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门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茶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主要是因为饮茶对人类的养生保健功效而言,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饮茶解毒,世所公认。
现代研究表明,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微量元素、茶碱和咖啡因等,具有预防癌症、防龋齿、扩张冠状血管、兴奋中枢神经、增进食欲、利尿、防辐射、增强免疫、降脂减肥、提高思维能力,消除疲劳、除口臭等作用。
尽管饮茶有很多益处,但是,如饮用不当,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于养生保健不利,这是应该禁忌的地方。
一般地说,严重的动脉硬化、高血压、溃疡病、发热患者,饮茶应慎重为宜。至少在病情不稳定时不宜饮浓茶或多饮茶。这是因为茶中含有茶碱、咖啡因、可可碱等活性物质,对中枢神经有明显的兴奋作用,能加快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使血管收缩,这对患有脑动脉硬化的人,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它可能促使脑血栓的发生。
孕妇不要大量饮茶,是由于茶中含有一定量的咖啡碱,而咖啡碱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刺激,影响生长发育。另外,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和茶碱,又会使孕妇的心脏跳动加快,排尿增加,加重孕妇的心肾负担,容易诱发妊娠中毒症。那么,孕妇是否一点茶也不应该饮呢?亦不是。因为茶叶中含有妊娠妇女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锌。在妊娠期少饮一些茶也是有益的。
少女也要少饮茶或不要饮浓茶。因为饮浓茶,容易引起少女缺铁性贫血。少女正是处在青春发育期,月经刚刚来潮。经血中含有高铁血红蛋白、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成分。这些有益成分必须从日常饮食中得到营养补充。而浓茶中含有很多鞣酸,鞣酸易与食物中的铁结合,从而妨碍肠黏膜对铁质的吸收,容易造成少女缺铁性贫血。
一、绿茶(龙井,碧螺春)
绿茶,属不发酵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是其代表。性辛,凉,味甘微苦、涩,无毒,归脾、胃、肺、心经。功能清心除烦,芳香开胃,疏肝明目,提神解乏。主要用于头目不清,精神欠佳,口渴心烦,口黏口腻,饮食积滞等症。成人每日3~5克为宜,用80℃开水浸泡,频频饮服。
应用禁忌
1.脾胃虚寒者慎饮绿茶绿茶性凉,茶碱对胃有一定刺激作用,故凡症见胃痛不适、怕冷喜温,泛酸嗳气,大便干燥或大便不畅,或经检查证实有胃炎、黏膜糜烂出血,胃及十二脂肠溃疡者,应慎饮绿茶,切忌饮用泡得过浓的绿茶,以免加重症情。
2.素有睡眠欠佳、心悸易醒者慎饮绿茶绿茶具有一定兴奋提神的作用,故凡症见经常和睡困难,或睡中易于惊醒,醒后难以再入睡,心悸征冲,性绪激动者,应慎饮绿茶,禁忌饮用泡得过浓的绿茶,尤其在午后、夜间、或睡觉前,禁饮绿茶,以免影响睡眠。
3.气血两虚者不宜饮绿茶绿茶有下气消宿食的作用,对气血两虚者,症见经常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或检查为缺铁性贫血者,不宜过多饮绿茶,尤其不能喝浓茶。
4.老年人、孕妇或体质虚弱者,慎饮浓绿茶;另外,患病服药期间不宜饮用绿茶。
二、黑茶(普洱茶,沱茶)
黑茶,属全发酵茶,也称紧坚茶、砖茶、饼茶、沱茶等,普洱茶为其代表,黑茶性辛香,温,味苦、涩,无毒。归脾、胃、肺经。功能逐痰下气,解油醒酒,消积温胃。主要用于消化不良,痰多,气逆腹胀,油腻过多,醉酒不适,胸膈滞气等。
应用禁忌
1.体质虚弱者忌用黑茶黑茶其味苦,浓烈善行而下气,具有中医“消法”的功能,故凡老年人、孕妇、小儿及病后体质虚弱而无积滞者,如消瘦无力,面色苍白,大便干燥,气短懒言者忌用黑茶。
2.平素睡眠欠佳者忌用黑茶黑茶经紧压后,质地厚重,茶碱含量较高,其兴奋提神之功尤强,故常有失眠、易醒,入睡困难,心悸怔冲,梦多遗精,精神亢奋易于激动者,均当忌用黑茶。睡前、夜间尤当禁饮。
3.胃肠病证禁饮黑茶黑茶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较其他茶都强,故胃痛胃胀,胃中灼热,泛酸嗳气,大便不畅,或经检查证实有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或肝硬化脾脏异常增大,食管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以及心动过速、尿路结石、哺乳期妇女、青春期少女等,均应忌饮黑茶,禁止饮泡得过浓的黑茶,以防病情加重,甚至有出血穿孔的危险。
三、青茶(乌龙茶)
青茶,属半发酵茶,制法综合绿茶、红茶的特点,既有绿茶之清新芳香,又有红茶之浓鲜美味。乌龙茶为其代表。性辛、平,味甘微苦、涩,无毒,归脾、胃、心经。功能清头目,消食滞,利二便,生津止渴,解困提神。用于头因风热而昏蒙不清,食积胃腹胀满,小便少黄,大便不畅,口干口渴等症,成人每日3~5克,温开水浸泡,频频饮服。
应用禁忌
1.气血两虚者忌饮青茶青茶消食利气,通便见长,对气血两虚者,恐有行气破气伤血之虞,故凡症见头目眩晕,气短乏力,面色苍白,心悸心累,失眠多梦者,或经检查证实为缺铁性贫血者,均当忌饮青茶。
2.素有失眠易醒者慎用青茶青茶有明显的提神兴奋作用。故凡症见经常入睡困难或早醒难以再次入睡,或睡眠不深,易于惊醒者,应慎饮青茶,尤其在睡前应禁饮过浓的青茶。
四、红茶(滇红)
红茶属发酵茶,发酵度80%~90%。性辛、温,味甘微苦,无毒。功能温胃健脾,提神醒脑。用于消化欠佳,大便稀溏,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等症。成人每日4~6克,95℃开水浸泡,频频饮服。
应用禁忌
1.外感风热证忌饮红茶红茶性温,具补益作用,有助热留邪之弊,故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多汗、口渴、咽痛、脉浮数、苔薄黄质红者,忌饮红茶,尤其不能饮浓红茶。
2.内热壅滞者,禁饮红茶红茶温暖中焦,增进食欲。凡口苦口干,食欲亢进,大便秘结,心烦失眠,神情亢奋者禁饮,以免燥热伤阴,加重病情。
3.肝肾阴虚者慎饮红茶红茶味甘性温,富含蛋白质,有明显的兴奋助阳作用。因此,凡夜间潮热盗汗,心悸易惊,头晕眼花,睡眠欠佳,或处于更年期,精神紧张者,均当慎饮红茶。
五、花茶(茉莉花茶)
花茶,属再加工茶,有薰花茶、香花茶等,茉莉花茶为其代表。性辛,凉,味甘微苦,无毒。归肝、脾、肾、心经。功能清心除烦,疏肝明目,消食理气,提神解乏,辟秽浊等。用于心中烦热,口腻口臭,食欲不振,精神疲备等,成人每日3~5克,90℃开水约200毫升,冲泡3分钟,即可频频饮服。花茶耐泡,优质者,三泡仍香著味浓。
应用禁忌
1.中老年人慎饮花茶花茶味辛,清香之性较其他茶为最,其辛能散能行,极易伤气发汗,老年人气虚多汗者不宜饮,切忌过饮浓花茶。李时珍在晚年谈及他的饮茶体会时说:“早年气盛,每饮新茗,必至数碗,轻汗发而肌骨清,颇觉痛快;中年因气稍损,饮之即觉为害。”可见当应慎之。
2.溃疡病及胃炎患者,忌饮花茶花茶中的茶碱能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力,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影响溃疡面的愈合,故应禁忌。
现代研究表明,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微量元素、茶碱和咖啡因等,具有预防癌症、防龋齿、扩张冠状血管、兴奋中枢神经、增进食欲、利尿、防辐射、增强免疫、降脂减肥、提高思维能力,消除疲劳、除口臭等作用。
尽管饮茶有很多益处,但是,如饮用不当,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于养生保健不利,这是应该禁忌的地方。
一般地说,严重的动脉硬化、高血压、溃疡病、发热患者,饮茶应慎重为宜。至少在病情不稳定时不宜饮浓茶或多饮茶。这是因为茶中含有茶碱、咖啡因、可可碱等活性物质,对中枢神经有明显的兴奋作用,能加快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使血管收缩,这对患有脑动脉硬化的人,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它可能促使脑血栓的发生。
孕妇不要大量饮茶,是由于茶中含有一定量的咖啡碱,而咖啡碱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刺激,影响生长发育。另外,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和茶碱,又会使孕妇的心脏跳动加快,排尿增加,加重孕妇的心肾负担,容易诱发妊娠中毒症。那么,孕妇是否一点茶也不应该饮呢?亦不是。因为茶叶中含有妊娠妇女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锌。在妊娠期少饮一些茶也是有益的。
少女也要少饮茶或不要饮浓茶。因为饮浓茶,容易引起少女缺铁性贫血。少女正是处在青春发育期,月经刚刚来潮。经血中含有高铁血红蛋白、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成分。这些有益成分必须从日常饮食中得到营养补充。而浓茶中含有很多鞣酸,鞣酸易与食物中的铁结合,从而妨碍肠黏膜对铁质的吸收,容易造成少女缺铁性贫血。
一、绿茶(龙井,碧螺春)
绿茶,属不发酵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是其代表。性辛,凉,味甘微苦、涩,无毒,归脾、胃、肺、心经。功能清心除烦,芳香开胃,疏肝明目,提神解乏。主要用于头目不清,精神欠佳,口渴心烦,口黏口腻,饮食积滞等症。成人每日3~5克为宜,用80℃开水浸泡,频频饮服。
应用禁忌
1.脾胃虚寒者慎饮绿茶绿茶性凉,茶碱对胃有一定刺激作用,故凡症见胃痛不适、怕冷喜温,泛酸嗳气,大便干燥或大便不畅,或经检查证实有胃炎、黏膜糜烂出血,胃及十二脂肠溃疡者,应慎饮绿茶,切忌饮用泡得过浓的绿茶,以免加重症情。
2.素有睡眠欠佳、心悸易醒者慎饮绿茶绿茶具有一定兴奋提神的作用,故凡症见经常和睡困难,或睡中易于惊醒,醒后难以再入睡,心悸征冲,性绪激动者,应慎饮绿茶,禁忌饮用泡得过浓的绿茶,尤其在午后、夜间、或睡觉前,禁饮绿茶,以免影响睡眠。
3.气血两虚者不宜饮绿茶绿茶有下气消宿食的作用,对气血两虚者,症见经常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或检查为缺铁性贫血者,不宜过多饮绿茶,尤其不能喝浓茶。
4.老年人、孕妇或体质虚弱者,慎饮浓绿茶;另外,患病服药期间不宜饮用绿茶。
二、黑茶(普洱茶,沱茶)
黑茶,属全发酵茶,也称紧坚茶、砖茶、饼茶、沱茶等,普洱茶为其代表,黑茶性辛香,温,味苦、涩,无毒。归脾、胃、肺经。功能逐痰下气,解油醒酒,消积温胃。主要用于消化不良,痰多,气逆腹胀,油腻过多,醉酒不适,胸膈滞气等。
应用禁忌
1.体质虚弱者忌用黑茶黑茶其味苦,浓烈善行而下气,具有中医“消法”的功能,故凡老年人、孕妇、小儿及病后体质虚弱而无积滞者,如消瘦无力,面色苍白,大便干燥,气短懒言者忌用黑茶。
2.平素睡眠欠佳者忌用黑茶黑茶经紧压后,质地厚重,茶碱含量较高,其兴奋提神之功尤强,故常有失眠、易醒,入睡困难,心悸怔冲,梦多遗精,精神亢奋易于激动者,均当忌用黑茶。睡前、夜间尤当禁饮。
3.胃肠病证禁饮黑茶黑茶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较其他茶都强,故胃痛胃胀,胃中灼热,泛酸嗳气,大便不畅,或经检查证实有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或肝硬化脾脏异常增大,食管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以及心动过速、尿路结石、哺乳期妇女、青春期少女等,均应忌饮黑茶,禁止饮泡得过浓的黑茶,以防病情加重,甚至有出血穿孔的危险。
三、青茶(乌龙茶)
青茶,属半发酵茶,制法综合绿茶、红茶的特点,既有绿茶之清新芳香,又有红茶之浓鲜美味。乌龙茶为其代表。性辛、平,味甘微苦、涩,无毒,归脾、胃、心经。功能清头目,消食滞,利二便,生津止渴,解困提神。用于头因风热而昏蒙不清,食积胃腹胀满,小便少黄,大便不畅,口干口渴等症,成人每日3~5克,温开水浸泡,频频饮服。
应用禁忌
1.气血两虚者忌饮青茶青茶消食利气,通便见长,对气血两虚者,恐有行气破气伤血之虞,故凡症见头目眩晕,气短乏力,面色苍白,心悸心累,失眠多梦者,或经检查证实为缺铁性贫血者,均当忌饮青茶。
2.素有失眠易醒者慎用青茶青茶有明显的提神兴奋作用。故凡症见经常入睡困难或早醒难以再次入睡,或睡眠不深,易于惊醒者,应慎饮青茶,尤其在睡前应禁饮过浓的青茶。
四、红茶(滇红)
红茶属发酵茶,发酵度80%~90%。性辛、温,味甘微苦,无毒。功能温胃健脾,提神醒脑。用于消化欠佳,大便稀溏,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等症。成人每日4~6克,95℃开水浸泡,频频饮服。
应用禁忌
1.外感风热证忌饮红茶红茶性温,具补益作用,有助热留邪之弊,故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多汗、口渴、咽痛、脉浮数、苔薄黄质红者,忌饮红茶,尤其不能饮浓红茶。
2.内热壅滞者,禁饮红茶红茶温暖中焦,增进食欲。凡口苦口干,食欲亢进,大便秘结,心烦失眠,神情亢奋者禁饮,以免燥热伤阴,加重病情。
3.肝肾阴虚者慎饮红茶红茶味甘性温,富含蛋白质,有明显的兴奋助阳作用。因此,凡夜间潮热盗汗,心悸易惊,头晕眼花,睡眠欠佳,或处于更年期,精神紧张者,均当慎饮红茶。
五、花茶(茉莉花茶)
花茶,属再加工茶,有薰花茶、香花茶等,茉莉花茶为其代表。性辛,凉,味甘微苦,无毒。归肝、脾、肾、心经。功能清心除烦,疏肝明目,消食理气,提神解乏,辟秽浊等。用于心中烦热,口腻口臭,食欲不振,精神疲备等,成人每日3~5克,90℃开水约200毫升,冲泡3分钟,即可频频饮服。花茶耐泡,优质者,三泡仍香著味浓。
应用禁忌
1.中老年人慎饮花茶花茶味辛,清香之性较其他茶为最,其辛能散能行,极易伤气发汗,老年人气虚多汗者不宜饮,切忌过饮浓花茶。李时珍在晚年谈及他的饮茶体会时说:“早年气盛,每饮新茗,必至数碗,轻汗发而肌骨清,颇觉痛快;中年因气稍损,饮之即觉为害。”可见当应慎之。
2.溃疡病及胃炎患者,忌饮花茶花茶中的茶碱能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力,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影响溃疡面的愈合,故应禁忌。