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路不留神,很有可能会被绊倒,运动时更难免会摔跟头——
踢足球时,激烈地奔跑,强烈地对抗和拼抢,摔跟头是家常便饭,弄不好还会伤筋动骨。
溜冰场上,飞速旋转,往来穿梭,初学者要摔跟头,练高难度动作的更是常常摔倒。
冬天下大雪,路面结冰,行人战战兢兢,提心吊胆,生怕脚下一滑,就坐个“屁股墩”,弄不好不仅会摔伤尾椎骨,还可能造成骨折。
…………
其实摔跟头的学问很大。如何能够让跟头摔得漂亮,如何避免摔跟头时受伤,这实际上属于运动中的自我保护问题。
从物理运动学的角度看,摔跟头是一个由运动到静止的过程。运动的物体都有动能,停止下来,动能变为零。消失的动能的大小恰恰等于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这个功的效果就是把人撞疼,摔伤,使人受皮肉之苦。
如果我们设法把这个过程延长,冲击力就会减小,人也许就不会受到伤害了。在物理运动学中,这是个动量的问题。运动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mv)叫做它的动量。显然,摔倒后而静止的人,动量为零。而由运动到静止的动量之差(△mv)等于冲量。冲量是冲力与时间的乘积(Ft)。也就是说,动量的变化量(△mv)相同,在碰撞时所受到的冲击力可能不同,碰撞作用时间长,冲击力就小;时间短,冲击力就大。
足球运动员被绊倒时,如果以一个“大马趴”摔在地上,就可能摔断锁骨;如果用肩头后部着地,就势在地上打几个滚,就不会出危险。因为通过打滚可以延长动能消失的时间,增大了t,也就减小了F,即减小了冲击力。摔倒时就地一滚,从科学角度来讲是个极漂亮的跟头。我们经常看到排球运动员倒地接球后还要打个滚,就是这个道理。
初学滑冰的人常常会坐一个典型的“屁股墩”,疼得要命;用手扶地时,手腕也会摔疼。其实,若能在身体接触冰面之前,把两腿往前伸,“出溜”一下,来个“老太太钻被窝”,让自己的后背着冰,就绝不会有问题。当然,脑袋一定要缩一下,不能让后脑勺磕在冰上。另外,在滑行时,哈腰可以降低重心、减少阻力,这时如果失去平衡,就把双臂伸向前方,“尽情地”扑出去,这会让你在冰面上滑出很远,延长了冲击时间,减小了冲力,人也就安全了。
同样的道理,滑雪运动员从10米高台上飞冲而下,落在积雪的山坡上仍能安然无恙,就是因为他在雪地上滑出上百米才停下的缘故。如果从同样的高度滑下落在土坡上,毫无疑问是要摔坏的。
武警战士的凌空扑地也不是干摔,而是用整个小臂触地,靠大臂的支持力延长落地时间,使这个动作有惊无险。篮球运动员在接同伴的传球时,手触球的同时,大臂小臂同时往回缩,也可以减少冲力。足球守门员用手和小臂连挟带拖把球接住也是这个道理,当然,也是因为足球的球速太高,冲击力太大,用手实在控制不住,只能用这个办法减少冲击力,防止脱手。
我们在骑自行车时,一旦摔倒,往往都会摔得比较严重,不是手破了就是膝盖破了……这是因为马路太干涩,使我们无法通过“滑行”来延长碰撞时间。当然,这时千万不能做横滚动作,万一滚到别人的车轮下,那就更危险了。
踢足球时,激烈地奔跑,强烈地对抗和拼抢,摔跟头是家常便饭,弄不好还会伤筋动骨。
溜冰场上,飞速旋转,往来穿梭,初学者要摔跟头,练高难度动作的更是常常摔倒。
冬天下大雪,路面结冰,行人战战兢兢,提心吊胆,生怕脚下一滑,就坐个“屁股墩”,弄不好不仅会摔伤尾椎骨,还可能造成骨折。
…………
其实摔跟头的学问很大。如何能够让跟头摔得漂亮,如何避免摔跟头时受伤,这实际上属于运动中的自我保护问题。
从物理运动学的角度看,摔跟头是一个由运动到静止的过程。运动的物体都有动能,停止下来,动能变为零。消失的动能的大小恰恰等于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这个功的效果就是把人撞疼,摔伤,使人受皮肉之苦。
如果我们设法把这个过程延长,冲击力就会减小,人也许就不会受到伤害了。在物理运动学中,这是个动量的问题。运动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mv)叫做它的动量。显然,摔倒后而静止的人,动量为零。而由运动到静止的动量之差(△mv)等于冲量。冲量是冲力与时间的乘积(Ft)。也就是说,动量的变化量(△mv)相同,在碰撞时所受到的冲击力可能不同,碰撞作用时间长,冲击力就小;时间短,冲击力就大。
足球运动员被绊倒时,如果以一个“大马趴”摔在地上,就可能摔断锁骨;如果用肩头后部着地,就势在地上打几个滚,就不会出危险。因为通过打滚可以延长动能消失的时间,增大了t,也就减小了F,即减小了冲击力。摔倒时就地一滚,从科学角度来讲是个极漂亮的跟头。我们经常看到排球运动员倒地接球后还要打个滚,就是这个道理。
初学滑冰的人常常会坐一个典型的“屁股墩”,疼得要命;用手扶地时,手腕也会摔疼。其实,若能在身体接触冰面之前,把两腿往前伸,“出溜”一下,来个“老太太钻被窝”,让自己的后背着冰,就绝不会有问题。当然,脑袋一定要缩一下,不能让后脑勺磕在冰上。另外,在滑行时,哈腰可以降低重心、减少阻力,这时如果失去平衡,就把双臂伸向前方,“尽情地”扑出去,这会让你在冰面上滑出很远,延长了冲击时间,减小了冲力,人也就安全了。
同样的道理,滑雪运动员从10米高台上飞冲而下,落在积雪的山坡上仍能安然无恙,就是因为他在雪地上滑出上百米才停下的缘故。如果从同样的高度滑下落在土坡上,毫无疑问是要摔坏的。
武警战士的凌空扑地也不是干摔,而是用整个小臂触地,靠大臂的支持力延长落地时间,使这个动作有惊无险。篮球运动员在接同伴的传球时,手触球的同时,大臂小臂同时往回缩,也可以减少冲力。足球守门员用手和小臂连挟带拖把球接住也是这个道理,当然,也是因为足球的球速太高,冲击力太大,用手实在控制不住,只能用这个办法减少冲击力,防止脱手。
我们在骑自行车时,一旦摔倒,往往都会摔得比较严重,不是手破了就是膝盖破了……这是因为马路太干涩,使我们无法通过“滑行”来延长碰撞时间。当然,这时千万不能做横滚动作,万一滚到别人的车轮下,那就更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