]张立红.导学案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其他文献
高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适应社会的重要环境.班主任所从事的班级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为学生创设团结、民主、平等、健康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问题的情境有助于学生发展他们的主动性、实践和创造力,特别需注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的概念,帮助他们及时学习,能够动员学生参与并有自己的想法.受情
韩国国际纺织展规模不大,但特色鲜明。主办方对中国展商的邀请是每年的重头戏,同时对中国媒体的采访也颇为重视。展会第一天的下午,作为展会主办方的韩国纤维产业联合会相关负责
摘 要: ASP.NET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建立强大Web应用程序的开发平台,是广大开发人员建立中小型网站的首选技术。“ASP.NET程序设计”课程成为很多高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进阶课程。由于该课程综合性强,涉及知识点多,一般面向大学高年级学生开设。作者根据对该课程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对这门课的教学思考。  关键词: “ASP.NET程序设计” 实例教学 实践技能  一、弹性安排章节学时  “ASP
在新时期的发展形势下,运用信息化的相关技术和体系建设是目前很多企业和事业单位都颇为重视的主要工作.一方面是因为体制创新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还可以明显发现当前档案的
在近年来关于南海问题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研究中,不断有学者强调历史的重要性,以及重估原始历史信源的必要性。比尔·海顿等学者对与南海领土争议有关的历史叙述的可信度提出了质疑,对于我国主张的历史性权利提出挑战。究其原因,是因为既有的西沙群岛历史地理研究多依赖二手信源,或是零散而间接的一手文献,如同隔靴搔痒,未能做到精确、有力地论证中国人同西沙群岛的直接联系。本文使用回忆录、日志、通信等一手文献,展示和研
  中长期来看,上市园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承揽能力,而不是承做能力。承揽能力的核心在于“融资+渠道+设计”,而苗木有助于提升盈利空间以及盈利持续性。承做(施工)不
2010年,中国经济启动了新一轮快速增长的引擎。众多企业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中,将以什么方式赢得先机?身处日趋复杂的当今世界,危机过后的世界经济新格局已将更多中国企业推向国际竞技的舞台。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如何突破瓶颈,求得发展,这是每一位企业经营者必须思考的课题——创新商业模式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好的商业模式即创新的商业模式。好的商业模式必须能够突出一个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独特性。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