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蛋白四连接素在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前后的表达变化

来源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ge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脑脊液蛋白四连接素在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前后的表达变化,了解四连接素有无可能成为DBS治疗PD的生物标记物。方法采用荧光差异凝胶电泳(DIGE)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技术分析PD患者脑脊液中四连接素和载脂蛋白A-Ⅰ在DBS治疗围手术期的表达变化,应用Westernblotting验证围手术期的变化及随访期的表达变化。结果在围手术期,DIGE分析和Westernblotting验证均显示DBS后四连接素和载脂蛋白A-Ⅰ未出现明显改变
其他文献
WHO于1998年公布,有45%的恶性肿瘤可以治愈,其中外科治疗占22%,放射治疗占18%,化学治疗占5%,胸部放疗是食管癌、肺癌、乳腺癌、纵隔肿瘤等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措施,而位于纵隔
患者女,24岁,因牙齿排列不齐要求正畸改善面形。患者刷牙时牙龈出血多年,近三年牙齿逐渐移位,出现牙间隙,未经治疗。患者全身健康状况良好,面色及精神无异常,否认鼻咽部疾病、内分泌
目的通过对中国不同地区骨关节炎患者的文献调查以探究其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及规律。方法查阅中国知网(CNKI)、万方期刊及万方硕博士论文和维普期刊数据库自其建库至2015年间
【正】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陶行知是一座令人景仰的高峰。尽管由于“左”的路线,50年前对他的错误批判,使他从社会的视野中消失了,但浮云毕竟不挡青山。1980年代以来,在新的
SLC33A1基因(solute carrier family33, member1),又名AT-1(the acetyl-CoA transporter1),定位于人类染色体3q25,最早是在研究神经节苷脂O-乙酰化的过程中被发现的,它可以将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从元器件、板级到终端产品,精准的测量仪器成为工程师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测试可说是无处不在。随着无线技术的持续繁荣,无线测试领域成为众多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